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求用方向盘玩gt赛车的技巧

不戴手套,正好可以从手这个角度来说问题

其实用方向盘,在做圈速的时候,转盘的速度是比较慢的,因为有反复修正圈速就完蛋了。

转动方向盘的诀窍在于准和顺。准是相对于手柄而言的,手柄的时候,大家会知道到哪里需要按键,方向盘等于更深入一些,你需要知道你在什么位置方向盘需要多少角度 —— 即除了方向还有程度的区别。顺是针对力反馈而言的,前轮产生转向力越来越大的过程中,方向盘的力返也会越来越大,所以转动方向盘的速率是由车辆特性决定的,你会先稍微用力一点,然后逐步加大转向角度保持手中的力反馈稳定的变化 —— 从旁人来看就是转方向盘转的很稳定和流畅。

用向盘的时候需要放松你的手,如果你觉的手上很用力就说明太紧张了一些。手柄自然没有大碍,但是用方向盘的时候手上握的太紧会让你的手腕变得僵硬,这就没法精确的控制车辆了,靠肩肘直接带动方向盘肯定会觉得非常别扭 …… 毕竟细微控制方向盘靠得是手腕。

不过无论如何,你跑多了习惯了自然就没问题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shame1982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3-7-20 23:26
  • shame1982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3-7-20 23:26
  • shame1982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3-7-20 23:26

TOP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13-7-20 22:33 发表
我觉得模拟器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以前用gtfp总觉得转舵的度数不对,后来用t500后就准多了。
不同物理算法,以及同样物理算法下不同的方向盘区别都会很大。

物理算法之间的差异在于轮胎回正力的算法差异,此外回正力是否考虑主销后倾等特性也是很微妙的地方。但是总体而言,这些都不影响手上对力返的感受 —— 当随着转向角度增加而力返不再增加或者甚至减弱的话,说明前轮的工作效率已经过了极限,徒增阻力了。

至于方向盘的区别,就更微妙了。因为驱动电机的力度不同,不同方向盘的伺服系统会使用不同的驱动方式来驱动方向盘的旋转。扭矩不够的方向盘,会选择对力反馈进行低通过滤。不然方向盘会不断摇晃。DFGT 这方向盘,为了解决力返的问题,甚至对本身产生的信号做过滤 —— 你猛艹方向盘的时候,车辆动作比你的输入要柔和。T500 默认的输入刷新率是 125Hz,通过刷新固件后上升到 500Hz。如果仔细去体会的话会发现即便是这样一个调整,也会影响到驾驶手感。

这事情说到玄学的时候,就和 FPS / RTS 电竞选手讨论鼠标一样,比较没有个什么统一说法了。个人的体验是习惯了 T500 之后,回头再用 DFGT,觉得脑子想的东西变多了 —— DFGT 需要预判角度,等力返来修正,而 T500 是直接输入过程中实时力返反馈前轮状态,但是 T500 没有齿轮感,有时候角度定位不如 DFGT 来的那么随意 …… bla bla bla



TOP

引用:
原帖由 shame1982 于 2013-7-21 09:24 发表
忘了说,我没有ps3的,暂时唰GT4,比较满足了,嘿嘿.
实在不行有空把3也拿出来感觉下.
GT3 不支持 900度,完全不行。 GT4 对 900度的支持相对于后代来说只能是一般般。所以基本上只能和你针对 GT4 就事论事了

GT4 用方向盘的话,你基本上还是可以保留一些手柄概念的。细腻的操控对车辆动态的影响没有后代那么大 —— 当然对圈速影响还是很大

回忆一下 GT4 里用手柄跑的时候,你可能会有既不是油门到底也不是刹车到底,但是刹车油门又有重叠的状况。玩方向盘的时候也请务必记得 —— 如果你踩着油门踩刹车,车辆比较会倾向转向不足 —— 油门抵消了部分刹车力,使得后轮的制动力比较小。

点刹不是啥值得夸耀的事情,趁早学习渐进的刹车技术 …… 能驾驭多少马力的车是有层次的,一般来说,先开前驱车,然后会喜欢开 300马力左右的赛车和四驱车,然后会适应开 500马力的赛车,然后才会比较适应 300马力的后驱车,最后才会觉得 500马力的后驱车比较有意思。在哪个阶段自己会比较有数,越级挑战自然挫折满满。


TOP

引用:
原帖由 OpEth 于 2013-7-21 23:04 发表

公司有个司机以前开赛车的,他说开赛车就是左脚刹车,只用右脚会来不及切换。。。。。
这种问题再拿出来讨论就比较班门弄斧了,TG 赛车牛人很多不妨问问大娘什么的。我个人的角度理解,采用什么方式操控赛车完全是看情况而定的。真实比赛中,耐久赛需要让赛车尽可能的减少意外损耗,驱动系统更是重中之重,自然会希望更小心的对待离合器,变速箱。但如果只是短程的冲刺赛,甚至派克峰爬山赛那样的比赛,零部件的寿命就不是问题,一切以最高性能为优先时你还管那么多干嘛?

最理想的赛车时冲过终点就散架 ——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如果跑完了比赛车辆还有余地,这就意味着车辆仍然可以更加轻量化,减少更多的保障设计。如果你的工程团队根据你的驾驶习惯,保证了你赛程中不会有故障,那就按你的习惯去开好了。

顺带吐槽 —— 日本的 BestMotoring DVD 现在停刊了,之前他们时很喜欢给车手拍脚部动作特写的。要说土屋之流为什么那么注意车辆的油门刹车离合控制?看看他们当年参加的 LeMans 赛车故障率就知道了,TS020 一直都是场上最快,但就是很难保证长距离顺利完赛,车手一个个都豁了命的保车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