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随便说说,从WiiU看老任的一贯思维

用高清普及后的游戏比较算怎么回事啊?

现在WIIU也是高清啊,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了。某些人能保证X720的超级投影仪COD也卖出人家十几倍几十倍么?


TOP

当初XO在日本销量才十几万的时候日厂可是就已经纷纷倒戈过了,但最后谁让XO死也不争气呢?

现在还要从头做起,让日厂再死一次?日厂可都死不起了。

人家还不如支持WIU比较实在呢,至少WIIU在未来一到两年里能在日本市场获得较高的亲和力,打好开局,而不是像PS3这样先天不足。现在只能勉强维持。



TOP

又是预设前提,上帝跟某些人说720的COD一定能超过WIIU版么?

不是上帝亲口说的,就少扯淡,别扯碎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maidofhonor 于 2012-6-10 11:5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小聪聪的Pre-E3, 一上场就说了两个字,结尾也用了同样两个字:

独创。

为什么?

Wii世代被其他两家抄得东倒西歪,

现在Wii U要玩家机双屏,2011才早公开一年而已,

...
其实这点儿我倒不担心,就看这神姬歪榻半年首发一扫而空的架势,为了一个游戏还要多买台神姬歪榻这种蜡枪头货,玩家都会考虑值不值的问题。

TOP

有马大叔做首发,这个开局想打不好都很困难啊。

或者某些人可以找一些在720上对于日本玩家而言比马大叔更具备亲和力的软件。

某些人别学我,你没那个能力。

TOP

如果仅仅是借助资金,为何不同时开发跨平台的作品,反正多做一个平台的成本是微软买单,何必非像NB那样头两年连给PS3个传说的汤都没有呢?

TOP

N64的开局没打好么?

缺乏常识的某些人又开始秀自己的无知的游戏历史知识了。

N64后继乏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那时的N手中有现在这么多千万大牌子么?有这么多第二方工作室么?有这么多第三方合作项目么?

TOP

怎么个不好法,说说看。

在日本,仅有3款软件首发的N64不到两个月卖出100万台。某些人知道PS和SS达到分别100万台用了几个月么?

不知道的事情就别再我面前装。没戏的。

[ 本帖最后由 马甲雷01 于 2012-6-10 12:29 编辑 ]

TOP

WIIU超过N64是没有问题的,人家的前任有9000万以上的装机量(SFC才4910万),人家现在手里捏着的千万牌子超过2位数(SFC时代只有马大叔能达到这个成绩)。人家现在有制作RPG、FPS等等各类游戏的团队若干(以往只有几个制作游戏类型单一的第二方)。

其实若实诚说都未必要和N64的首发比,现在只是要保证能比PS3在日本的首发强就可以了。

TOP

为什么要去除掌机呢?某些人提不得掌机么?

TOP

某些人怎会认为自己有权利去排除什么,让别人只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说话。

天朝法律有规定么?有的话我们就执行,没有的话就请停止扯淡。

TOP

引用:
原帖由 Virtue 于 2012-6-10 12:42 发表

wii的装机量不是上亿了?怎么欧美三方大作没有wii的份?
wiiu装机量对第三方有什么意义呢?三坟性质不改掉,装机量再多也没用。
wiiu这配置,初期吃吃冷饭,codgta销量依旧会来源于ps360.
等人家新主机出来,机能导 ...
只问你一个问题:在你看来,为什么WIIU会具备三坟性质,你所认为的三坟根源在什么地方?

TOP

谁告诉某些人PS时代N的第一方远比SCE的第一方强的?

某些人不会以为那个时候SCE也仅仅只能靠一款GT打天下吧?

[ 本帖最后由 马甲雷01 于 2012-6-10 12:53 编辑 ]

TOP

有可能啊,不过那就要在游戏市场里真正磨炼过才能知晓强弱啊?

至少当时(1996年~1997年前后)SCE获得一个连任天堂都不够资格获得的称誉——“出手即百万”,无论是RPG,ACT,还是各种体育类游戏和赛车类游戏,SCE出品,绝少见到销量在百万以下的。这是人家实打实的成绩啊。

而现在任天堂手里两位数的千万大牌子,如果某些人要证明有其他厂商比它更具备实力,那也就跟它一样,出一个机器上的游戏还能卖它3000来万(马车WII,不带附赠的),那什么意见都没有,您这厂最NB,真的,五体投地,绝对服了。

有么?挑一个出来我瞅瞅。

TOP

引用:
原帖由 Virtue 于 2012-6-10 12:56 发表

所以这就是任青搞笑的地方。你怎么不问你自己为什么wii装机量最多第三方支持那么差?
为什么装机量最多第一个出新主机?
wiiu装机量多了三方就会放弃720ps4,如果是那样的话,这一代3方就该放弃360ps3了,
搞的 ...
你还是先回答我的问题,就一个问题,不难吧?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