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sony把电视拆成子公司有啥意义?

引用:
原帖由 学远凸 于 2014-2-6 20:30 发表
中高端面板全被棒子垄断,日系平板离死不远
日系面板如果指的是日产面板,不好意思,早就死了:D


TOP

引用:
原帖由 lijgame 于 2014-2-6 20:4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exus

便宜耐用才是王道,日本汽车就是靠这个发家的,结果电器业忘了这点
便宜耐用是相对当年那些欧美大厂而言

日系干掉了欧美系,然后被更便宜的棒子湾湾系干掉



TOP

引用:
原帖由 学远凸 于 2014-2-6 20:30 发表
中高端面板全被棒子垄断,日系平板离死不远
棒子还真没出过啥中高端面板……
而且单凭液晶面板来定最终产品论好坏,这在前几年就已经是老黄历了……

液晶品质效果的好坏不光只有面板,它还包括重要的驱动设计,引擎,电路设计,背光源控制等等,后面这些几乎都是棒系的短板……
所以棒系品牌做不出EIZO那样的高端货,也做不出SONY那样的BVM和PVM,要知道这些市场的利润是非常高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2-6 22:27 发表

我觉得LG的电视综合来看不错。LG的手机最大的亮点也是屏幕。
LG用群狼战术干掉日系那几家高端面板制造商后的确可以看做这个星球上能做出最好液晶面板的厂商了:D

TOP

引用:
原帖由 hudihutian 于 2014-2-6 22:3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其实专业产品什么校色什么衰减什么稳定,都是产品层面,棒子肯花钱不是做不到

问题是门槛,是使用习惯,是人家和工作室的长期配合这些东西,后来的就是进不了门,入门的代价太高 ...
其实三星比肩EIZO级别的产品一直都有,可以追溯到06,07年那时候的XL(XL20,XL24,XL30)系列,你可以去搜索一下图片,外观完全就是山寨EIZO CG系列有木有,连那个骚气的遮光罩也给标配了,参数各种高大上,官方各种吹得天花乱坠,分分钟秒杀EIZO的感觉,售价也向CG系列看齐,不过下场嘛就……且不说是否达到那个指标了,BUG都各种多
三星最近几代的“EIZO”级别产品S27B97xD就要老实多了,和普通的消费级显示器没啥区别,也是参数各种高大上,官方各种吹得天花乱坠,售价是便宜了不少能在万元左右,不过存在感也是很低很低,不和你说估计你都不知道吧。

三星这种举国体制下的产物的确是不差钱……
那么结合你的言论,我是不是可以认为是三星的态度出了问题?他是不太把这个市场当回事咯:D

[ 本帖最后由 Zico2003 于 2014-2-6 23:4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udihutian 于 2014-2-6 23:4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三星学鬼子,为啥能赢鬼子

我看来就是三星有本事“造烂货”

用合适的成本造出LU一见就痴迷的东西,这是本事啊

专业级产品,这种本事就不值一钱了,三星不靠这个,凭啥打败 ...
5个字就能概括了,劣币驱良币

TOP

引用:
原帖由 hudihutian 于 2014-2-7 00:2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对消费级市场,棒子货不劣

说棒子货劣,说实话有点自欺欺人了

bravia比棒子货能好多少,松下的等离子那质量,还有资格叫日货么
05~11年,SONY和三星合资办的面板厂,大家用的都是同一条生产线上的液晶面板,SONY的显示效果的确优于三星,抛开驱动设计,引擎,电路设计,背光源控制这些不谈,单单xvYCC这个SONY的独家技术就已经完胜三星了……

松下等离子质量怎么了?怎么不能叫日货了?!
如果只有松下一家生产销售等离子,它质量烂,那么你说它不能算是日货还情有可原,但现实不是这样的吧,TG上用等离子玩游戏机的不在少数吧,难道他们都不如你?
更何况几乎所有的液晶厂商都有生产销售过等离子电视,其中就包括三星和索尼,三星等离子退市比先锋还晚你怎么解释?难道厂商也不如你?

拜托喷之前先思考下好不

TOP

引用:
原帖由 hudihutian 于 2014-2-7 00:4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光是tg上,松下等离子出亮线的帖子都不止一个了网上反应批量性亮线的帖子铺天盖地

亮线哎兄弟,对电视机而言,是决定性的无可挽回的恶劣故障

别的东西不谈,就电视机,日系, ...
喷了原来你还那么纠结日货质量?起码我很早很早就不纠结这种事情了,谁规定日货不能出问题了,日本制造又如何?

亮线算毛线问题,日系车在美国出问题还有人挂了哎兄弟,对汽车而言,是决定性的无可挽回的恶劣故障
日货大规模质量问题召回都几十年上百次了好么……

棒货湾湾货召回那就更不谈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lijgame 于 2014-2-7 00:59 发表

233,完全不同意

全世界的消费者又不是傻子
买的没有卖的精懂不懂?商人眼里绝大部分消费者都是好忽悠的都是傻子,你换位思考下,感受下是不是这个道理?

TOP

七十八十年代日本崛起,战胜欧美系,QC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光靠QC提高良率还远远不够,关键还是靠的价格战,那时候日本人工便宜,就如前几年的大陆,你去看看当年对比INTEL,日立的同规格存储器是有多便宜的存在,INTEL当时看到报价都吓死了,没多久就转型做微处理器了。还有钢琴的琴键,欧美人直肠子都是用象牙的,日系某厂第一个开始用塑料,价格成倍的便宜下来了……这种价格战弄死欧美系的例子没上万也上千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udihutian 于 2014-2-7 01:1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日本制造因何崛起?

无他,戴明的质量管理理论

或者说,日本家电当初打败汤普迅,后来打败飞利浦,最根本的就是质量管理做得好

高指标固然也是优点,但是现实很明白,日系 ...
很久以前日本制造靠QC崛起和现阶段日货不会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没有半毛钱关系,MOTO还第一个做手机呢不是一样玩完?!

QC真做的好,SONY会召回上千万块电池?还不如召回上万台冰箱的三星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lijgame 于 2014-2-7 01:3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韩国走的就是日本当年走的那条路,保证一定质量的情况下尽量降低价格,提高外观设计。
我可不觉得这是劣币驱逐良币,这是当某项技术普及后的必然市场选择
德国人发明——美国人产品化——英国人投资——法国人名牌化——意大利人设计包装——日本人成功使其高性能或小型化——中国人大量生产——韩国人说全都是他们的:D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