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古代佑三MD新作《EARTHION》首个直出预告片,年内发售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5-5-4 13:03 发表

如果把现在这些当年完全做不到的大容量卡带都算上
那MD的画面也能超越SFC,毕竟速度快
md有同屏64色限制,在美工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再怎么搞也不如sfc。


TOP

引用:
原帖由 SSforME 于 2025-5-4 20:51 发表
md是电子合成音,波形简单不失真,容易抓耳
sfc是pcm,音乐种类丰富,但是小波多,波形会被抵消,所以听起来调子比较低,软绵绵的
当时的游戏机都是要自己写声音驱动的,如果程序员愿意,md也是能播放pcm的,当时搞游戏音乐开发的,有不少既是编曲,又要写声音驱动。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5-5-4 23:22 发表
SFC基本都是汇编
MD有汇编有C,但追求优化的都是汇编,C一般用于不太追求画面的游戏
比如索尼克弹珠,画面不算复杂,却只有30帧,就是为了快速发售用的C
铃木裕那辈老程序员都说过MD有追求的都去用汇编,当然他说的是90年代的情况

大概20年前Gens的作者Stéphane Dallongeville搞了SGDK这个给MD用的C转汇编工具
一开始这个工具并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
之后工具不断更新,加入了大量方便的功能,比如转化位图和声音格式,自动拆分合并活动快,自动优化色盘等等
而这段时间正好是独立游戏的发展期,有些作者就顺便给自己的新作出了MD版

当年MD想要做一个好的色盘需要高超的美术能力(比如铁血兵团那种)
现在扔进软件自动优化之后很多独立游戏作者都有这个能力了

SFC类似的工具是大概2022年才出现的,晚的很

顺便说一嘴,因为自动色盘用的多,所以这几年独立游戏画面存在高度雷同感
FC色盘,MD色盘,都很常见(指这些游戏看上去像FC或者MD游戏,但实际上不一定有FC或者MD版)
但比较搞笑的是很少见到SFC色盘,独立游戏用的往往是GBA色盘
欧洲则偏爱Amiga色盘,这个倒是正常,因为Deluxe Paint的历史太悠久了

还有些独立游戏公司有怪癖,比如Inti Creates常年用疑似PCE的色盘,而不是FC或者MD

至于什么“90年代要是有了如何如何”这种事么,纯属YY
90年代不可能有大几十倍的卡带,也不可能有这么高效的工具
而且工具比卡带容量更重要,因为90年代工具效率有限,所以MD上了CD也没人能用2D画面填满这个容量,都往里塞语音和视频

这就有点类似之前我说DC和PSP的性能大体接近,但是PSP赶上了渲染软件更先进的便宜,贴图有更好的预烘焙效果
如果现在去做一个DC游戏,那么贴图也会比当年更好,但1998年渲染软件就没可能有2008年的便利度

MC68K是一块大众化的好CPU,基于这个CPU的硬件现在都有各种眼花缭乱的同人作品
上周还冒出一个Neo Geo强大的伪3D演示程序
https://www.pouet.net/prod.php?which=103936
sgdk前几年我玩过一下,花了大约一周左右写了个俄罗斯方块,我大致还是了解的,它提供了声音驱动,提供了一些用整形模拟浮点的处理函数,这些古早游戏机最好玩的是可以很轻松单独控制背景每一行横向的像素点移动(好像是向某个寄存器发送一个值),所谓的卷轴效果就是这么来的。实际上我当年玩的时候,sdgk有一个主要的图形函数还是有bug的,当然他提供了另外类似的函数来避开这个bug。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