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老谋深算??!!游戏产业的[黑暗兵法]

这种事放到商界早变成笑料了,故意示弱有好处?技术跟不上+上判断失误被迫后期采用对手宣传的技术才是真的,现在人们听到1080P和HDMI只会想到ps3,
照作者这SB想法,PSP也可以加上触摸出V2,示弱


TOP

引用:
原帖由 muranus 于 2007-1-7 13:47 发表


第一,那个芯片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

第二,PSP已经在04年就加入触摸而没有软件启动功能?

不要拿索尼和微软比,微软说用XO软模拟XB不代表索尼可以用PS3软模拟PS2。技术力差远了。
软模拟只能模拟10%不到的游戏就不用出来丢人现眼了,还远不如PSP模拟PS,微软说技术力,大家都笑了。
我们就看看老版XO能不能输出数字信号把
商战上硬件“故意示弱”也只有MS的朋友ATI才干得出,下场就不说了

[ 本帖最后由 doomking 于 2007-1-7 13:5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uranus 于 2007-1-7 13:51 发表


PS3软模拟出来0%。当初索尼可以说要软模拟了,试了试发现远远不如微软,只好来硬模拟。这就是差距。技术力差远了。
原来你是SONY内部人员
SONY发现现阶段不能模拟大部分就直接硬模拟,后期才会改为软模拟,这是厚道的表现。
像MS这种拿个完成度10%的模拟器就出来招摇撞骗的事情也只有你这种不玩XO的才认为是技术力高的表现


TOP

引用:
原帖由 HunterDOL 于 2007-1-7 13:59 发表




你就不要不懂装懂了,看了直发笑。。。


你如果真要战这个咋们打个赌吧,看看索尼什么时候会把GS+EE芯片拿走。
行啊,拿走的时候你送我台ps3,到停产也没拿走我送你台好了
要学着MS,ps3就先把2D游戏全模拟了

[ 本帖最后由 doomking 于 2007-1-7 14:0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uranus 于 2007-1-7 13:57 发表


啊哈哈,又开始往后推啦。不过既然春季首发=〉全球首发200万=〉北美首发40万=〉NPD美国11月销量20万都被54,那么若干年后等PS3停产也没推出软模拟,那挖坟也没有人关注了~
按“技术力高”的MS的一年几十个的模拟速度,模拟率大概到ps10出来能赶上ps3

TOP

引用:
原帖由 HunterDOL 于 2007-1-7 14:02 发表




打赌得有个时间限制吧


我也不认为 09年前PS3会停产。
停产还不算时间限制,那ps4出来也行

TOP

引用:
原帖由 muranus 于 2007-1-7 14:04 发表


到PS3停产的时候,你这个ID就和索尼春天的承诺一样消失了。
我的ID自信还是会比你活着长的,到时候估计你的ID已经获得XHW永久居留权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unterDOL 于 2007-1-7 14:04 发表



技术力靠的是人力,人力靠的是财力和公司的威信力以及公司从前在技术领域上的造诣。


在软件这方面索尼要和微软比,你自己信么。。。就好比微软要出电视机和索尼比,你信么
EE+GS是SONY自己开发的,c1和XB的显示芯片都不是MS开发的,
你认为模拟哪方面会比较有优势?所谓技术力当然包括对硬件的了解,单指模拟方面

TOP

引用:
原帖由 muranus 于 2007-1-7 14:06 发表


PS10?PS3就是索尼最后一代家用主机了。
愈是垂死的东西叫得愈凶,以显示自己的心虚

TOP

引用:
原帖由 muranus 于 2007-1-7 14:09 发表


请问发“如果PS3死了,大家XXX”这种帖子算不算心虚呀?
紧抓住每一个特例不放算不算心虚的表现

TOP

引用:
原帖由 HunterDOL 于 2007-1-7 14:13 发表



EE+GS的确是SONY自己开发的,但是我估计你不了解PS2的游戏开发。看过一篇文章,说PS2由于其硬件的特殊性,所以每个制作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开发技术。

换句话说真正的PS2开发技术制作公司都不会去和别的 ...
要做到和MS同样的模拟率,SONY无疑要容易得多,光是SONY自己的游戏就比现在XO能模拟游戏的总和都要多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adawang 于 2007-1-7 14:12 发表
还是游戏性最高啊...
俗话说用钱能买到的东西,别人也能用钱来买走。微软支持1080P,SONY的卖点无疑就少了一个

最老谋深算的还是老任,管他们画面性能怎么样,WII总归还有与众不同的东西。
其实wii remote也是可以升级出来的么,只是脸皮的问题,任自己面对NU的开发力才是独有的东西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