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冈本吉起:从FC开始就是三坟机。

卡婊当时街机比主机赚钱
但是街机本身有圈地属性,任天堂是70年代圈地失败过一次,之后觉得风险太大,FC成功后淡化了街机业务避免了激烈的圈地斗争

至于卡带生产和光盘带来的变化,索尼革命儿有更详细的描述,道理跟冈本这篇差不多,但细节要充实的多

FC第三方能赚钱主要是因为当时游戏开发成本低
而且跨平台战略从一开始就存在,至少跟街机互相移植的情况很常见

“赚不了任天堂那么多的钱”并不意味着“亏”,至少FC是这样,就是因为一次严重压货就可以把之前赚的钱都亏进去,公司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以求稳为主
不过卡婊确实是在SFC后期因为卡带生产过剩,把之前从1983年公司成立为止赚的钱都亏进去了,差点破产
但卡带生产过剩也跟那时候卡婊死命逮着街霸2薅个没完有关系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5-7-27 21:4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5-7-27 22:25 发表

街机完蛋了的原因吧。大概是。
Namco在2005年那时候街机业务还行,下跌最大的其实是主机游戏业务,尤其是日本主机零售市场跌的特别惨
铁拳4在日本街机厅有吃币率,但PS2日版销量就是路边一条,从100万跌到30万

那时候Namco上涨幅度最快的业务甚至不是游戏,是餐饮
就是饺子,当然日本的饺子主要指煎饺
网上有社刊的电子版备份(Namco官网自己删了),在那个年代能找到饺子广告
Bandai在2001-2004年那时候的想法就是从卡婊 世嘉 Namco三个公司里,选择一个合并,2005年选了Namco
所以这三个公司有三个不同的合作项目,吉翁VS联邦/超时空要塞/天马计划,作为试水让Bandai了解三家公司的情况

比较搞的是,杉浦幸昌说2003年任天堂想收购Bandai,高须武男同意,但不是所有股东都同意,所以任天堂只是买了2.6%的股份,草草收场
任天堂否认有收购Bandai的想法,只有Bandai的一部分人是这么说的,所以至今可信度存疑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5-7-27 23:5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firesun 于 2025-7-28 15:38 发表

SFC末期CAPCOM的作品,从93年开始列一下,还真不少
卡带生产的问题,是指Zero2吗?好像有点印象


93年04月03日        龙战士        ブレス オブ ファイア 竜の戦士        Breath of Fire
93年05月22日    ...
大部分第三方都是为了避免压货赔本出货保守
比较有名的例子是元祖洛克人1,当然这个是原创IP所以保守就更正常了

卡婊预估失败的典型例子有
EXE4,距离日版百万只差7万,首批出货低,但是卡带第二批补货慢,吃亏了也没办法
流星123全系列都大幅值崩,甚至是在2和3出货一降再降,续作素质提升的情况下崩的
不过这个也有卡婊自己的问题,流星1太放肆了,从一开始就毁了整个系列的路人缘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5-7-28 16:0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tzenix 于 2025-7-28 15:58 发表

难道问题出在街霸2,街霸2turbo,16人街霸这三个游戏中?
欧,他上一条说的是少年街霸2,我看错了
不过少年街霸2也没严重生产过剩

主要生产过剩就是超级街霸2的主机版卡带,这个是当年美国非游戏大报点名报道的
过剩到需要跟ET一样找压路机批量压扁填埋

后来超级街霸2X给了3DO几年主机独占期,就是因为3DO用了光盘,卡婊比较看好这个
至于3DO自己不行那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同其生产过剩的还有洛克人X3,但这种怎么说也不至于把卡婊弄到濒临破产,第一原因就是超级街霸2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5-7-28 16:0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古兰佐 于 2025-7-28 16:2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游戏有没有超量生产看一下二手盘的行情再对比一下当年的销量大概就清楚了

sfc版少年街霸2现在也算是一款小天价游戏,出货不可能多

但是其他几款基本都是白菜价,特别是16人, ...
流星洛克人3这个奇葩是
首发4800日元——值崩2000日元——现在又涨到8000日元
一开始人们都觉得这垃圾玩意20万出货都嫌多,等发现做得好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二手应声涨价

所以我说流星1开局直接玩死了整个系列,后面一代出货量比一代低,依然是首发值崩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