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求助] 大菠萝3发售时画面能不能达到现在战神3的水准?

引用:
原帖由 教师随笔 于 2010-3-25 12:50 发表
就那老掉牙的魔兽引擎?麻痹星际2实机画面最高画质又不是没看过,比《光环战争》差几条街去了,光源做得才垃圾,雷环主基地的升降机都有个动态光源呢。
SC2的动态光源还是够多的,毕竟用延迟渲染主要就是为了这事。比如采矿农民产生的光源会影响周围的地形建筑和单位。
不过呢,光源是够多,明暗是做成了,但是阴影没跟上,不管附近几个强动态光源照,身后还只是一个全局光的阴影,这就让整体的光源效果大打折扣了。
这让我想起若干年前的地下城守护者1和2来了,当初的1代就有动态的阴影了(鼠标光源与墙壁上的灯都是产生阴影的动态光源),二代一个单位能同时有多少个影子来着,6个还是8个,记不清了。当然不是说DK1比SC2先进,只是说明人家当时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合理全面。
而且目前beta来看游戏效率比较糟,多核优化相当屎。D3的效率也八成指望不上什么,如果出现‘这游戏比两年前的XX游戏画面差,但却得今年的主流电脑才能勉强跑’的情况,那我是一点都不觉得稀奇。
BLZ也就是D1的时候算是画面和效率都让人惊艳。War2时,虽然分辨率高,但是动态效果和粒子效果差,就战场气氛的演出来看,比320x200的C&C差了不是一点。


TOP

引用:
原帖由 jump 于 2010-3-25 13:22 发表
开SSAO再试试
全开Ultra不行么?
而且拜托,SSAO不是负责动态光源产生的阴影的,它是负责环境光屏蔽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jump 于 2010-3-25 13:30 发表
shader有个extrame,那个是SSAO选项
我只是强调开了SSAO之后光照阴影细节更出色
光源问题没办法,sc2和dk2的场景开阔程度不是一个级别上的。做到sc2这么多单位这么大场景还要求海量动态光源,这很没有道理。
...
问题是,现在SC2确实可以大概算是海量光源了啊。只不过是海量光源+单一阴影,不觉得这搭配有些扭曲了么?
blz在siggraph08上面的course里就拿Deferred Shading这个若干年前的技术,但由于耗费性能较高限制也不少所以实际应用较少的技术大作文章,似乎让人觉得SC2挑选这个技术真是真知灼见,结果现在是相应的性能消耗已经付出了,但效果却只能算是半瓶子醋,有光没影的程度。


TOP

引用:
原帖由 jump 于 2010-3-25 13:50 发表
此外deferred shading的实际应用一点也不少啊
Killzone 2
LittleBigPlanet
inFamous
Stalker: Shadow of Chernobyl
Dead Space Tabula Rasa
Crackdown  Grand Theft Auto IV
例子少了?
我说的例子少那是针对于这个技术实作的年代——大概是2003年powerVR team在DX9硬件(当时就是Radeon9700)上的那个多光源多阴影的demo。到现在这么多年实际游戏应用也就两只手数得过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0-3-25 13:54 发表
我觉得要求也高了点,其实貌似也没几个游戏用csm产生多光源影子的哦。。。。
来来去去也就一个嘛,画的不算。。
[手机3G坛发帖]
甭管是CSM还是ESM还是什么别的产生的影子,好歹让它动起来,就好象原先不用DeferredShading的游戏,处理多光源时候自然只能选少数几个离物体最近的光源来处理,影子也一样,你可以选离的最近光照最强的光源来当阴影投射源嘛,现在是周围的光源恨不得已经把单位照的一片死白了,但影子还是不慌不忙地使用全局光源的影子,这效果能好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10-3-25 13:57 发表
233,这还用求?原来有人没玩过啊?
鄙视一下先,嘻嘻。。
[手机3G坛发帖]
确实没有必要求,因为根本求不到,至少PC上没有320x240的C&C,只有320x200与640x480的C&C

TOP

引用:
原帖由 jump 于 2010-3-25 14:16 发表
从追求技术极致的角度,这的确算是一个遗憾

从游戏角度,这个遗憾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
我并不认为复数光源投射实时阴影能够对星际2这款RTS的画面表现力或者游戏性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暴雪做的不是hardware benchmark
我是觉得这次blz走的路可是挺tech-wise的,要不也不会跑到siggraph去演讲不是?
当然我是不反对正式版把shader设置给限定到现在的high以下(我没看出SC2里parallax mapping有多大视觉不同)把lighting限制到medium以下(这样就没有deferred shading掺乎了)不过我估计blz还是要把这个‘遗憾’展现给大家看,你觉得呢?
再有就是,现在的beta,似乎已经挺有GPU benchmark风采了,只不过fps稳定性还欠佳,此外还有兼任CPU超频benchmark的功效——因为高频双核比低频四核更快。

TOP

引用:
原帖由 jump 于 2010-3-25 14:36 发表
这不过是你的个人见解
我当然也希望正式版出来后不会再出现貌似是我个人见解的‘高频双核快于低频四核’的事情。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