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分析PS3首发,SONY的战略雄心--我的征途是星之大海

呀呀。。。S饭也不要太夸张了把。。。

收音机,电视机,录像机,软驱,CD都是SONY发明的??


TOP

广播收音

1902年   美国人巴纳特.史特波斐德在肯塔基州穆雷市进行了第一次无线电广播。他于1886年便开始研究,经过十几年不懈努力,终于此次在穆雷广场放好话筒,让儿子在话筒前说话,吹奏口琴,他在附近的树林昊放置了5台矿石收音机,试验获得了成功。之后又在费城进行了广播,并获得了专利权。现在,州立穆雷大学仍树有“无线电广播之父”的纪念碑。

1906年12月24日   美国哈佛大学费森顿用调制的无线电波发送音乐和讲话进行广播试验在大西洋上可以用矿石收音机听到。

1921年   美国费里斯特、阿姆斯特朗与费森顿分别发明了再生式、外差式与超外差式电路,为现代接收机奠定了重要基础。  
1920年   美国在底特律、旧金山和兹堡开始了商业无线电广播。

1921年   美国和欧洲的无线电业余爱好者最先进行短波无线电广播。  
1925年   美国惠勒发明真空二板管青量自动控制电路。  
1927年   美国布莱克发明反馈电路,5年后普遍应用于收音机。  
1933年   阿姆斯特朗发明宽带调频原理,首次进行调频制广播。  
1935年   收音机上开始出现阴极射线调谐指示器——电眼。  
1941年   美陆军开始装备和应用军用步话机。  
1952年   英国巴克桑达尔发明收音机的负反馈音调控制电路。  
1954年   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晶体声收音机。
五十年代末   美国工程师赖纳德.康最先研制出立体声广播系统。  
1960年   蒙特利尔广播站首次应用赖纳德.康的系统进行立体声广播。  
七十年代   多波段收音机开始流行于市场。如10波段以上的收音机顺频率范围宽,收听短波效果好,深受消费者的偏爱。  
八十年代   电调谐音机开始大行其道。机械式调诣容易造成频率飘移,信号干扰,而电调诣收音机可锁定20个中、 短波频率,大大提高收音的真切度。  
八十年代中期   微处理器进入收音机,形成电脑全自动化。这款新潮收音机普遍带有液晶数字化频率的显示电脑控制,只需7秒钟就可以完成全频率的搜索选台。在整个搜索过程中,电脑会把该电台频率所对应的分频数码送入随机的存储器中,一旦发现某一频率有电台播音时,就会自动锁住,使收音机进入收音状态。
八十年代末   荷兰菲利浦公司研制出一只图钉大小的硅芯片调频收音机,它包含了除输入天线和扬声器外的收音机的全部电路元件。这种微型收音机可以装在怀表、打火机、眼镜、钢笔以及其它随身携带的用品中,可满足人们快节奏地接收信息量的需要。  
九十年代初   美国庄逊电子公司研制成功一种永久电源收音机,只要在收音机顶端的圆孔内注入少量盐水,便可继续收听使用,电池寿命为1万小时,特殊情况也可用啤酒、苏打水 、天然水等液体来代替盐水。因此,这种收音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必提心缺乏电源供应。  
1995年4月   香港推出全球最小的FM收音机,体积为1.5×0.5×0.25英寸,可挂在耳背收听重少于1/4盎司,与一元硬币一般轻。  
挂在耳背的迷你收音机:   本地公司1995年4月推出其声称为全球最小的FM收音机,体积为1.5×0.5×0.25英寸,可挂在耳背收听。重量少于1/4盎司,与一元硬币一般轻。该机附有一个耳夹,可挂在耳背,方便跪步及骑单车时使用,尤其适用于户外活动。 ——该收间机是由美国一种新的专利合成电路技术制成,利用两粒锂电池(扁平电池,非笔芯电池)运作,又配备标准及加强天线,以使接收清晰,还备有按扭选台、音量调校掣及耳夹。  



~~~~~~~~~~~~

请问SONY在那里?

[ 本帖最后由 霏菲飞 于 2006-10-18 02:14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ROCKY 发贴积分 +1 转贴也要有水准~~~ 2006-10-18 11:38

TOP

电 视


1883年圣诞节
  德国电气工程师尼普柯夫用他发明的“尼普柯夫圆盘”使用机械扫描方法,作了首次发射图像的实验。每幅画面有24行线,且图像相当模糊。

1908年
  英国肯培尔.斯文顿、俄国罗申克无提出电子扫描原理,奠定了近代电技术的理论基础。

1923年
  美籍苏联人兹瓦里金发明静电积贮式摄像管。年发明电子扫书描式显像管,这是近代电视摄像术的先驱。

1925年
  英国约翰.洛奇.贝尔德,根据“尼普科夫圆盘”进行了新的研究工作,发明机械扫描式电视摄像机和接收机。当时画面分辨率仅30行线,扫描器每秒只能5次扫过扫描区,画面本身仅2英寸高,一英寸宽。在伦敦一家大商店向公众作了表演。

1926年
  贝尔德向英国报界作了一次播发和接收电视的表演。

1927——1929年
  贝尔德通过电话电缆首次进行机电式电视试播;首次短波电视试验;英国广播公司开始长期连续播发电视节目。

1930年
  实现电视图像和声音同时发播。

1931年
  首次把影片搬上电视银幕。 ——人们在伦敦通过电视欣赏了英国著名的地方赛马会实况转播。 ——美国发明了每秒种可以映出25幅图像的电子管电视装置。

1936年
  英国广播公司采用贝尔德机电式电视广播,第一次播出了具有较高清晰度,步入实用阶段的电视图像。

1939年
  美国无线电公司开始播送全电子式电视。瑞士菲普发明第一台黑白电视投影机 。

1940年
  美国古尔马研制出机电式彩色电视系统。

1949年12月17日
  开通使用第一条敷设在英国伦敦与苏登.可尔菲尔特之间的电视电缆。。

1951年
  美国H.洛发明三枪荫罩式彩色显像管,洛伦期发明单枪式彩色显像管。

1954年
  美国得克萨期仪器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全晶体管电视接收机。

1966年
  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出集成电路电视机。3年后又生产出具有电子调诣装置的彩色电视接收机。

1972年
  日本研制出彩色电视投影机。

1973年
  数字技术用于电视广播,实验证明数字电视可用于卫星通信。

1976年
  英国完成“电视文库”系统的研究,用户可以直接用电视机检查新闻,书报或杂志。

1977年
  英国研制出第一批携带式电视机。

1979年
  世上第一个“有线电视”在伦敦开通。它是英国邮政局发明的。它能将计算机里的信息通过普通电话线传送出去并显示在用户电视机屏幕上。   

1981年
  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出袖珍黑白电视机,液晶屏幕仅2.5英寸,由电池供电。

1984年
  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宇宙电视”。该系统的画面宽3.6米,高4.62米,相当于210英寸,可放置在大型卡车上,在大街和广场等需要的地方播放。系统中采用了松下独家研制的“高辉度彩色发光管”,即使是白天,在室外也能得到色彩鲜艳,明亮的图像。

1985年3月17日
  在日本举行的筑波科学万国博览会上,索尼公司建造的超大屏幕彩色电视墙亮相。它位于中央广场上,长40米、高25米,面积达1000平方米,整个建筑有14层楼房那么高。相当一台1857英寸彩电。超大屏幕由36块大型发光屏组成,每块重1吨,厚1.8米 4行9作品共有45万个彩色发光元件。通过其顶部安装的摄像机,可以随时显示会场上的各种活动,并播放索尼公司的各种广告性录像。

1985年
  英国电信公司(BT)推出综合数字通信网络。它向用户提供话音、快速传送图表 、传真、慢扫描电视终端等。

1991年11月25日
  日本索尼公司的高清晰度电视开始试播:其扫描线为1125条,比目前的525条多出一倍,图像质量提高了100%;画面纵横比改传统的9:12为9:16,增强了观赏者的现场感;平机视角从10度扩展到30度,映图更有深度感;电视面像“画素”从28万个增加 为127万个单位面积画面的信息量一举提高了近4倍……因此,观看高清晰度电视的距离不是过去屏高的7倍而是3倍,且伴音逼真,采用4声道高保真立体声,富有感染力。

1995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出超微型彩色电视接收机(即手掌式彩电),只有手掌一样大小 ,重量为280克。具有扬声器,也有耳机插孔,液晶显示屏约5.5厘米,画面看来虽小,但图像清晰,其最明显的特点是:以人的身体作天线来取得收视效果,看电视时将两根引线套在脖子上,就能取得室外天线般的效果。

1996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向市场“壁挂”式电视:其长度60厘米、宽38厘米,而厚度只有3.7厘米,重量仅1.7千克,犹如一幅壁画。

我国在1958年9月2日
  开始播送黑白电视,并建立了相应的电视工业。

1973年
  开始试播彩色电视。

~~~~~~~~~~~~~


请问SONY出现在第几行

[ 本帖最后由 霏菲飞 于 2006-10-18 02:17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