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三个问号之后

昨天的帖子(次世代,中国造???)很得罪了一些人,也认识了一些人。我得到了我想知道的,当然也有人没看明白。我本意是求证细节,并非要否认中国本土团队在次世代中的贡献和能力。这件事情前前后后,反应出国内外游戏业的很多有趣侧面。

我还是那句话:相信关心游戏、关心游戏制造、关心游戏产业和媒体的人,不难从这件事情里看到积极的意义。我不敢说这事是孽镜台,能照出前因后果,至少每个人,包括论坛游客都能在这事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已经锁掉的那贴如果有什么得罪的话还望各位海涵。附上一段锁贴之后和某人的对话,算是给这件多少有点莫名的事情一个清白的结局,也给没看明白的TG众一个交代。或者,算是对平媒访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透露的一些内幕的补充。

很庆幸是在TG发的原贴,没有到某些论坛去发……


■ A = 我
■ B = 上海育碧某人。杂志采访五人之一
(msn对话摘要。闲聊/敏感部分已删除)


A:在?

B:在,刚打完WOW……
对了,你的帖子里面说到的美国人嘲笑那块我没怎么看明白

A:其实也不复杂
前一阵不知道是上海育碧的人还是网络上的小白,在sky那边猛吹sc4完全是上海做的,捧的比较夸张
结果不知道怎么传到老美耳朵里了
弄成了英文的东西放在我朋友桌上恶心他,包括那句很伤人的话
弄得他很难堪

B:嗯……明白了

A:我想知道的就是上海育碧在这个项目上究竟有多少发言权。
这种中外合作项目困难肯定很多

B:SKY那边的确是有点一边倒的加油呐喊的样子……有点过了
其实SC4和SC2差不多,一开始就定好的上海做单人,法国ANNCEY那里做多人
这两块之间没有什么关系的,资源都不一样,没有需要分享的,最后整合在一个游戏盘里面……
嗯,sc4的单人部分,我只能说单人部分,上海这里做的,参与的洋人很多,但是国人肯定是人数上占多数的
制作的过程其实很不顺利的,最先的producer是潘多拉的那个时候的一个法国人
然后中途换成yps
最后又来了个abc
就是credits里面的senior producer,最上面的那个

A:换得这么勤啊

B:你想,一个两年半的项目,producer这样子换法,一定是出了状况的

A:唉……国外媒体的报道只有外国人;中国媒体的报道只有中国人……都有问题,都容易偏激的

B:是啊
团队里面,有几个是从法国/加拿大来的洋人,是真正的有经验有技术的人
还有很多洋人,是上海这里招的人
前面那种是真正的骨干,人不多,就几个。后面那种,花大钱请来的,其实有些绝对不如国人能用,但是价格还贵
但是洋人胜在能说,和上面的法国人也更容易沟通
于是最后项目里面的洋人数量看上去也不少
我公道的说一句,一部分洋人真得很强,有经验,但是另一部分完全不如国人

A:嗯,有很多不平衡因素。这个上次chinajoy期间外国网站调查上海外包业的文就看到,
说中国顶级游戏从业人员的income也平均只是老外的十分之一左右

B:是的
洋人进来,工资就很高,还要管他们的租的公寓,上下班打的,吃饭……成本很高的你来个
有本事的也就算了,要是也就是普通国人水平的,大家私下里都会不平衡,更不要说水平还不如的

A:我就是想知道其中实情。我相信ubi shanghai这么多年,虽然外面一直说水深啦,人不断地
来来去去啦,但肯定是会留下实力的本土人才的。老外也不见得个个都神,只是现在整个产业的结构,
导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B: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

A:而且毕竟是合作项目,你们上面毕竟是老外,难免

B:对的,怎么说这也是个法国公司
总不可能全部都是中国人的
更何况一个欧美游戏,在欧美的宣传的时候,不可能宣传中国人的制作作为卖点的……
相反在中国,媒体就会从这里去宣传,吸引眼球就很好
…………

------------------------------------------------------
over

[ 本帖最后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6-11-24 03:22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