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丰田几年前就曾质疑大众造假

《日经环保》在日前的采访中获悉,丰田几年前就开始对德国大众(VW)柴油车的排放性能产生了疑问,并向欧洲的主管机构提出了取缔要求。

       丰田之所以察觉到造假,是因为在开发柴油车的过程中,如果要获得与大众相同的燃效和行驶性能,排放性能就不可能达标。即使那其他竞争对手车企的数据来对比,
如果不使用违规软件,大众的数据就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

       但欧洲的主管机构并没有采取行动。欧美媒体报道称,在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2013年开展的调查中,就已经发现了违规软件的存在。英国《金融时报》指出,
使用这种软件在欧盟(EU)是违法的,但是“主管机构没有追查”。

       违规曝光地点不是欧洲,而是美国。环境NPO(非营利法人)ICCT(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和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开展的调查,
使人们对大众的排放性能产生怀疑,最终,美国环保局(EPA)宣布了大众的造假行为。
汽车业的同行以前就对大众投去怀疑的目光。柴油车的发动机和尾气技术相差不多。在此情况下,燃效和行驶性能产生巨大差距,自然就会令人怀疑。

       大众的违规,反映出了汽车行业共同的问题。

       一是提高实际燃效的压力。

       曾因尾气问题而被人关注的ICCT于9月24日发布的报告,再次受到了汽车行业的关注。

       ICCT在报告中指出了这样的问题:检测数据显示,目录燃效与实际燃效之间的偏离正在扩大。目录燃效是在规定的测试模式下测量的燃效。实际燃效则是指实际行驶中的燃效。
二者差距较大的现象一直都是个问题,这一次,ICCT公布了基于实际检测数据发现的偏离情况。

       请看下表。表上汇总了各企业的偏离率。存在偏离已然成为了前提。这张表的重点,是各公司的偏离率与所有公司总平均值的差距。大众虽然被曝出在测试之外的真实环境中,
排放的NOx是标准的40倍,但目录燃效与实际燃效的偏离率反而比其他公司小。低于每年的总体平均值的企业,只有大众集团和以小型车为主的法国菲亚特、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PSA)。
虽然统计的对象包括非柴油车,但因为限定的范围是在欧洲行驶的汽车,所以应该是柴油车居多。

       实际上,大众也一直把实际燃效高作为卖点。大众日本法人的主页,就通过与其他公司对比,宣传自己出色的实际燃效。

       这似乎是该公司主要依赖的欧洲市场的特点。熟悉欧洲汽车市场的顾问说:“欧洲的客户对汽车的性能要求严格,对于实际燃效施加的压力也大”。在这样的环境下,
大众宁可牺牲排放性能,也要提高实际燃效。
对柴油车而言,燃效与NOx(氮氧化物)是矛盾的关系。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后,燃效会增加,但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发生反应,容易产生NOx。即使运用各种技术,
使二者得到兼顾,但无论怎么做相互矛盾的要素都还存在。

       最令人进退两难的,是尾气净化装置中的再循环装置(EGR)。EGR会将部分尾气送回到发动机,降低发动机的燃烧温度,遏制NOx的产生。EGR如果效果过大,
尾气的循环量会增加,“燃效最多会降低3~4成”(日本汽车研究所的能源与环境研究部部长土屋贤次)。

       因此,在实际运用中,一般采用的是“适度”使用EGR,以防止燃效降低,剩余的NOx使用后处理装置来清除。大众使用违规软件,在测试以外的场合,估计没有使用EGR等,
在提高燃效的同时,释放出了大量的NOx。

       另一个共同的问题是耐久性。长年从事柴油发动机研究的早稻田大学理工学术院教授大圣泰弘在大众的违规行为曝光后,立即指出了这个问题。大圣说:“使用EGR与不使用相比,
不仅燃效会降低,发动机的老化也会加快”。通过大众的违规,人们重新认识到了一路高歌猛进的柴油车所面临的技术课题。
ICCT公布的汽车各公司的目录燃效与实际燃效的偏离率

比较二氧化碳排放量。参考了租赁公司的数据。在2014年之前,总体的平均偏离率持续扩大。丰田2014年的偏离率增加,是因为混合动力车的销量有所增长(点击放大)
       测试与实际环境中的数据存在差距的不只是排放性能,还有燃效。大众如果优先发展柴油车的燃效,难免会遭到“重金钱轻环境”的批评。这是因为燃效直接造福消费者,
会吸引消费者购买,而排放性能基本不会成为购买的动机。因为达标是一项义务,所以企业会倾向于最大限度地降低达标的成本。讽刺的是,大众最终将以支付罚款、赔偿、
品牌受损等巨额资金的形式,为轻视环境的行为买单。

影响到其他环境法规

       测试与实际情况存在差距的法规,汽车排放法规并不是第一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等多种环境法规也一直存在类似的问题。原因是持续监控污染的成本太高。
如果大众按照传闻所说的那样,被处以超过180亿美元的巨额罚款,遵守环境法规的态势有可能在全球推广普及。

http://china.nikkeibp.com.cn/news/auto/75659.html?limitstart=0




日本人早就知道了,那美国人估计知道的更早。


TOP

引用:
原帖由 handsomeken 于 2015-10-4 07:4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华为 Ascend Mate 7
日历财务造假这还在眼前呢……
东芝和日立这两名字很像??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