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完全不能理解《毒舌大状》为什么能破港影史记录

这片有bug但bug没多少,比起大多数电影来说bug基本忽略不计。特别是知道真相后回头看案件和第一轮审判的事故都能找到答案。

楼主说到的几个问题:
1. 黄子华正义感没说服力。电影开场就告诉你当时的黄子华是个失去理想摆烂堕落的人,一个人不是从头到尾都必须怎样的,浪子回头是人物表现力。

2. 认真点看过片的都知道,两年前黄子华输是因为自己想攀有钱人的高枝结果被当工具人。一心上位而且他当过法官自己都说没见过几次律师会让有钱人给证词写背书,这个有钱人耍自己的律师,属于万中无一的状况,他们常规操作并没问题,问题是案件不常规,也让观众知道内里很大隐情。

3. 黄子华第二次审判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并不是编剧白送。两个关键证据,门口灯不能开证明证人不诚信,两瓶水的推断引发证人失控(也策反控方律师,控方律师听了录音后本来就很消极,水杀女儿这种丧尽天良直接反水,可以说浪漫主义,但有理有据)。
粗略看的人可能认为这么简单的事实没人发现,编剧白送。但结合背景思考就知道,钟家的影响力,干涉案件调查,干涉医院那是不要太简单的事,剧里也用整个警局无理由关押黄子华阻止上庭来明着告诉你钟家的影响力。
庭审片的魅力就在于,真相其实不是最主要因素。如果觉得只要真相最主要,那可以说录音出来的那一刻事实就已经很明显。律政片的魅力是你怎么在有限的资源,符合法庭的制度里赢。
有一处特别考究的是黄子华作为证据提交的是回调整个相薄这种通用证据,而不是直接提交某些相片或者什么明显的新证据,让钟家和高级律师团没发现他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有人说这么多高级律师都找不出这个漏洞不合理,那我只能那你看过的所有反派明明比主角实力强但还是输了的都是不合理都不用看了)

这个片映射的不要太明显,虽然没开几遍找切确指代,但看一遍就很明显给人感觉:
钟家=中家(这个姓明着就是要让人联想)
女儿=香港(或者说冤女=香港,女儿=公正,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杀人男=看着香港要死但为了财富加上一脚的人群,可以说亲中派
钟女到场但是早安排溜走,心虚。某人到港但是不敢过夜。
观众席不让媒体人进场,全是自己人,那个地方喜欢这么干的不言而喻。
这么多明着暗着讽刺的爽点,香港人看能不爽就怪了。

[ 本帖最后由 kelvin1221 于 2023-6-30 00:37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