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60 1234
发新话题
打印

我认为的主流机种应具备的条件

引用:
原帖由 rnxek 于 2007-6-19 11:08 发表

你这个不是瞎扯么?
UNO怎么没赚到钱?assualt heros出来多久了现在还是排行前10
UNO那个公司现在就是靠纸牌游戏生存怎么了?
AH的公司已经给VV收购了,又怎么了?
我想知道到底赚了多少钱,占它整个业务的百分之几。

就是想知道一下。能告诉我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水 于 2007-6-19 11:11 发表

你的帖子犯语病是你自己的事,与别人何干?难道你的帖子有语病却是我的错?!这逻辑真赞!!
语病?水神公一如既往不知道汉语知识



TOP

引用:
原帖由 rnxek 于 2007-6-19 11:12 发表


对哦,你冲击?
就元气这种半死不活的厂还冲击?
你举“冲击”大厂的游戏出来,搞笑啊你
一家冲击不了,不过日本这样的厂商起码百余家呢。

这个东西就是数量冲击,在这种冲击下往往那些只依靠欧米市场的主机就败的一塌糊涂。

要说不服不行,人家家用机靠这个法子赢了4次,掌机靠这个法子赢了三次,而至今没见到没有这些“冲击品”的欧米主机赢过一次呢。找一次我看看,长长见识也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liuyicheng 于 2007-6-19 11:18 发表

非上市企业不会对外公开其财务。

它被收购了,本身就是其有价值的体现。那个大企业会要个不赚钱的东西?
引用:
原帖由 liuyicheng 于 2007-6-19 11:15 发表
迅速红起来的小公司——就是被大公司收购。不是你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人家看不看你的问题。

大多数成功的小公司,其结果都是被大企业大集团划归自己门下——而你认为这些已经被收购的不算数。你只看到了那些还 ...
原来“赢”的都被收购了……真精彩。

SQUARE还买过制作皇家骑士团的Q社游戏部。SQ买这个到现在都没见赚钱的部门,的确有取死之道。

[ 本帖最后由 马甲雷01 于 2007-6-19 11:2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jump 于 2007-6-19 11:14 发表


这和身份无关,打一开始我就是来嘲笑你的逻辑能力的。
然后我就事论事的讨论了一下我对待逻辑贫弱生物的态度而已。
这便能让你气急败坏到准备投诉了?

我还是坚持第一帖的态度好了,免战,无益。
我只是看到了您句子中的禁语。

这和是否气急败坏无关,就算你这么说别人我也如此。OK?

TOP

引用:
原帖由 rnxek 于 2007-6-19 11:22 发表


就算百余家,你先列出来10个DS上还有Wii上达到冲击效果的小公司吧,10个不过分吧?(你列10个我就把XBLA前10的公司都列出来)
然后你要说输赢,你倒是说说现在Wii装机量大,靠的是这百余家厂还是某单一厂?
这些是没有直接统计的。

所谓对市场的冲击,是从市场的比重推移所体察的。

就像当年米国PS超过N64,你很难说是哪个小品的贡献,只能说是成批量的软件压制住了N64的势头。

懂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liuyicheng 于 2007-6-19 11:23 发表
任天堂能取得今天的局面和小厂商几乎毫无关系,公关宣传词你也信以为真?

既然任天堂这么照顾小兄弟,让小兄弟饿不死,为什么到了今天他们还是半死不活的样子??元气也是从FC就过来的老公司了。
有没有关系,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

我早就说过这不是照顾的问题,而是小厂们会去选择谁的问题。

TOP

这个和大企业坐不坐等无关,小企业的命运是小企业自己做主的事情,你这么想本身就是以大企业的强势否定小作主义的功效。

小企业有些选择和大企业合并,有些则想单干,而这些和一个主机是不是门槛够低,是不是更适合小企业生存的意义完全不同。

我只能说,选择被兼并只能说明该小企业没有信心独立经营。没有谁期望自己凭空出个老板。

TOP

引用:
原帖由 rnxek 于 2007-6-19 11:31 发表



你还问我懂么? 我懂什么了? 你先证明成批量软件都是“小”厂之作,不要都是能证明是大部分也成

另外成批量软件现在你看看是哪台机器上

你Wii简单容易开发,小厂们的游戏呢? 我 ...
这个去看看各主机的发售列表就行了。

成批量的软件现在出在DS上,就揍倒了PSP。而现在我们只要静等WII在销量超过XO。

现在WII刚出半年多,不要着急,XO推出半年多景况比WII不如也。等WII超过XO数量,再看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rnxek 于 2007-6-19 11:34 发表

“我只能说,选择被兼并只能说明该小企业没有信心独立经营。没有谁期望自己凭空出个老板。”

我吐了,我看你多看看财经台都对你现在的发言有帮助
欧美小厂冒尖然后大厂收购是一种“及其”普遍的商业模式, ...
那就说明这些厂商都没有什么信心独立经营,“普遍”不等于这就是“规则”。明白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liuyicheng 于 2007-6-19 11:34 发表
日本中小公司选择任有多重因素。关系和路子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微软毕竟是个02年才加入进来的外国公司。

另外说PS的那个,PS初期SCE自己当家,可是收购了不少有潜在实力的小公司为其开发。然后是N社和C社力 ...
请回到一楼,看看我对于大厂商和小厂商,大作和中小作各自不同的效果关系。

而后再发表意见。

我觉得你现在又回到最初的问题上,大作和小作、大厂商和小厂商谁重要的问题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rnxek 于 2007-6-19 11:38 发表


1。DS上是先有NDOG先有动森赛车,还是现有脑锻炼炒股票健美这种游戏的, 你这个N饭比我清楚。你别忘了小厂最初推出脑锻炼级别的小游戏的还是在PSP上(水银,还有个方块解密过关的)

2。360卖不过Wii是因 ...
1、这正说明大作和小作各自不同的用处。你到现在明白不明白我阐述小作的用处是在哪里?

2、看样子又是没看顶楼文章的人,建议你回去再仔细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rnxek 于 2007-6-19 11:40 发表


欧美公司收购并购就叫“没信心”

受教了,为你着想,这点上我们就此打住吧。
你有什么想说的都说出来,我不介意看到更荒唐的东西。

TOP

引用:
原帖由 liuyicheng 于 2007-6-19 11:40 发表
DS上明明就是任天堂自己打倒了PSP。

WII现在也全靠任天堂自己。

跟中小厂商毫无关系。

难道要靠他们那每次1万左右的销量??
唉,我真是没辙了,怎么就是不明白两者关系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水 于 2007-6-22 14:22 发表
答案范围
0
我先用我的马甲id引用一次。

TOP

 60 1234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