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电脑] pdp画质比lcd好那么多,但是总有人说索尼lcd啥广色域好

色彩归色彩,暗部表现和响应时间归暗部表现和响应时间,

人们常常会批评液晶的色彩不如CRT和PDP(等离子显示器)漂亮,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了心理暗示的影响。因为我们都知道CRT能够再现的色彩数量为无限多,PDP可以达到数十亿,而液晶显示器通常只有16.7M。但是,色彩数和显示设备的色彩表现范围并没有直接关系。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CRT、PDP和LCD都是按照72% NTSC色域进行制造,凡是符合这一标准的显示设备,它们能够显示的色彩范围相差无几,色彩数量多的好处仅仅在于色彩的过渡会更加平滑,它和显示色彩是否艳丽完全没有关系,真正决定色彩是否艳丽的是色域。

决定面板色彩数量的是驱动电路,因为它能产生的灰度等级决定了显示色彩的量化精度;决定色域大小的是发光材料,因为它产生的光谱决定了色域的覆盖范围。CRT和PDP是通过激发三基色荧光粉而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LCD则是靠背光源发光,通过滤色片来产生三基色。荧光粉、背光源和滤色片,它们都是决定色域覆盖范围的关键。近年来,不少面板厂商通过广色域-冷阴极背光源(WCG-CCFL)、LED背光源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液晶的色域覆盖范围,达到甚至超越了NTSC色域。而PDP受限于荧光材料的发光效率,在实现广色域上还有一定的困难。

对于广色域的一点看法
目前广播电视系统采用的SMPTE-C、EBU和HDTV色域基本上和sRGB色域相同(约72% NTSC色域),通过广色域显示器观看传统视频节目,色彩的饱和度就会比正常情况下高一些。通俗地讲,就是色彩会更加艳丽。但广色域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例如HDMI 1.3版中定义的xvYCC广色域标准,其实它是希望从内容制作就开始解决色域的问题,从录制设备到显示设备都遵循同一个色域标准,这样才会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色彩还原。广色域技术中,蓝色和绿色色域拉高使得色彩与人脑中的色彩感受不吻合,用户还需要时间适应。例如我们习惯的大海的蓝,蓝天的蓝,被处理到广色域后看起来过于浓艳,用户反而会觉得那不是我们印象中的蓝,认为它是不真实的。所以,在节目制作标准还没有过渡到广色域的时候,广色域的电视机还很难有太大作为。不过以后的发展趋势肯定是广色域了,到时候不知道PDP的色域能不能跟上发展。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