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0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北京市面30种U盘容量均“缩水”。。

其实这么查我觉得没什么错。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我买个8G的,我就该用8G。最简单明了的道理。所谓的行规与消费者何干?


TOP

引用:
原帖由 Alucard 于 2012-1-5 12:08 发表

+1

操作系统不同,格式化文件格式不同都会导致使用容量的不同,你让U盘厂家怎么标?
这是厂家要解决的问题。跟消费者何干?



TOP

引用:
原帖由 hudihutian 于 2012-1-5 14:35 发表


人家标8G,意思芯片有8G,从来没说过你就能用到8G

16G的IPHONE,你能存16G的文件进去?
人家标8G,说的就是8G的U盘,可从来没在明显的地方说了:我用的是8G容量的闪存芯片。本来就是误导消费者。别拿iPhone说事儿,这事儿iPhone做的也不对。


TOP

引用:
原帖由 Alucard 于 2012-1-5 14:36 发表


买回来不格式化,容量就是标称的容量

厂家要管你用什么操作系统么?
消费者直接问:什么叫格式化。

你丫说的是8G的U盘,就应该是8G可以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catxing 于 2012-1-5 14:38 发表

要解决很方便啊,这样标:

NTFS 7.4G
FAT32 7.55G
FAT16 7.56G
EXT3 7.41G
EXT4 7.35G
ZFS 7.44G
....

你觉得这样好不好?
我就标个7G。

TOP

引用:
原帖由 hudihutian 于 2012-1-5 14:40 发表

这怎么误导消费者了?全世界有外存以来都是这么标的
全世界之前还都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Alucard 于 2012-1-5 14:40 发表


在世界最先进的操作系统上就是显示8G可以用,你非要用窗户,那赖谁?
靠,用户怎么知道,你包装盒上又没写对应什么操作系统。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纯猪头 于 2012-1-5 14:42 发表

你标7G也会有脑残跑去告你,说你多给了的容量肯定也算进成本于是要求你退钱
厂商可以回答:我们并没有允许用户使用多余的容量。

TOP

引用:
原帖由 hudihutian 于 2012-1-5 14:42 发表

你信不信只要设置得当,我能让你的8G的U盘格式化完了只有1kB可用
你这叫设置得当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catxing 于 2012-1-5 14:45 发表

你敢保证这辈子不会出现一种文件系统,把8G的优盘格式化完了以后只有6.99G可用空间么?敢赌么?
我的疑问是谁这么脑残会把这个研究出来,而更脑残的是还有人拿来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hudihutian 于 2012-1-5 14:49 发表

没办法,计算机的文件系统以及温彻斯特硬盘的原理就在那里,不是无知喷喷就能解决的
说的像我上学的时候没学过一样。我倒真想看看你能说出啥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catxing 于 2012-1-5 14:52 发表

我再举个例子,我买两块2T的硬盘组个raid1格式化后加起来只有1.8T的可用容量,这容量怎么标?
别抬杠,7G容量只要你给出测定方式即可。

TOP

引用:
原帖由 hudihutian 于 2012-1-5 15:00 发表

某硬磁盘有5 个记录面,记录面上有效记录区域的内径为20cm,外径为30cm。磁道上记录的位密度为250bit/mm,道密度为10 道/mm,每一磁道上分为16个扇区,每个扇区记录1KB(字节),磁盘旋转速度为10000 转/分。 ...
百度个题目贴这儿来你想干嘛?  哦原来不是百度的,是http://www.pcguide.com/ref/fdd/formatCapacity-c.html 这个地方的。

我还是没看出来,怎么会就有人非把一个8G的U盘格式化成一个byte来用。说说吧。

[ 本帖最后由 kirbyx 于 2012-1-5 15:1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atxing 于 2012-1-5 15:01 发表

难道8G就不是你给出测定方式即可?
测定方式选的不对。从以上几个例子来看,跟不懂UE的宅技术说了也白说。

TOP

引用:
原帖由 hudihutian 于 2012-1-5 15:13 发表


这不是举例么

你非说要按实际可用空间来标

不同文件系统下面实际可用空间又根本不同

U盘本身又有内置驱动、加密软件等等其他开销

硬盘又牵涉到1000和1024两种算法

实际上国家的规定也是允许标称和 ...
是有不同,但是这些都不是不可解决的问题。从用户认知的角度上来讲,这当中确实存在诸多误导。虽然事出有因但是同样可以解决。
1、会知道这些不同,不会被误导的geek才会有刁钻的使用需求
2、会被误导的消费者的使用场合很容易通过统计得出他们的适用场合,给出一个稍保守的容量,并且以几个普通消费者最常用的方式进行测定和说明,其实没什么难度。
3、硬盘牵涉到1000和1024两种算法不是消费者的问题,我只能说我们这个圈子相当混乱而且没有很好的组织起来。不过这同样能够通过保守标称解决
4、行规不能与不能改进,这得看是不是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只有老穷酸才会固步自封。咱们这种年轻人应该有开拓精神。

TOP

 20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