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1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游戏画面与游戏性的关系

按照你的说法 即 Gameplay 中包含 Graphic Sound (否则我想知道你所说的“Graphic、Sound这些都是构成Gameplay的要素”是什么意思),那么Graphic和Sound就会在总分中重复计算。

或者你说的Gameplay Graphic Sound又不是GS的Gameplay Graphic Sound,所以能不能再次请教“gS review中的 Gameplay 和 Graphic 得关系”?

谢谢


TOP

原来你也不知道(早说呢),那么你的理解我们就不深入了。回头来说GS的。(喜欢跑题 没有办法)

对于一个游戏的评分 GS分的是Graphic Sound Gameplay Value Tilt 5项,然后按照你的公式来计算出最终得分。
Graphic 指图像
Sound 指音声

我们来看一下Gameplay这个部分是否包括了Graphic和Sound的内容。
假设按照你的理解是包括的,那么在Gameplay这个单项的分数中已经包含了Graphic和Sound的影响,那么最后的加权公式中由于又有Graphic和Sound的内容,那么明显Graphic和Sound对于游戏的影响就被考虑的2次。
因此这个明显导致有不合理性,为什么Graphic和Sound对于游戏的影响要被多次考虑呢?

假设Gameplay的单项分数不包含Graphic和Sound的内容,那么也就是说Gameplay是一个可以拿出来独立的概念(不管它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其不受到Graphic和Sound的影响。那么你的理解也就和GS不同。也就是说GS的评分对你来说也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因为它对游戏的基本的理解和你不同。

**顺便**
Gameplay
Graphic
Sound
Value
Tilt
这是GS的评分的基本单项,单位都是0~10。
而你给出的公式是 GS Score = (Gameplay*2 + Graphic + Sound + other) /5
能不能说明一下这个other是怎么来的?从这里来看other也应该是一个0~10的参数(否则后面就不应该/5),但是却至少由Value和Tilt2个同范围的基本单项构成。难道是...

**最后**
GS的Gameplay包括了很多东西却同样是0~10的范围,而最后加权仅仅获得了*2的效果,明显和我对于游戏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这个可以和大多数的人的价值观向匹配吗?
GS的Review也好,IGN的Review也好,对于Reader最重要的是“导购”作用。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GS指的是Gameplay?这里至少已经有2个人的不明白。由此可知对于更多的普通人,很有可能大多数人也都是不明白的。连GS评的是什么都不知道,Review对于读者的“导购”作用是不是纯粹的误导呢?

所以我说,Review的分数毫无参考价值。(前提是你象我们一样不明白GS评的是什么)
over



TOP

Review的最主要的存在意义是为顾客提供导购服务
GS/IGN的Review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个,我也不多说了。
替LZ说一声 thx for bump


TOP

TK5
Gameplay  8
Graphics  8
Sound  8
Value  8
Tilt  9
GS score = 8.3
R桑个人算法 = 8.125(进一步提高Gameplay的加权,只会让这个分数更低)

DKC
Gameplay  7
Graphics  8
Sound  9
Value  7
Tilt  8
GS score = 7.7
R桑个人算法 = 7.5 (提高Gameplay加权效果同上)

有可能GS对于不同的游戏使用了不同的加权,黑箱操作。
当然tilt和graphic,sound上的加权也明显高于R桑的估计,不过要证明这一点需要更多的样本。
没有Reviewer会蠢到用平均数来做自己的总分。

Gameplay
By gameplay, we mean everything from the responsiveness and design of a game's controls to how challenging, intense, or exciting the game is. Basically, this represents how well a game plays and how enjoyable it is to play.
我没有在里面看到任何Graphic Sound的内容。潜意识?
当然也需要补充,这段话里没有说不包括任何Graphic和Sound的内容。

Review Score只是一个数字游戏,GS/IGN/Famitsu 知道他们的客户需要一个分数,需要一个数字化的横向比较标准。
这些客户既不知道数字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他们只看大小。
我不知道这些数字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样板了,但作为一个自认为知道游戏好坏的人,还执著于数字是个很stupid的表现。

TOP

79%你就不玩了?当然从统计学上我不能否认这些数字在某些条件下还是比较正常的。

D版游戏不需要导购。
Z版游戏坚决自己玩过以后再说。

TOP

Review 只是 在这个产业链里对于用户的一个服务。服务的目的是产生价值。
GS的Review什么人去看?我想绝对大多数的人是去看看自己是否需要买这个游戏。(如果你有证据反证这点那下面的都是错误的了)
这就是导购作用,是这个服务项目所产生的价值。
GS给某个游戏评价是10也好0也好,这个分数的作用就是让看得人为是否购买而制造理由。(当然不包括我这种D饭)
因为这个行业的销售模式是 传统的一槌子买卖。

所有游戏使用同一种加权方式是不可能的。因为参数仅仅是5个,也就是说这最多是一个5元1次方程组(至少我个人这样认为,没有道理需要n次方吧),很少的取样就可以把所有的解求出来。结果明显这不可能成功的说明其他的取样。
例如 TK5,如果GS采用4舍5入的方法来计算,同时我假设的1次方程组成立,那么
a*8 + b*8 + c*8 + d*8 +e*9 = S
a+b+c+d+e = 1
8.25<=S<8.35
很容易得到的解 是 e>=25% 且 e<35%,tilt这项的在TK5的计算上是明显有大幅度的加成。

只有Gameplay得到加权也是不可能的,这里就省却求证过程。
更何况 对于一个puzzle游戏和对于一个fps,graphic获得相同的加权明显是 非常不合理 的行为。

我说的是 GS是一个评测机关。类似于IT行业多见的评测报告,机械化条款化。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他们的game review中,你根本看不到一个正常的player的想法。(当然这是行业从业人员的通病)
可能是我看的GS Review还太少,看看IGN64当年Matt Fran的Review就知道了。他们期待的是什么,他们打游戏的时候的感受是什么,是什么让他们兴奋什么让他们懊恼,这才是玩游戏的人的Review。
正因为这个,GS的Review根本无法对游戏的作出真正的评价,哪怕是主观的。Maybe it's just me, so ok np.

为什么我要坚持评分无用论?
1 我是一个个体,每个玩游戏的人都是个体。统计学的概率不能重新适用于样本个体。
2 行业内从业人员已经不是player了,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这种人永远是最落后的。看看Famitsu对于逆转1。
3 制造过程的现状决定了Review是一个严重受到时间限制的服务。看看GS对于Monster Hunter 1。

以上是作为一个player
而作为一个开发者
媒体对这个产业有着推动和扩大的作用,也在不停的抹杀这个产业的可能性。
Money is everything in business, but we can't let these mother f**kers win。

TOP

 21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