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分享《阿凡达》IMAX 3D的观影体验(有条件IMAX,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3D,微透)

作为詹姆斯的影迷,迟迟才拿到票去华星观赏《阿凡达》。关于本片的影评很多,本贴不再赘述,主要与童鞋们分享观影视觉体验部分。

仔细对比了华星和电博的银幕特征,再考虑电博的购票实际情况,只能妥协去了华星。没曾想当时在《阿凡达》在国内影院上画的第一个周末却是如此一票难求,第二周全部七天的票差不多快卖光,只好选择了前面几排。

几个月前坐在前面看《变形金刚1、2》IMAX 连场的痛苦经历已然记忆犹新,但是现实情况跟春运相仿,别无选择。

等过一周之后,观影那天匆忙坐进影院,还是那个蹩脚的靠前位置,还是那个充满基情的装B男声在不厌其烦地讲解华星如何如何牛逼,IMAX如何如何牛逼,IMAX 3D更加如何如何牛逼。

进场时,扫了一下在座的观众,好像看到了微软中国的老板还有几个买办,估计还有些不认得的头头脑脑,这些人平时应该很少看戏,《阿凡达》虽然在北京没见一个户外宣传广告和电视广告(不知魔都和其他城市是否如此),但是经过两周的舆论口碑相传,影响力之大,这里可见一斑。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

电影很快开始,影院灯光逐渐熄灭。这是华星IMAX厅经过数字改造后第一次光顾,片头的宣传片好像剪了。可能是本片全本3D的缘故,一开始就是数字点阵和图形的3D宣传片,立体感一般,没什么特别感触。

这里先声明一下,近几年的3D电影看过一些。从《哈利波特》IMAX 3D(片段),《闪电狗》,《ET大战外星人》等,都曾看过,除了浮现感,基本没太多印象,这IMAX的3D开场也差不多。但是,之后进入正片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福克斯公司的片头,LIGHTSTORM的标识,这个标识非常熟悉,《真实的谎言》看过N遍,福克斯的片头跟迪斯尼的几部3D片一样,有3D感,但是纵深度一般,属于那种浮雕式的。

-----------------------------------------华丽开始-----------------------------------------------------

——开场——
片子开始,第一句的对白中文字幕蹦出来了,当时,影院灯光还未完全熄灭,眼镜也才刚刚佩戴上,还没定神,但是这黄色的字体跳出来吸引我的主意。片子一开始就是对白,好像是太空舱的背景广播,等第二句、第三句……对白字幕逐渐出来,影院全黑了,发现连字幕都是跳出来的!!字体不是雅黑,好像是美黑,非常好看!!

第一个镜头好像是男主角杰克躺在冷冻仓内还是什么,记不大清楚了,因为要发配到4.5光年之外的星球,等待他们的是漫长之旅,所以每个人都必须进入冷冻仓冬眠。

镜头给了个纵深固定机位,杰克和他傍边的医生好像就站在我眼前,立体感非常突出,远景是其他冷冻仓,这些冷冻仓像核反应堆一样,整齐纵向排列,前后顺序分得清清楚楚!!这种立体感完全是包容式的,就好比我正坐在摄影机前,亲临场景观看演员表演一样!

这么强烈的立体感是以前从未体会到的!!跟之前的《哈利波特》、《闪电狗》这些完全是两回事!!

我听到了周围一些不远处的座位发出的零星“哇,是立体的诶”这种唏嘘惊叹,电影开场后的几分钟,影片的强烈立体效果就在观众群里引发了一阵不小的骚动,这应该就是所说的《阿凡达》一开场就HIGH的地方。


片子开场基本都是用闪回的方式讲述杰克继承他同胞哥哥的衣钵派遣到潘多拉星球的背景由来,在将军登场开会的那一幕,参会的士兵前后排次序都分得清清楚楚!立体纵深定位非常准确,非常富有冲击力。联系起一年多前看《哈利波特》IMAX的时候,片尾高潮决战部分的3D效果,那真的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当时带上眼镜基本上费了半天劲才找到有立体感的画面中几处场景,如药剂房里的码堆的水晶球,演员的画面基本还是平面,偶尔就像几张易拉宝一样被排放在前后不等的位置上,就跟那种立体贺卡差不多。

传统的3D犹如此老式立体贺卡,虽然深度错落有致,但是还是基于平面图层的,只不过是一层又一层的平面纵向叠加起来的效果。


之前看的3D影片的观影体验就好比小时候读书时喜爱的立体贺卡,打开贺卡,美丽的图画层叠跃出。但是这种立体是建立在各种不同图层的拼接上,也就是其实这种纵深度是断裂的错开的,而且,不同距离深度的图层本身还是纸片一张,还是平面的,只不过把原本可以放在一个平面的图层剪切出来,分层显示而已。
而《阿凡达》这个片子的3D效果很好的展现了这种纵深度的Z轴影像,当镜头给个人的脸部特写,你甚至可以看清他的头型曲面坡度,看清他眼窝、鼻梁的前后位置。

这种纵深感比较有前景的应用就是AV了,宅门不必再沉迷与女优的身材曲线,而是可以细细品味他们玲珑身体的曲面,这是多么惬意的情境啊!就好比很多童鞋戏谑片中穿白色紧身背心的丰满女英雄,你甚至能看清她那对奶子有多突!

——字幕——
另外,此片的字幕处理非常好,立体感定位非常明显,字体大小适中,位置也很照顾画面,为了避免遮挡重要的画面部分,字幕的位置是不固定的。
从字幕角度也可说明此片的3D效果非常之棒,当我的视线注意力焦点放在画面主角或者其他位置时,字幕是看不清的,因为纵向Z轴的定位不一样;同理,定睛看字幕内容的时候,画面其他主体部分就会发虚,字幕跟画面其他部分存在明显的景深关系!!

——清晰度——
华星是改造后的数码IMAX,这里就有个与电博的胶片版对比的说法。看过资料,改造后的华星是两台2K电影投影机,叠加成4K的画面尺寸,但是这个4K要除以二,因为各自分配到左右眼的画面,所以总体还是2K分辨率。跟70毫米胶片比起来,清晰度可能有差距。胶片等价的分辨率接近6K,而且胶片是叠影,不存在除以二的问题。另外胶片的通透度和颜色都要略微好过数字,所以可以理解为甚电博这么一票难求。

这是从网上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我没有去过电博,不知道胶片IMAX 3D是个什么境界,仅仅谈谈华星的清晰度。因为是3D的,而且因为卡梅隆主持SONY工程师的团队开发的专用3D拍摄设备,得益于此,《阿凡达》的3D效果出类拔萃,好的惊人!较之胶片投影,数字投影有个最大的好处:画面稳定!因为不存在机械运动,不需要对卡齿,画面100%稳定,所以画面的瑕疵,即因为分辨率偏低造成的微小色块,或者也叫原生马赛克,竟然与画面主体部分一样有了纵深立体感。就好比将军脸上写满沧桑的毛孔,跃然幕上。

整个片子观赏下来,竟然没有任何清晰度的问题,但是中途把眼镜摘下看到画面2D原貌的几次,看到了略微小的色块。毕竟2K的分辨率素材投影到5层楼高的银幕上,肯定存在明显的色斑,何况,我还坐在前几排。

很明显的例子,摘掉眼镜看字幕的时候,字幕的边缘是糊的,带上眼镜之后,字幕边缘锐利无比,层次分明,跟2D画面所谓的层次分明完全是两个世代的差距

看来,3D影像的一个很特别的好处是,能够有效转化因为色斑和分辨率低带来的画面模糊。这种转化基本可以抵消因为佩戴眼镜而造成的画面亮度和色彩饱和度的下降所造成观影损失!

那些讨厌的色斑都已经立体了,也就没那么讨厌了!!

——画幅——
由于之前的《变形金刚1、2》IMAX的前排经历,这次原本想避免坐在过于靠前的位置,但是市场行情不允许,这次又是前几排,还是那个快要半躺着的位置。没曾想影片开始戴上眼镜之后,画面刚好布满整个视野

3D的画面就好比一颗具有质量的星球,对宇宙时空能够引起曲面坍缩。画面在Z轴方向突立出来,所有X、Y轴也自然缩进了。这种感觉非常棒!

我还是建议,不管你否有条件看IMAX,尽量往前面做,当然不同的影院座位与银幕的水平位置不同,造成观影差异非常大。尤其是普通尺寸3D化后,银幕观测尺寸会偏小,造成一种从门洞里往外面看的错觉。

欣赏风景当然是立足窗前,所以还是推荐你观看《阿凡达》的时候尽量往前坐。

补充一句:如果你所在地没有IMAX,周围邻近城市也没有,那么选择3D吧,尽量坐前排,普通屏幕的3D坐在第一排应该最好,抛开画质不同,至少画幅上接近IMAX体验!!

——零碎——
影片3D立体感强烈另外一部分就是那些画面中细小的动态角色,包括远景结对飞行的鸟,纷飞的树叶、细小的飞虫等等立体感特别强! 很多时候,甚至比画面大部分主体立体层次都要强!

同时也因为立体的缘故,这些细小零碎的轮廓特别清晰。很多场景回过头来看2D 高清预告片时,就不那么明显。

[ 本帖最后由 国产宝宝 于 2010-1-22 17:19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我是龙珠饭,NA'VI人总会理解为那美克星人,潘多拉自然也就习惯性的记成那美克星了。



TOP

补充一句:如果你所在地没有IMAX,周围邻近城市也没有,那么选择3D吧,尽量坐前排,普通屏幕的3D坐在第一排应该最好,抛开画质不同,至少画幅上接近IMAX体验!!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