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微软用木马收了诺基亚,同时自己是不是也中了木马?

这个题年初讨论过了啊。。

我觉得有一点不少人都误会了。。
ms傻??
amd给ms做烂货??
可能吗??
不过是sony和ms选择了不同的路线而已。。

由于ms初始企划就必须带kin2和tv等等元素。。
要满足操作系统的诸多功能,内存必须得上8g~

而sony初始企划就是台比较单纯的游戏机所以内存只要游戏够用就可。。
一开始是2g。。

容量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内存类型的选择。。

两家都预计若干年内都不会有512MB(4gbit)的gd5颗粒,
如果颗粒没有显卡厂的订单,直接要求定做512M的颗粒的话,初始成本太高。。
的确,甚至直到今天显卡厂也还没这么大的诉求~
索软的预计也是如此。。
所以他们能选择的,只能是256M的颗粒。。

但是256*32这样对布线的所产生的成本太大,散热的要求也高~
所以微软只能放弃选gd5而选低速的ddr3了。。

而索尼由于容量小没这样的问题。。。

内存规格和容量都定下来了,那么两家就到了和amd探讨方案的阶段了。。
ms用的是ddr3,带宽满足不了游戏,自然就会要求apu必须内置缓存~
但apu不仅要内置缓冲,还要满足kin2而定制各种模块,剩下单纯给游戏运算的部分自然要缩减了。。
当然,满足kin2的模块对游戏的处理也是共用的,如data move engine和ehco cancellation等

sony也没这方面的问题。。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
继vgl泄露主机规格以来,各大pc知名媒体也认为ps4是上8g内存的可能基本接近0
但是4g内存对于游戏来讲只是仅仅够用而已,还要割舍给系统和功能一部分,那么
最终导致游戏可用内存就更少了,能够满足游戏以外的各种服务可能性就更别谈了。。

但sony很幸运。。
2012年中后,显卡厂的未来产品开始对大容量的显存颗粒有需求了。。
512m的颗粒成本不再高高在上。。
256*16和512*16从布线成本和散热成本来讲也没有任何分别。。

所以也就造就了今天的主机规格。。

[ 本帖最后由 倍舒爽 于 2013-11-4 01:5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3-11-4 02:05 发表

微软运气差,押错宝了而已
PS4的8G是年初临时加的战区的人都知道
只不过X1搞成这样还不如做成3G GDDR5+5G DDR3的内存显存分离结构,去掉ESRAM
这样APU可以减肥近200mm的diesize,减肥后至少显卡可以和PS4一样强 ...
分离架构更不行。。

有一点我可以很确定的是,x1现在也是能实现统一虚拟寻址的~

这和360时是不同的,虽然从物理层面上也是共用了内存。。

分离的话这样就满足不了apu的异构运算的理念了啊,必须要统一内存池。。

现在加了esram也不是纯种hsa架构了,还好只是区区32m~

但是异构的利用和效率的体现,以我收集到的信息来看。。
在今天首发的游戏中,还是没有体现得到。。

[ 本帖最后由 倍舒爽 于 2013-11-4 02:15 编辑 ]



TOP

游戏机无论如何也只能控制在200w内。。
那这200w到底能怎么整呢?今天稍微能打的cpu和gpu分离的话,这功耗内真能找出什么更好的方案吗??

融合理念就算再怎么被推销也是未来趋势,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想想看,hsaf的成员都是业界响当当的公司,连amd的对头arm都加入其中~
他们不可能是笨蛋,大家都想吃异构的好处,尤其在今天的制程工艺和功耗的瓶颈下。。
出路到底在哪里???唯一的就是效率了。。
怎么进一步强化运算效率是迫在眉睫的。。特别是在移动设备上。。
intel就不说了。。搞异构也搞了一定时日了,但gpu方面还是先天不足。。
nv呢?可以看看nv的roadmap,连nv都要搞异构,cpu是arm的方案。。

是的,显卡干通用处理的事也是要消耗资源的。。
但问题是显卡干这些事如果能实现的话,那就真的是四两拨千斤了。。
分出的资源与收获比例太爽了。。

确实,具体的demo确实不多,我看过的就只有amd的人脸识别。。
只需20%左右的功耗就能实现比分离架构多80%的额外效率。。

微软更不可能是傻子,他很可能是看中了异构对kin2的应用提升才选择的。。

现在两机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不是啥,而是异构运算基本没有任何量产产品的
前科可借鉴。。
这两台机更大的意义就是开荒牛。。api更是见步行步地慢慢完善建立起来。。

次世代游戏唯一有开发pdf的就是kz4,我看过之后觉得有点失望,从制作理念来讲。。cpu和gpu都是分离的,没有利用到架构带来的好处,基本连一个gpgpu的运算项目都没有。。粒子还是得走cpu。。和普通pc游戏的理念完全没区别。。

但这反而能够证实潜力不止于此。。

微软的apu最失败的地方不是啥,最失败的还是从来都是扮演缓存的esram居然不能成为cpu和gpu的l3,我还记得架构管线图中esram迂回有一条黑线是连着cpu的,但一直没得到官方正面解析。。。(图找到了)


后来过了好久后,从某渠道上确认cpu还是可以访问esram的,只是速度很慢。。
再细问之下,esram的低延迟是否能为gpu带来的gpgpu处理的提升,能否扮演gpu内置cache的角色。。。
被xboxdev答曰“gpu对延迟不敏感”。。。
这意味着啥?
这不就意味着工艺还是不够先进,说明esram还是不够“本地”了么??
也就是说,x1的esram完全可以拿edram来替代!自这个定性之后,我就很确定x1性能完败给p4了。。
这个一天没定性,就算大家都知道两者cu的数量,我也不敢说x1比p4慢的。。
好,有点跑题了。。

综上所述,大家都说现在次世代的规格如何如何烂,性能如何如何低下。。
我是不认同的,hsa在实用化上还是萌芽阶段~
目前好开发不等于没潜力,软索两家选择一样的架构,不是没有道理的。。
索尼在定性要走x86的路后,也是确定要搞异构的。。不过找的是intel。。

本月13还是14号,amd有一场发布会,大概是借ps4的发布来搞推销的。。
看看到时有什么热闹吧。。喜欢科技的不能错过。。

[ 本帖最后由 倍舒爽 于 2013-11-4 03:2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3-11-4 03:53 发表

如果X1的ESRAM可以代替GPU内置的Cache,那X1的显卡也不会用GCN了,整个架构都可以重写了
NVIDIA正在研究这个方向,成果就是Volta,把DRAM和GPU的Core直接相连,变态的令人发指,但这玩意至少要2016年才能发售,现 ...
nv这个大杀器是stacked ram,ram的逻辑和ram能做到一块去以堆栈式封装,和sony的stacked cmos类似~
这个本质上是die外的,特点是超大io,1024bit起。。带宽达1tb/s,着实恐怖。。。
另外,gddr5是不能stacked的。。


怀疑容量不能做大,可能到其时,dx11.2的smart tiling才能发挥现实意义。。

这个玩意不是nv独有的,现在移动方案商也瞄准这点去做~
移动设备因为功耗造成内存一直不敢提频,内存频宽一直是瓶颈。。
但只需io这个骨节眼儿一搞定,立马质变,ps360绝对被瞬秒。。

达芬奇说ps4之前的一个方案估计和这个有关,
他说当时是打算用1tb/s的edram配128bit gd5的。。

至于esram和延迟问题,偶上面也说了,esram的低延迟对于x1来讲没有意义,这个确实是xboxdev说的。。
但为什么不用edram我也不知道,坛子里的人认为这个可能和制造有关,不是每间晶元厂都能生产edram的~
360的edram就是日立做的。。但是esram谁都能做。。

至于降低kinect的延迟更是和内存的延迟两码事了,ram的延迟都是纳秒级的啊。。

[ 本帖最后由 倍舒爽 于 2013-11-4 05:13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