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17 12
发新话题
打印

[赛事直喷] 巴萨要是爷们,就该放车子进决赛。

当年的斯坦福桥惨案,有点像06我阿和德国的比赛
我阿的处境类似切尔西,先进一球,然后裁判开始改变尺度,全力帮助东道主,直到扳平
不过好歹人家是东道主,斯坦福桥那次切尔西在主场还遭受这待遇,的确更惨些……


TOP

引用:
原帖由 skycn111 于 2012-4-5 14:03 发表
06婷婷被淘汰那场,裁判没有任何问题。
嗯,元首说没问题,那就没问题呗
呵呵厚



TOP

引用:
原帖由 cinder 于 2012-4-5 14:3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T959)

太扯淡了,这场从头看到尾,裁判没任何问题
而且最后阿根廷输不起,印象分大减
最后发生的斗殴和裁判有没有问题是两码事


TOP

某些德迷,你们的球队在主场哨帮助下晋级了,还不让阿迷说说么?没有任何问题这种话也说的出来
那场球虽然无法跟斯坦福桥相比,但别指望阿迷会认为那是一场公平的比赛
你们心里的确希望球队是100%靠实力晋级的,可惜,事实不是如此
你们要是爷们,也像翅膀肥猪那样,承认有主场哨存在就行了,我也没说那是什么柏林惨案

[ 本帖最后由 tzenix 于 2012-4-5 15:5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ジークフリート 于 2012-4-5 16:12 发表

:D :D 阿珍饭中 只要是未淫的每一场 都是有问题的
那么我就不是你所谓的阿珍饭

TOP

引用:
原帖由 ジークフリート 于 2012-4-5 16:48 发表

什么所谓不所谓的大雪碧 你说不饭阿根廷咯 威武 很好  反正再我眼里 那场球完全无问题
不知所云
懒得跟你这种无脑黑废话
用你来测试论坛的整理器0.9功能吧

[ 本帖最后由 tzenix 于 2012-4-5 16:54 编辑 ]

TOP

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搜一篇“黑哨必修——复盘德阿之战”,申思写的,把很多细节都说的很清楚了
当然,如果你们看了还是坚持观点,那随便你们

TOP

呵呵,就因为申思写了那篇文章,你们也要开始黑申思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ppkkhh 于 2012-4-5 18:12 发表
作为一个阿迷,我不觉得06年有啥问题啊.......
要说90年的话应该能拿出来说一说
但是就历史上说,英格兰对我阿有几个判罚是往死里亏的。也没看水星这样啊?
作为球迷别太极端了。世界杯除了02年,真没什么 ...
你看不见不代表我没看见

TOP

那场比赛,德国球员的很多犯规根本没有任何的回放,当然,也不会有判罚

TOP

因为申思被抓了,所以他以往所说的任何话都没有参考价值了
这就是你们辩论的逻辑,是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ppkkhh 于 2012-4-5 19:40 发表

裁判是人,不可能判罚100%准确,有时候有些争议难免的。只要不是偏的太离谱就行了。
算了,我们俩不讨论这个

TOP

欧足联不想看到同联赛同样两支球队连续两年会师决赛
不知道如果以后发生类似情况,还会出现这样的惨案不

TOP

引用:
原帖由 skycn111 于 2012-4-5 20:15 发表
哈哈,申思偏向性那么明显的文章能说明什么问题。就丫说马克西43分那球该是点球这点,就说明丫根本没客观地看录像,一个婷迷的受迫害倾向症发作罢了。
嗯,只要说那场球裁判有问题的,如果是球员,必然是阿迷

TOP

引用:
原帖由 Apocalypse 于 2012-4-5 21: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06年阿根廷主要还是自己的问题,高潮都留给小组赛了,进入淘汰赛后状态就不怎么样
对德国一战更是自毁长城的典型,里克尔梅在场的时候轻松溜了一个多小时,然后莫名其妙地换 ...
阿媒体-主裁判明显偏袒德国队 阿根廷梦想死于点球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03:36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点球博彩中出局。”阿根廷真正被德国淘汰,或许在经历了2002年的惨败后,阿根廷球迷对国家队进入8强已经满足,《奥莱报》赛后也没有过于悲伤的言论,“莱曼扑出了阿亚拉和坎比亚索的点球,德国晋级四强,斯洛伐克裁判倾向于他们,所有判罚都对他们有利。佩克尔曼做出了三个换人,冈萨雷斯、科洛齐尼和特维斯获得首发机会,比赛一开始就有力度。踢人与犯规层出不穷,第15分钟主裁判饶过德国队一次明显犯规,巴拉克利用反击机会差点得分。”

  特维斯表现出色,‘野兽’控球、过人、甚至抢断,但队友们没有得到感染。不过,裁判总是倾向于主队。阿根廷进球后佩克尔曼用坎比亚索换下里克尔梅,意在赢得中场战斗,并顶住对手施加的压力。但换下里克尔梅却让阿根廷队在场上失去了向导,而埃马尔又未能上场。阿根廷前卫无法控球,整支球队收缩得很靠后,只要特维斯骚扰对方,但阿根廷进攻缺少纵深。”

  《奥莱报》说:“德国人庆祝球队闯入四强,在一支显得很强硬,而且还有主队球迷支持的球队面前,阿根廷队在120分钟的时间内多少显得有些无能。点球大战,1990年曾给阿根廷人带来很大的欢乐,但这一次,平衡却倒向了另一边。尽管失败了,但阿根廷是高昂着头颅离开的,虽然阿根廷队在这届世界杯上显现了一些不稳定性,但阿邦丹谢里、阿亚拉、马克西、特维斯也表现出了很高的效率,遗憾的是,阿根廷的梦想走到了尽头。”

  INFOBAE网站的标题是“阿根廷占据上风,但点球大战后却两手空空。”文章说,佩克尔曼的球队非常明显地控制了比赛,但阿邦丹谢里的受伤却让情况起了变化。“老鼠”阿亚拉在下半场第3分钟为阿根廷攻入一球,但德国人在下半场第35分钟取得了一个配不上的平局。尽管阿根廷在加时赛也占优,但球队却无法晋级。

  “比赛的90分钟是完全阿根廷化的90分钟。”INFOBAE网站说,“阿根廷队显得主动,寻找进球、控制皮球,但阿邦丹谢里的受伤却是最后时刻的不详预兆。索林,比赛中表现最好的球员之一,因为无法控制克洛泽而被后者打入扳平一球。”

  对于主裁判米歇尔的表现,INFOBAE网站也给予了狠狠批评:“一位充满矛盾的裁判搞浑了一场充满激情的比赛。用他那不断犯下的错误,斯洛伐克人完成了对德国人的倾斜。在疑问面前,这位裁判永远做着对德国有利的判罚,这是阿根廷球迷自从得知裁判名单后就一直在担心的。猜测最终得到验证。”INFOBAE认为米歇尔根本就没有做到公正:“在巴西对加纳的比赛中他就曾遭遇无数的批评,这场比赛,他非但没有完成任务,反而不断地照顾德国队,充满矛盾的判罚,对阿根廷几次出示黄牌,而德国球员做出相同的动作却得到宽恕,同样,在有争议的犯规中,他的哨音也总是偏向德国一方。”

  《民族报》的标题是“点球葬送了阿根廷队”,文章认为阿根廷队控制了比赛,但佩克尔曼在球队领先的情况下换下标志性人物里克尔梅,换上坎比亚索却让全世界都吃惊,结果阿根廷队也因此无法抵挡住对方的施加的压力,导致比分被扳平。

  西班牙《世界报》说:“控球、传球,但到了对方防守区域,阿根廷队在进攻上就欠缺了流畅性,第二线的球员也明显欠缺射门,佩克尔曼的战术被德国人抑制了。在阿根廷队最需要里克尔梅送出纵深反击传球的时候,佩克尔曼却用坎比亚索将其换下,看似加强了防守,但却也解放了德国队的中场,果然,第80分钟,德国队顽强扳平了比分。”

  《阿斯报》则讽刺说:“阿亚拉和坎比亚索罚失点球,让德国队获得晋级,布拉特笑了,贝肯鲍尔也笑了。”《马卡报》则是“莱曼送阿根廷人回家”,“佩克尔曼的球队控制了比赛,却无法制造威胁,阿根廷的机会终结了,球迷也没办法再看梅西的表演,德国人可以继续梦想着像1974年世界杯那样在家门口夺冠。”(伊万)

TOP

 17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