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HD-DVD败了,大家来分析一下Toshiba一開始就在左右互博的用意

楼主真是太自强不息了


楼主是想告诉别人:

东芝是拿hddvd的失败换取cell的收益,输了hddvd却赢了cell

高清格式方面,sony赢了

cell方面,东芝赢了

结论:sony和东芝扯平了,不分输赢。

这不扯淡吗?

sony和东芝在高清格式方面是竞争关系,才谈得上输赢,而在cell方面,双方是合作关系,根本没有输赢之分。cell生产交给东芝是因为sony自己要将资金重点投入核心业务而优化配置资源,像cell生产线这样的非核心业务自然要被处理掉,这怎么跟东芝在高清格式竞争上的失败相提并论了?而且貌似只是cell的生产线交给了东芝,cell的版权仍然是sony、IBM、东芝三家共有。
cell给谁生产和bd的成败根本没必然联系,不管bd是输是赢,cell生产该交给谁还是会交给谁,根本不相干。


TOP

废话,东芝本来就能在其他方面捞钱(比如cell,还有其他家电),谁也没说东芝没了hddvd就赚不到钱了。但东芝在其他方面捞钱和高清格式竞争没有关系。
你干脆说东芝可以在电视机方面捞钱,但这和高清格式竞争有什么关系?

高清格式方面,sony完胜,东芝完败。
而sony把cell生产交给东芝,是双赢合作,对东芝有利,也对sony有利,对双方都有利,被你说得好像是东芝占了sony便宜扳回了一城似的,纯属自欺欺人。



TOP

引用:
原帖由 村上春樹 于 2008-2-17 02:20 发表

真不知道是因為我的立場,還是某些東西這麼難懂,讓你們到現在還看不懂我發此貼的用意。

東芝一開始就與sony合作開發cell,sony的BD戰略將由PS3實現難道東芝不知道?
東芝當然自己也想要從次世代光碟撈權利金,但很巧妙地在敵方陣營的發展主力與獲勝契機下安插了「獲利途徑」。這是高明的操盤。

能贏,最好是HD-DVD也能撈錢;輸了,還能從打敗自己的對手身上吸血。從產權區分到現在的生產獨佔,就是讓東芝撈hd-dvd失敗造成的部分損失,這有什麼不好承認的。

這貼說明的是PS3/BD的壯大,東芝可從此獲利。現在HDDDVD敗了,PS3因此提早獲益,東芝也可撈得更多。
高明?cell生产线交给东芝是sony东芝双方互利共赢的结果,要说高明,双方都一样高明(或者说双方都不高明),并没有哪一方更高明,懂吗?

而所谓吸血论,也暴露了你那种想要扳回一城的可笑心态。
既然是东芝吸sony的血,也就等于是说东芝在cell生产线问题上赢了sony,占了sony的便宜,没冤枉你吧。

可惜这条也站不住脚。

前面已经说过n次了,sony把cell生产线交给东芝对sony自己有利,也就是说sony的利益会因此而增加。如果在这件事上是东芝吸sony的血,sony的利益应该因此减少才对,怎么会增加呢?既然sony在这件事上的利益是增加的,那又怎么能说是被东芝吸血?sony的血是越被吸反而越多?

cell生产线转交是双方互利共赢,双方的利益都因此而增加,而双方利益增加出来的部分是双方互相合作的结果,并不是谁吸了谁的血。只不过在cell问题上看起来是一种买卖形式,东芝生产cell,然后卖给sony。莫非在村上大神眼里,卖方一定是占买方的便宜吸买方的血?照这个逻辑,那些帮任天堂和微软代工生产主机的厂商都是在吸任天堂和微软的血?东芝还买sony的电池,所以sony也在吸东芝的血?


微软360的视频下载业务也向米高梅购买影片,而米高梅被sony收购了,微软向米高梅交钱就等于是向sony交钱,等于是sony在吸微软的血。

这说明sony一开始就没想击败360,因为360的壮大,sony可从中获利。如果ps3败了,360因此提早获胜,sony也可捞得更多……
我算是真正见识到何谓自强不息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