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17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好吧,真正的大作有哪个是跨平台的?

引用:
原帖由 ttsyyh 于 2007-4-30 18:19 发表
我说的都是顶级大作,你给我说几个跨平台的第三方顶级大作先

神,希望你能理解我贴中内涵的精华……
QUAKE、UT、COD……


TOP

居然忘了DOOM……该死啊该死……



TOP

引用:
原帖由 ttsyyh 于 2007-4-30 18:23 发表
分裂细胞、波斯王子、VF5、DOOM、刀魂2都是“真正的大作”,我服了
DOOM和SC2不算大作?

期待南饭来战你


TOP

引用:
原帖由 代号snake 于 2007-4-30 18:24 发表
HELO有WIN版本地。
这么说的话,还有山口山、大菠萝、WC3和星际……BLZ便素那横跨Win和Mac平台的墙头草啊!

TOP

毀滅戰士(DOOM[1])是id Software於1993年10月8日,在DOS系統下推出的一款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這個系列的核心製作者是約翰·卡馬克(John Carmack)和約翰·羅梅洛(John Romero)。
這個遊戲的先鋒性地位被廣泛的同意,它使用了包圍遊戲角色的3D環境繪圖、多人遊戲支援,並且能讓玩家自由創建擴展遊戲內容的WAD架構。在當時,毀滅戰士利用共享軟體的方式傳播,在兩年內達成約一千萬次的下載,使遊戲的模式通俗化,並且產生了一股遊戲的次文化;由於它對遊戲工業的衝擊之大,在90年代中期以後激增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通常被稱為「類DOOM(Doom-like)」遊戲。它的圖形化及互動化的血腥暴力[2],在遊戲的世界外也曾引起爭論。根據GameSpy,毀滅戰士被遊戲工業的內部人士選舉為「不朽的遊戲第一名[3]」。
毀滅戰士的成功稍後由毀滅戰士二代和數個資料片延續了,這些資料片包括The Ultimate Doom和Master Levels for Doom II和Final Doom。雖然當初毀滅戰士專為DOS系統而設計的,但稍後這些遊戲被移植至不同平臺上,包括九種不同的掌上遊戲機。然而這一系列的遊戲在90年代後期逐漸失去吸引力,主要的原因是毀滅戰士的遊戲引擎在此時已經顯得過時,不過喜好者們仍然針對毀滅戰士的不同方面做出貢獻,例如持續製作WAD擴充包、製作快速過關影片、以及更改毀滅戰士原始碼的工作。而此一系列遊戲又在2004年毀滅戰士三代的釋出吸引的大眾的注意力,三代採用一代相同的故事,不過使用了全新的科技,所改編而成的電影並且在2005年上映。
以下文章說明的是這一系列遊戲的毀滅戰士一代。

========快乐的分割线==========

注意哦,是里程碑哦

TOP

引用:
原帖由 代号snake 于 2007-4-30 18:30 发表

我就说说事实嘛。再说了你告诉我跨平台含义?
难道是除了操作系统,游戏机互相移植就叫跨平台么。
俩操作系统也和游戏机混为一起说。
我记得出星际、大菠萝、WC3的时候,Mac机还不能装Windows吧……为何不能看成跨平台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ttsyyh 于 2007-4-30 18:33 发表



原来只有热爱肌肉男和眩晕+呕吐的人才算真懂游戏
什么什么来着……鉴定完毕……

TOP

引用:
原帖由 代号snake 于 2007-4-30 18:34 发表

当年大菠萝还有PS版呢,我最早玩过的。后来转到PC上。星际也有
魔兽争霸说实话我还真不知道有没有MAC版。
恩……我就在Mac上玩WC3的……还是Universal的……所以我觉得能算跨平台吧

TOP

想當然耳,毀滅戰士一開始的成功讓id又著手進行續集的開發工作:毀滅戰士II(1994)。以及基礎於同樣遊戲引擎的一連串資料片和擴充包:The Ultimate Doom(1995)、Final Doom(1996)、還有Doom 64(1997)。毀滅戰士如此炙手可熱,以至於人們認為在所有的平臺上都應該要有這個遊戲可玩。最終毀滅戰士被發行在下列的系統上:DOS、Windows、QNX、Irix、NEXTSTEP、Linux、蘋果麥金塔、超級任天堂、世嘉32X、新力Play Station、GBA、RiscOS、Atari Jaguar、Sega Saturn、任天堂64、Tapwave Zodiac和3DO,Xbox則發行了系列作的第三代:毀滅戰士3。毀滅戰士的銷售量未知,可以確定的是應該超過四百萬份拷貝[11]。單單毀滅戰士II便有一百萬美元的獲利。

毀滅戰士被廣泛的認為是遊戲史上最重要的數個遊戲之一。GameSpy在2001年7月舉辦過一次選舉,而毀滅戰士被百位遊戲設計者和新聞工作者選為「all-time遊戲第一名」[15],而影響力巨大的遊戲雜誌PC Gamer,在他們十週年主題上,稱頌毀滅戰士是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遊戲。

TOP

引用:
原帖由 ttsyyh 于 2007-4-30 18:43 发表
好吧,DOOM算一个,HALO也算一个,大菠萝、WC3和星际也算,继续讨论
那研究下去的话,LZ你会发现80%在历史上有着极重要地位的游戏都是跨平台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调和 于 2007-4-30 18:44 发表
sf2 :D
SF2,见一次膜拜一次……

街头霸王2(Street Fighter II),台译快打旋风2,是日本CAPCOM公司的一套广受欢迎的格斗游戏,于1991年推出。其游戏中的人物以上集的隆(Ryu)和肯(Ken)为主角,而反派则是维加(日版:Vega,美版及欧版:M.Bison)。游戏中的角色来自不同的国度,有独特的必杀技,有完整防御和进攻系统。
时至今日,街头霸王2常常被列入游戏史上最伟大的电子游戏之一。它广泛地被认为是格斗游戏的先驱,并仍然被很多纯粹主义者认为是该类作品当中最优秀的例子,因它更注重操纵性及可玩性,而不依靠图像和动画。特别是其操纵系统,其后的游戏常常模仿它的系统,包括其他CAPCOM的格斗游戏。
空手道和初代的街头霸王,这两款于街头霸王2之前发行的单对单格斗游戏,已经逐渐为人淡忘。
游戏中的8个角色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度,玩家可以选择其一,并与分布全球的所有角色一一对战。当所有的角色被打败后,四个Boss将会逐一挑战,最终Boss为维加。 四个Boss名字在海外版和日本版不一样的。(例如:拳手M.拜森因为名字读音近似当时著名拳手泰森,CAPCOM为免游戏因此犯下肖像权,故此易名为巴洛克。)

[ 本帖最后由 上海恐龙 于 2007-4-30 18:4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adamth 于 2007-4-30 18:53 发表
归根到底,还是接触的游戏面比较狭隘,信息不对称所造成

太急躁了,要稳
Diablo3出来之日,便是地狱血洗全球之时,可惜LZ还不识此中乐趣

[ 本帖最后由 上海恐龙 于 2007-4-30 18:5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ttsyyh 于 2007-4-30 18:54 发表



这么说我应该把题目改成“真正的家用机大作”
其实这样也不严谨,应该改成“发源于家用机上的大作”

但是欧美厂商基本上都是“不跨平台会死星人”……难道LZ你想说欧美无大作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要看我 于 2007-4-30 18:55 发表
老头4难道也不算大作?
老头四不算大作……而是空前大作

呼唤对老头最有爱的(前)R版出来喊口号

TOP

这帖子太没悬念了……锁了吧……

TOP

 17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