»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启明星2手柄的问题

感觉很多人对霍尔摇杆原理的认知根本就是南辕北辙

首先霍尔传感器的精度一定高于传统碳膜,并且全寿命周期非常稳定,这是底层原理决定的,而不是外行的意淫!

其次,所谓“延时大”更是一个伪命题!延时大与小取决于单片机读信号的频率,说白了,这与传感器类型无关,纯粹是软件实现的问题。

再次,传统摇杆事实上是很难做到位置精准的。其一,每一次摩擦碳膜表面都会造成磨损,从而导致即使是绝对相同的位置,阻值也会有轻微差异。其二,根本无法保证所谓“绝对相同的位置”。


事实上,以摇杆回中为例,所有手柄用的摇杆,不管是什么类型,都很难做到回到“绝对正中”。软件工程师在写驱动的时候就是需要考虑这种误差的,专业的词叫“旷量”。相对的,霍尔传感器由于精度高,这个旷量就要比传统碳膜摇杆小很多。
那为什么使用者的直观感受刚好相反??
很简单,如果软件工程师只考虑传感器精度而忽略了人手控制精度,最终很可能就会导致要求操作者的控制精度也要达到传感器级别,而这是完全无法做到的。加上每个人的手型不一样,于是最终的成品就给人一种假象——霍尔摇杆不精准。其实不是摇杆不精准,是你的手没法达到那么精准而已。

这也就是长久以来国产产品做得糙的地方——外观、磨具、配置都貌似很高,但使用体验一泡污。都在卷配置,消费者么往往也只关注表面。于是没有人肯花精力去写算法,而算法——往往才是一个产品的核心。

那为什么传统摇杆的手柄没这么多事呢?
很简单,传统摇杆老外做了那么多年了,方案早就成熟了,遍地都是,直接拿来用就行了。
而霍尔摇杆相对比较新,老外还没把成熟算法开源出来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