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象MH3这样移籍的大作将会越来越多”……咩?

就像当年capcom力推的是mh,结果成就的却是mhp系列一样,如果正传不如副传受欢迎,那么最多把两个东西的地位换一下,万事ok了。

如果有一天ff的正传卖不过水晶的副传,那么水晶就变成正传,原先的正传变成副传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8-5-8 04:25 PM 发表

结果还是在ps系上出ff13正传
恩,这个出得可真是难产啊,2005年底就在初宣传,2008年连个发售日都定不了。看看七代十代这些同样是在新旧交替时期出品的作品哪一个这么难产过?



TOP

引用:
原帖由 鲜奶杯的马甲 于 2008-5-8 04:28 PM 发表


這一天可夠你等的~~~
我们有的是时间:D


TOP

当然,因为ff7原本是作为sfc的光碟游戏存在的。

不错,我们的确承认sq这个公司很有些性情,好恶完全表现出来。也有些宁折不弯的骨头。

不过现在的这个公司不叫sq,而叫se,enix的大股东们掌握着公司开发项目的财政大权。而enix可没有这些性情啊,人家原本公布在n64上的约柜2就可以大摇大摆转为ps作品。那是很利索,很雷厉风行的。

想做英雄的结果,要么风光无两,要么万劫不复。square很想这么干,可enix绝对不会这么干。懂了吗?

现在没有说话,只是因为目前公司的财政状况还能支持,还能让某些人任性一下,等到不能支持的时候,一纸严令“不移籍走人”,你看谁撑得住。

TOP

现在很难说。想想2004~05那两年,se月出游戏的数量是多少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鲜奶杯的马甲 于 2008-5-8 05:03 PM 发表


那么多DQ可以復刻,還有重頭戲DQ9,夠撐很久很久了~~~
最多只能撑过本年。而且这些钱大多是要被股东分红的,真正能算在se本身的并不多。

以往enix之所以能开张吃三年,是因为它把开发业务交给外部小组,付给较低的开发费用,赚了大钱则属于公司(实际上enix本部是没有游戏部门的,只是掌握着几个重头制作人)和股东,所以撑得久,但现在se本部那么多开发小组成员要养家糊口等着吃饭(se本部员工的工资和外包小组的成员绝不可能水平一样),dq9还要付给l5小组一大笔钱,还要分红经营,这些钱就不够用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鲜奶杯的马甲 于 2008-5-8 05:12 PM 发表


ENIX本身就缺乏技術人員,所以才看中了S的資源~~~

所以投鼠忌器,不被逼到份上,是不可能說你不做就走人這樣的話的~~~
松野泰己牛叉不牛叉?

一样……

“你不照我说的办,那就走人吧!”

人家连松野泰己都不放在眼里,野村哲也和鸟山求算老几?

TOP

加藤正人不也一样?人家可不是票房毒药吧?

TOP

你不要说的那么明显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鲜奶杯的马甲 于 2008-5-8 05:23 PM 发表


這個過氣已久~~~:D
过气不过气人家也不鸟你。

北濑也属于过气的,但人家听话,所以人家当头了。

野村是sq的旧势力,enix不好控制。所以正在找由头。

如果这次ff13失败,旧sq的势力会变得很被动。

TOP

引用:
原帖由 鲜奶杯的马甲 于 2008-5-8 05:33 PM 发表


難道人家鳥你啊?

所以你才對FF13跑到WII上這么有信心~~~
人家不会鸟我的:D

但人家不会不鸟前途和钱途的。

se高层自己也清楚,ff之所以还有这么多人关注,完全是“它的登陆能确保一台主机在当世代获胜”的光环,正因为到现在为止这个光环依旧闪亮,所以才引得三方硬件商争相拉拢他们。令他们左右收成,惬意无比。

而如果他最后站错队,把正传出到一个非主流的主机上,就等于当众戳穿了“有ff正传必然成功”的神话,自毁了自己手中唯一的这块可以在每一次次世代初期就可以和硬件商讨价还价的筹码(dq是专门用来做收割机的,所以不算)。到那时,三方硬件商们还会那么积极争取ff正传的支持吗?

相对于某些制作人更看重游戏本身的炫耀度带给他们个人名誉的提升效果,公司经营层更看重的是这个牌子在商业伙伴眼中的利润含金量。这才是真正的长远考虑。因为再眩目的游戏,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失色,有一块金字的招牌,却可以几代人都吃用不尽,两者相比,我想很多se高层心中是有数的。

拿出圣剑四来说这件事没用,那次我的失算恰恰是因为我相信se会以某些情感要素为重,抛弃暂时的商业利益,选择与任天堂携手。但是我错了,我由此发现se的确更看重的是已知的装机量利益,而不是情谊。

所以我现在才会提出这个观点。明白了?:D

[ 本帖最后由 马甲雷 于 2008-5-8 17:5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战神blog 于 2008-5-8 05:53 PM 发表


从游戏销售情况来看,ff13保持PS3独占或ps3/360双平台更有前途。
那不由您这位无名氏说了算,除非您能证明ps3独占能保证ff13在日本卖出ff12同等级别的销量。

开发四年的超大规模作品若是只卖200万,和田洋一静等下台就是了。

TOP

gta系列现在不靠日本的市场也能卖出千万。那30万规模的销量,真的可有可无

ff不靠日本市场能卖出几个白金?se有可能就此转职为纯欧米厂商,完全脱离日本市场么?无名氏先生不妨好好想想。

狮虎在地上搏杀,鹰在天空中犯疑——“何不凌空直下,取敌制胜?”

道理或许正确,但人家没有实现的可能。懂了吗?

TOP

gta4跨平台的决定令开发资金陡然增加,竟达到了一亿美金,(独占游戏ff10的开发费用仅为4000万美金)必须发售200万以上方能保证盈利。400万以上方能大赚。

gta4的确能做到这一点,ff做得到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战神blog 于 2008-5-8 06:06 PM 发表


你先说说,FF日本销量占全球比重是多少?
既然无名氏想比,那我就不妨让你长长见识
我们就从ff第一次走出日本国门的七代算起
以下资料来自天幻:
ff7—— 日本:390万  海外:544万 总计:934万。日本割据比率:42%

ff8—— 日本:369万  海外:435万 总计:804万。日本割据比例:46%

ff9—— 日本:279万  海外:219万 总计:498万。日本割据比例:56%

ff10——日本:274万  海外:274万 总计:548万。日本割据比例:50%

ff10-2——天幻无统计

以下包含se于06年3月结算日本销量,npd统计的北米销量,和se宣布的欧洲销量

ff12——日本:238万 米国:90万 加拿大:57万 欧洲:116万 总计:501万。日本割据比例:47%

无名氏,还有什么疑问吗?

我看你下面举鬼泣举得很勤,需不需要我把鬼泣的历代销量,日本销量和海外销量的比对也给你贴出来?

游戏                     发售日期       厂商         首周销量     累计销量
Devil May Cry 1  01/08/23    カプコン     352,668     571,071   
Devil May Cry 2  03/01/30    カプコン     309,279     456,824
Devil May Cry 3  05/02/17    カプコン     183,208     278,649

CAPCOM官方IR财务资料:
鬼泣1 全世界最终总出货216万本
鬼泣2 全世界最终总出货170万本
鬼泣3 全世界最终总出货130万本

我们来算一下:


鬼泣日本销量占据全球销量多少呢?

1代:26%

2代:26%

3代:21%

尊敬的无名氏先生看清楚没有?即便是在最巅峰的时代,鬼泣的日本销量占据全球销量不过1/4强,而且销量总数最多的一代也不过57万。3代才27万,这种水平就算放弃了日本市场,在欧米赚不回来么?

ff呢?割据比例最差的七代也超过了40%,其他的更是接近或超过半数,而且那是多少,除了未统计的ff10-2以外,没有一款低于2白金水平。我倒想问:你能保证ff放弃日本在欧米能赚得回来小300万的销量??

凭空您一句话就让人家放弃50%上下,2~300万的销量啊!人家都说崽儿卖爷田不心疼,您连人家的崽儿都不是,却张罗着要让人家放弃日本市场?您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 本帖最后由 马甲雷 于 2008-5-9 09:06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