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杠
原帖由 @lxzxhzwzyy 于 2016-8-5 17:29 发表 对于任天堂第一方本身,能够起到提升主机销量的游戏在两个平台的差异并不大:2d马,3d马,马车,大乱斗等,掌机独有的主要是pm,家用机独有的是绿帽正作。 而其余的都是第三方作品。 说实话,你说第三方全平台游戏(在机能相同的情况下)带一份,我信;但是我不认为第三方会做一个掌机上游戏的高清版然后再地狱家用机上独占。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原帖由 @取暖的刺猬 于 2016-8-5 17:44 发表 一个问题,如果主机需要随身,实体版可以用大容量卡带,数字版游戏怎么办,就算用128g的sd卡次世代的游戏能装几个,游戏机成本又不可能上大容量闪存
原帖由 @lxzxhzwzyy 于 2016-8-5 17:48 发表 意思是同一个游戏出双平台? 以我个人的观点,现在的第一方把掌机和家用机的游戏分的太开了,导致掌机上许多游戏都是以创意为主。 这要放在家用机只能算三线或者独立小游戏。虽然多但是没多大用处。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6-8-5 18:07 发表 我不认为有啥意义。 支持一个PS4级别的高清游戏机,除非你打算让任天堂的游戏产能再减半。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6-8-5 18:23 发表 我不认为,消耗碎片时间和收集养成的游戏并不适合那么大的NX。这些游戏我认为短期内是3DS,而长远来看是手机的,NX并不会起到合并开发的意义。 NX继承的就是原来的任系原来的家用机游戏资源。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6-8-5 18:30 发表 并不是说高画质游戏的开发时间就一定比相对低画质的高,但是同样内容设计的情况下,显然高画质的工时更多。 还有一点,开发工具的积累关系到开发效率的,任天堂可能刚爬好WiiU级别的坡,游戏开发的效率比刚上手Wiiu时候好多了。但这时候要去开发PS4级别很多开发工具就需要重新搞了。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6-8-5 18:37 发表 然而下限还是要顾忌,又不是真的不用考虑。而上限,说真的,难道PS4上那几个HD游戏有画面上的竞争力?
原帖由 @ogloc 于 2016-8-6 16:18 发表 其实你们都有骚尼和微软的机子了,干嘛还要一个第三台机能相当的家用机?更别说很多人都有高配PC了。 任天堂走这种路线还是挺好的,主要服务于掌机,游戏体验就和其他区别开来了,这样不很好么。 还要要求和PS4相当的机能的掌机,这不实际。
原帖由 @dynasty 于 2016-8-6 17:36 发表 买nx的,大多是冲着老人的第一方游戏去的,而不是为了玩第三方几个大作,第三方几个游戏pc和psxb都可以玩到。老人自家游戏对技能要求不高,所以光堆技能大家觉得意义不大,希望老人能弄出点新玩意儿来,不过反过来说最好能技能和创意兼具,如果达不到,那么还是期望先有新玩法。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6-8-6 18:11 发表 WiiU的游戏产能已经很凄惨了 再拔高一圈的话,一年还有几个任天堂游戏? 当然索尼微软一年的游戏也没几个,但是第一方游戏的重要性对任系平台来说完全不一样的。 确实搞2013年出WiiU会有一种没诚意的感觉,所以拿顶配移动平台当家用机做,既是顶配能体现诚意,又不至于因为暴涨的性能带来过多的工作量的好办法。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6-8-6 18:34 发表 为什么还需要砍呢,不搞会废掉大半开发工具的跳崖式换代的话,慢慢积累总是跟得上的。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6-8-6 18:45 发表 啥意思呢? 过渡到PS4世代,最平滑的是做PC游戏的公司呀。 如果开始兼容性更新任天堂也会享受到这种平滑,如果这样还未来跟不上,那任天堂上高性能主机就更作死了吧。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6-8-6 18:58 发表 我不是很理解 因为目前Neo和天蝎看起来都像是在上代主机相同模型纹理特效下实现更高分辨率的玩意 所以确实X1和天蝎的开发难度应该是基本一致的,但是这只局限于两者共存的时代。在天蝎还在但是X1已经被游戏企业放弃的阶段游戏就会有超过X1水平的模型、纹理和特效了。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6-8-6 19:52 发表 初期WiiU和现在的WiiU水平都是不同的,到了NX自然还会继续增长 然而靠TX1再怎么也没有X1、PS4水平呀。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6-8-6 20:02 发表 为什么你觉得高精度素材一定是存在的,对第三方没错本来就要开发PC版,比X1、PS4好得多的也许都有,但任天堂为啥一定要有? 而且浮点X1是只有TX1的2倍半,但是带宽呢?那是整整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