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sw2 所有实体卡都是不包含游戏本体的key card?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NS 2 的音视频输出规格都非常非常令人遗憾。

先说音频:

不支持 Dolby Atmos 输出,那大家都应该明白是因为以杜比现在逐台贩卖 license 的销售模式并不符合任天堂「以量降本」的需求,我觉得是一件我们玩家可以自适应的事情。

但是 Mch PCM 也只支持 5.1, 不支持 7.1 声道的 PCM 输出,是真的非常难以接受的。

首先从技术实现的角度上讲,游戏做 5.1 / 7.1 PCM 输出是没有技术难度的,并且硬件上也毫无任何瓶颈,但它就是没给你做。

从使用体验上看,主流的 7.1 Layout 是并不向下兼容 5.1 Layout 的。播放 5.1 ch 的音频时,所有的设备都只有“只响其中一组”和“两组一起出声”这两种状态。即使是 Dolby Atmos / DTS:X 接管下的 AVR, 也做不到重新计算 5.1ch 内容的声源位置,精确在 7.1 Layout 下回放。

再说视频:

因为只支持传统 HDMI 2.0 TMDS 的带宽,所以 NS2 只能做到 4K60Hz / 2K120Hz 的视频输出。

以 NS 2 的机能,其实可预见的也就是不同类型的游戏下,新游戏跑跑原生 1080p 左右之间的分辨率, DLSS 到 4K 之后在 40 ~ 80 帧之间挣扎的水平吧?

但如果是 HDMI 2.0 / 4K60Hz Max 下,常规电视的 VRR 可变刷新率范围普遍只有 48Hz ~ 60Hz, 这不仅意味着帧数比 60 更高的时候显示不出来,还意味着跑不满 48 甚至 50 时就会格外地卡;而 4K120Hz VRR, 可变刷新率的范围可以随着不同倍率的 LFC (因篇幅原因不展开,只需要知道结果就行 :)扩展成 24Hz ~ 120Hz, 这不仅提高了 60 fps 往上那一点的上限,也补足了 30 ~ 60Hz 之间的流畅度。

而 NS 2 的生命周期内,不仅是现在的 HDMI 2.1 设备普及,就他能一直熬到更新的 HDMI 2.2 从验证到上市再到普及。就宁愿牺牲体验把这一个接口给抠成这样,真挺折磨人的。

就定价贵不贵的问题尚且不谈,硬件降到死也算逑了,一个生命周期小十年的产品,日本人这种「硬件上没差异也死活不给你做」的心态,骂他两句真不过分。


这个倒是没想到,vrr不指望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ac米兰  于 2025-4-2 18:45 发表
你这预测毫无根据,所有游戏权利金是一致的,差别只是实体卡多10美刀,这10美刀就是生产成本,你key卡也是收10美刀生产成本,内容卡也是这个生产成本,除非你内容卡容量太大导致成本超过10美刀,不然都是内容卡居多。

而且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keycard的价格也会加10美刀,实体卡比电子版贵10美刀也没有变为通用标准,后续还得看。

顺便以马车世界看从港服价格,电子版是70美刀,实体版是80美刀,游戏应该是70刀档位,说多了就以为真了
权利金和卡带生产费用是分开的,所以switch上也有大部分内容需要靠下载的卡带,为了减少卡带容量降低成本,如果收费一样第三方显然不会这么干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