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理想现在全量推了6.5,带车位到车位的城区智驾,大概分成了两部分,非城市道路的终点附近车位找寻(类似于之前代客泊车部分)以及端到端的城市道路智驾。
体验了一会儿,大概总结下来就是:
安全不?安全。
能用不?能用。
智能不?还行。
敢用不?敢用。
简单不?巨简单。
想用不?不想用。
理想的思路大概就是收集海量的老司机驾驶数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结合各种识别算法,制定好一定的兜底原则,再结合主动安全的底线,去尽量模仿一个老司机来替你开车,而且是车位到车位的那种方便性。
你要说这算法强不强?训练的Clips多不多?训练出来的模型靠不靠谱?都挺领先的(不一定比头部强但一定是同一个档次的)。
但是我用起来很不习惯。究其原因很简单:
因为我是老司机,我有自己的开车模式,和这个模型不一致,坐TA开的车我实在是不习惯。
跟车距离、变道时机、超车方式、遇到非机动车的安全距离、遇到大货车的安全距离、遇到红绿灯后慢速滑行的速度、遇到加塞的车、甚至在机非混行的单车道同两边的安全距离,这些全都和我日常开车的方式是不统一的,这就导致我经常担惊受怕(虽然我知道这个模型会非常安全)。有这个担心的心情,还不如我自己直接开呢,然后你这车的主动安全再给我兜底就行。
模型是千篇一律的,而每个人的开车习惯是都不同的,这个模型并没有根据本驾驶者进行个性化优化。可能将来算力上来之后,大模型定下来,然后再根据司机本人的驾驶习惯优化后,本地有自己的智驾模型包了,我才愿意使用。
以上是城区智驾的想法。
而日常最常用的泊车、快速路以及高速路的智驾,因为基本上没啥驾驶习惯的差异,只要安全了,每个人都没啥大差别,使用起来我倒是很频繁。尤其是侧方停车,这么长宽的大车,智驾基本上一把进,比我利索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