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是因为日本业界衰亡微软才崛起,还是微软平台崛起导致日本衰落?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13-8-15 13:53 发表
垃圾文章一篇
不用浪费时间
看你下面的回帖就知道你根本没看文章内容只听说个标题就来放嘴炮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13-8-15 14:12 发表
各个世代之间,游戏成本上升幅度高于销售额上升的幅度,使主机游戏的利润率下降

日本也好,美国也好,欧洲也好,各个地区制作的游戏绝大部分是以满足本地用户需求为主的

你们觉得日本萎靡,核心的原因就是日本 ...
不是说日本公司做游戏专门给欧美做
而是日本玩家自己口味变得狭隘、闭塞,不论是题材还是类型都是如此
导致原来在日本和欧美都能卖出去的游戏,现在只能在欧美卖出去,懂?
再说这也不过是导致日本市场衰落的无数原因中的其中一个罢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3-8-15 15:0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13-8-15 16:04 发表



说任何一个地区的玩家口味狭隘、闭塞都是瞎扯淡的事

美国人不喜欢玩天朝网游是不是就可以说美国玩家口味狭隘、闭塞?

高投资冲击的手法和90年代好莱坞确定领导地位的大同小异
恩,鬼泣忍龙这些日本人自己产的ACT就像天朝网游,所以在日本卖的少不代表日本玩家口味狭隘闭塞,您继续扯淡



TOP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13-8-15 14:12 发表
你们觉得日本萎靡,核心的原因就是日本的人口不如美国那么多,而美国和欧洲之间文化又有一定的共通部分,所以欧美市场本身大于日本市场。在利润率下降的状况下,市场规模偏小的日本业界中有部分顶不住正常。
继续拿人口论瞎扯淡,日本现在还用得着跟美国比?英国游戏市场规模现在都比日本大
您可别说英国是欧美大体系中的一个,日本是另一个体系,您不是最鄙视闭塞论的么,恩?


TOP

欧美游戏软硬件的崛起是从90年代初期开始的(雅达利那个无序的环境不算)
日本的衰落是从2000年PS2发售后开始的
搞清楚这个时间点再说

论坛上讨论这种话题能讨论出个东西就见鬼了,一边玩着COD4把日本游戏当成破旧的老古董,一边打萌系RPG喷欧美是没历史没文化的暴发户,无视之前两方的历史,直接得出现在的结论
任何一边都不能代表欧美或日本,只能代表两伙瞎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reader 于 2013-8-15 16:43 发表
ea
acclaim
actvision
virgin
infogrames
midway
interplay
codemasters
shiny
lucasarts
也能找出不少嘛,当年美式游戏玩得不少,什么真人快打,pitfull,狮子王,阿拉丁,星门,模拟城市,蚯蚓战士,doo ...
第三方有制作也有发行的业务,某个游戏打上某某公司的牌子不一定是他们做的,可能只是负责发行

actvision在雅达利2600上的游戏质量都不错,但FC开始就在混日子,一直到90年代才有所好转
EA初期的业务是PC游戏,到了MD才开始用心做主机游戏
Interplay名作基本都在PC上,主机早期是FC那些垃圾改编,后期是博德之门黑暗联盟这种刷子ARPG
Acclaim、LJN、THQ,这三个公司是一定要放在一起说的;LJN和THQ的创始人是同一个人,主营业务就是垃圾改编,THQ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发展原创品牌;Acclaim收购了LJN,后期宣传手段过于三俗(果女自行车、墓碑刻广告),《恐龙猎人》等原本靠谱牌子越做越烂,把自己玩死了
Midway是老牌街机公司,主要靠《致命格斗》,其他原创品牌也做过,有质量不错的,但卖的普遍不好
codemasters早年是做金手指的,后来才涉足游戏开发

总的来说,80年代欧美的好游戏基本在PC上,还是系统不太人性化的那种,没有大卖很正常,主机以改编垃圾居多,日本靠着主机一家独大没什么奇怪的,这个情况一直到90年代才发生变化

TOP

引用:
原帖由 reader 于 2013-8-15 17:20 发表
论发行,enix当仁不让
说主机美式游戏不好玩我也不认同,很多动作游戏都是当年的顶尖,无论画面技术还是游戏性啊,比如metal warriors,比重装机兵瓦尔肯加前线任务枪之危机都好玩,夜行神龙超硬派,变色少年,侏罗 ...
2D时代很多改编游戏是包给日本人做的,美国公司只负责发行
比如说蝙蝠侠,SUNSOFT、KONAMI、SEGA都经手过,但美国人自己做的就不行
所以我说要分清开发商和发行商

去了动视在雅达利的一堆名作不谈,欧美资产主机游戏真正兴盛要等到90年代了,比如RARE的《忍者蛙》

TOP

引用:
原帖由 reader 于 2013-8-15 17:36 发表
这里蝙蝠侠说的显然是95年的蝙蝠侠和罗宾,画面超赞,尤其难的md版至于日本开发上面说得哪个是,capcom在超任上也有一款阿拉丁,我真觉得不如美版好玩
SFC版《蝙蝠侠与罗宾》是KONAMI做的
欧美动漫和电影改编是当年很多日厂的重要收入来源

metal warriors和夜行神龙是美国人开发没错,但那是90年代的东西了,90年代欧美在主机上也能做出不错的游戏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3-8-15 18:2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SAMUS·ARAN 于 2013-8-15 17:40 发表
大软那篇文章基本是从技术方面切入的, 中心思想是有点偏向欧美(后面狂批fami通和level5, 有点不客观), 但前面还是讲了点东西, 大思路上是技术积累上的分野.

欧美厂商都基于PC, 在DirectX面世前也是没有统一标准,  ...
那篇文章技术部分只占一半,另一半是公司管理、市场营销、文化内核的问题
日本3D技术取经自SGI和MIPS,SGI的衰落伴随的是INTEL、NVIDIA、ATI的崛起,单芯片集成度越来越高、性能越来越强、功能越来越丰富,MIPS大型机就失去了意义,Naomi替代Model3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索尼买了MIPS的授权,有自己的木原研发所,但是PS2就是他们的极限了,PS3靠自己的力量根本造不出来,否则索尼当然希望PS3能全盘继承PS2的特性
打败索尼的不是一个微软或者DirectX,而是整个硅谷的产业联盟,要把INTEL、NVIDIA、ATI都算上,软硬件的层面都有

LV5我说的可能不客观,我要喷的也不是LV5,是整个日本公司的数值策划问题,这个问题在银河流氓和白骑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而已
但对于《FAMI通》的意见我不会变,现在的《FAMI通》编辑就是一群连国内论坛小白都不如的货色,国人现在并不信《FAMI通》的评分,只是拿着这个评分当作砍刀去砍异见人士罢了
“我喜欢的游戏给了高分我就信,我讨厌的游戏给了低分我就顶,否则,我就要喷”,就这么个嘴脸

TOP

引用:
原帖由 ryuetsuya 于 2013-8-15 17:51 发表
目前来说没有看到一篇能从份额以外的客观角度评价的文章,全然不谈欧美厂为了做高清这么多年亏成什么样了
日厂的规模本来就比欧美厂小多了,哪怕是世嘉这样的大厂实际上也是以柏青哥街机为主的,哪可能像他们那样亏 ...
美国市场在2008年以后一直在衰退,虽然软件销量增加了,但主机销量下去了,或者说接近饱和,导致整体营业额下降,毕竟一台主机的价格等于N张游戏的钱
真正在最近几年保持增长的是欧洲

至于高清游戏赚不赚钱,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但用一句话概括,未来肯定不乐观
赔本自然是因为收入不及投入,但这不是一个线性均匀的变化,一样是59美元售价,低成本游戏卖过50万也许就能小赚,高成本游戏卖过100万可能还会亏本
不能简单说高清游戏赚不赚钱,但59美元市场逐渐寡占化是肯定的,以后成本继续上升,主机装机量上不去,收益只会更低
所以最近几年数字化发行的话题才闹的这么凶,DLC出的多也是因为数字化利润率高而已
如果下一代主机装机量比上一代还高,或者数字化普及度更高,那开发顶级大作的公司还可以保持与现在相同的盈利,否则赚的只会更少
所以高清游戏在今后会面临危机是肯定的,不要说今后,现在就已经面临危机了
但欧美市场明白这一点,推行下载和独立市场,而日本在这块的投入力度不多,大部分都是复刻或者模拟器冷饭,这才是为人诟病的地方,烧钱烧不过欧美没关系,小项目只要努力日本是有很大优势的,可日本公司现在更喜欢掌机这个利润率更低的市场

但欧美混的好不好和日本混的好不好是不同的两个命题,日本可以不做高清,去做低清和掌机,但这些游戏的素质大部分不如以前的巅峰时代,不拿日本跟现在的欧美比,拿现在的日本跟以前的日本比,也远不算混的好

至于THQ,我只能说他破产大快人心,这公司就特么一美国毒瘤,现代版LJN,最近几年才做了几个像样的游戏就想洗白,没门!如果有机会,我希望THQ破产一百遍:D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3-8-15 18:4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reader 于 2013-8-15 17:50 发表
你说的恰好才是发行方哦没,大哥再查查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Adventures_of_Batman_%26_Robin_(video_game)
http://en.wikipedia.org/wiki/Jurassic_Park_(Sega_game)

这两个我以前还真没注意开发商,抱歉
但是那个时代其他主机蝙蝠侠游戏大都是KONAMI和SUNSOFT亲自开发的

TOP

现在欧美游戏,特别是FPS,最大的问题是,自打COD4成功后,一窝蜂去玩脚本玩演出,玩的还不如COD好,各种东施效颦

微软曾经吹嘘,要让Xbox 360成为电影一样普及的娱乐,问题是电影人人都能看,游戏不一定人人都能玩
COD4火了之后,欧美厂的普遍思路是,把游戏做成跟电影一样“人人都能玩”的范畴,结果玩家群是扩大了,GAMEPLAY也变得浮躁了
这是COD4的祖宗都没想到的,Half-Life发明了脚本,可Half-Life里还是有大量类似鬼屋魔影的解密,不是COD4那种风格
59美元的所谓大作充斥了这些脚本和QTE,搞的想体验纯粹GAMEPLAY的人都快被逼到下载平台了

这确实是欧美很多游戏的通病,但若说所有欧美游戏都这样,那就跟“所有日本游戏都是卖肉”一样,属于无脑地图炮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