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我认为的主流机种应具备的条件

对,哪能存在这样的厂商?!水神公开神口说没有,天下就得没有!


TOP

我说的非常简单,在360和WII之间,中小厂商开发WII游戏的门槛更低,而这将可能保障WII有充足的小作补充。

你不想明白我又能怎样?

恩,WII上的小厂游戏会很快增多。发售表上写的都很清楚。谢谢



TOP

引用:
原帖由 liuyicheng 于 2007-6-19 11:48 AM 发表
少在这里绕圈子。什么明白两者关系。是任天堂的主机厉害,让中小厂商都成了大公司,还是什么?

赚钱的小公司除了被收购和发展成大企业外还有其他的路?一直作赚钱的小公司?可能吗??

依靠WII苟延残喘和 ...
谁跟你绕圈子?你自己都不明白别人说什么意思别人让你看明白委屈你么?

销售游戏主机,就好像是在跑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爆发力和持久力都是需要进行强化训练的。爆发力可以确保运动员在起跑阶段和最后冲刺时占据较明显的优势,而持久力则能确保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优势。大作对于游戏机的刺激作用,恰恰相当于运动员的冲刺爆发力,通过一种华丽的营销取得井喷的心理冲击;而中小作虽然没有大作的冲击力,但其数量上的优势却可以填补大作缺失时期用户对作品的需求,使一台主机在一般用户心中有持久性的价值。进入ps2时代以来,大作主义泛滥,但实际上相助ps2取得成功的,仍然是大作余威后层出不穷的中小作品。xb和gc的主机,在大作数量和质量上未必低于ps3,但正是由于缺乏广泛中小作的支撑,使其无法在一般有意进行“永久性消费”(相对而言一个时代买一台主机就足够)的用户中获得广泛认同。大作的作用很重要,但中小作品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任天堂主机厉害不厉害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任天堂本代主机销售强势且进入的门槛低。OK?

这个和小公司的地位有什么关系?他能发展成大公司为什么要选择被兼并?

是不是苟延残喘和一台主机需不需要小作又有什么关系?小公司发展的好,游戏主机就不需要小作维持了?


TOP

水神公还是先说说什么叫天经地义,什么叫哗众取宠吧

TOP

跟这种观点的人一般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原来小作的意义是D版。

原来钱不是风刮来的,小作就没有存在价值。

原来卖得不多就可以否定小作对主机销量的维持作用。

原来没有任何根据就能说WII的门槛“绝对”不低(又见绝对!)

“游戏主机从来不需要小作维持。”我可以理解为这是你的最终观点么?我想知道N64是如何败北的。

而且我终于证明了一件事,你的确没有看顶楼文章,这篇文是我顶楼文章的节选。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水 于 2007-6-19 12:06 PM 发表
天经地义,哗众取宠也有错别字么?别又让我查1949年以前的文献,亏你还给杂志撰稿,真担心你误人子弟:D :D
当然,用来修饰生产出荷和销量真是正确无比。

TOP

引用:
原帖由 liuyicheng 于 2007-6-19 12:05 PM 发表
你这个问题和“究竟是小造纸厂还是大集团促成了制纸行业的繁荣”一样可笑。
那你说造纸业繁荣的标志该是什么。是大集团又多了一个造纸的业务,还是小厂商们纷纷选择去造纸?

TOP

米国很风光?

跟谁比?

去看看两者在米国的销量图和销量曲线

[ 本帖最后由 马甲雷 于 2007-6-19 12:2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liuyicheng 于 2007-6-19 12:19 PM 发表

全国上下数十万的小造纸厂小煤窑小铁厂小化工厂,他们促成了我国造纸煤炭钢铁化工行业的繁荣?
总比某个大厂又增加了一个造纸或煤窑或钢铁或化工的业务更说明问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liuyicheng 于 2007-6-19 12:21 PM 发表
跟一个只绕圈子从不正面回答问题的人辩论,我真是有病。

放着好好的中文不用,非要什么“米国米国”,还大言不惭地说别人汉语不过关。
怎么要你去看看PS和N64的发售曲线图又踩到您后边了?

TOP

我历史考试合不合格与小厂作品有没有维持主机销量平稳之功效一点关系也没有。

请问你到底看没看懂我原文的本意?

TOP

销量小就意味着生存不了,这又是只有某饭才有的逻辑——他们平常看大作都看惯了。

人家扩不扩张和人家现在打算依靠什么而生存的概念又混到一起去了……真佩服!

我说的“冲击”是对这些大厂的?您不仅没看清楚顶楼,连回帖都没看清呀。

TOP

原来投靠任天堂靠的是“关系”,日本人真腐败!都该被双规!

以后MS可以建立一个机构,叫做廉政公署。

我今天真是长见识,居然看到这么定义参入的高人。原来不靠关系都能进入的门槛逼迫着人们必须要靠关系去投靠门槛高的N,这真是……

人家厂商用什么方式来赚钱还必须跟你商量,得按照你给划定的圈子才能赚钱。这是哪家道理?

WII没有要求厂商们“必须会开发某种类型的游戏才能进入我这个门槛”,和MS“必须知道如何利用网络来赚钱才能到我这里来开发”比起来,原来是前者门槛比较高。恩

另外,怎么不说说N64 VS PS(米国)怎么个风光法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水 于 2007-6-19 12:57 PM 发表

当然,硬件厂商公布的都是出荷啊!哪有例外?!:D
恩,SONY自己报表里的“卖上”,“贩售量”大概是天下人又眼花了一次。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水 于 2007-6-19 01:03 PM 发表

任天堂公布的“销量”可也着实让你在S1彻底SBL一回!:D :D
S1所有提到过这件事的人,谁认为***L而不是水神公您SBL的,请站出来我看看。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