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一个软饭的任天堂情节

作为软组织的一员,这几天的心情是可说是不平静的,因为GeoW,一面是随着游戏发售日接近的翘首以待,一面是担心游戏成为绣花枕头的坦闼不安,好在游戏终于Lived up the Hype, 但忽然发现入手尚需时日(我这里23号才发售)而软组织的同僚已经High上了,于是决定为任天堂写些东西,以此报答在这个平凡之夜为我派遣孤独的DS.....

任天堂一直是我所钟爱且敬佩的厂商,同很多同龄的朋友一样,是FC带我走进了Tv-game的世界,我仍记得第一次打开Fc,进入魂斗罗的世界,却不知要按Start开始,就在电视前呆呆的看了足足半个小时的演示.....但那只属于第一次的如初恋般的悸动已占据了这个幼小的心灵, 从此我踏上了玩家之途,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以及Fc带给我的乐趣,仍是我珍藏的回忆....时常羡慕那时的单纯,没有机种间的争论,没有评分的困扰,打开机器,随之而来的就是欢快的笑声。

开始有厂商机种概念是始于Md和Sfc这一世代的,那时的我似乎更热衷于Street Rage或是golden axe这类的横板动作,对于Mario却是嗤之以鼻,“低龄,老土”是我对他的评价---逆反期的骄狂已出现在这可怜的小男孩身上。这一时代,我错过了很多经典,遗憾的是如今在模拟器上却已难以体会那些本应属于那个年代的感动......

随之而来的Ps,ss时代,我却是以一个Pc玩家的面目出现的,与其说是Pc玩家,不如形容为“地下工作者”.....我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父母把怨气宣泄在我的爱好上,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我被逼转职,也是一件幸运的是,毕竟他们没把怨气宣泄在我的肉体上,虽然没有了电视游戏,但Gameboy却成了住在我书桌第三层抽屉历史书下面语文读本上面的好朋友,Wario,Zelda都是我的最爱,直到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任天堂游戏所特有的韵味及及其深厚的制作功力.....

在高二结束后,我迎来了人生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挑战,16岁半的我独自飘扬过海,来到了南半球的这个岛屿,如今已历将近6年,如今回首前尘,真是五味杂陈,所幸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这七年间,我的第一台主机是就是神机N64,其时Ps2,Ngc,Xbox都已面世,上个世代已成昨日黄花,但初到异地,无钱娱乐,怎奈入夜的孤单之感入骨噬心,急需精神食粮来排遣,遂入一二手N64+ 经典卡带若干...... 我至今仍相信那次邂逅是命中注定,天天放学后去试玩Ps2的我还是被“上个世代的”时之笛无可避免的震撼了,完美的迷宫设计,悠扬的音乐,一气呵成的操作快感,换来的是难以形容的满足体验,后来我还重温了许多经典,Mario64,PD,Goldeneye,Conker,Banjo(也是在此时我成为Rare的饭斯,进而发展成今天的软饭)。这些游戏都给了我很多快乐的回忆,但怎奈盖在OOT的光芒下无论如何都会显得有些黯淡。这期间有很多同时来的同学抵受不住独在异乡的孤独,打道回国,而我却顺利的坚持了下来,必须说,N64功不可没阿。

NGC的入手是完全的心血来潮,没有一点的事前计划,只是和朋友无事在商场闲逛时发现NGC和Zelda合集一共只售$140,于是一人一台拎回家了,这台机上也给了我不少快乐的体验,但Mario和Zelda却没能留下有如N64时代的震撼,真正的惊喜来自Metroid Prime,这游戏和Halo,Star War KOTOR成了本世代我的最爱,由于之前没有体验过2D的银河战士,所以几乎没有什么不适,其优秀之处和其他Nintendo的作品一样-将新的理念与深厚的制作功力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并且丝毫没有如Zelda风之杖一样的虎头蛇尾的感觉,通关后令我大呼了一声“太满足了”。

如今Wii已蓄势待发,前天回家路上经过Eb店铺已经挂出了Wii发售的倒计时大牌,电视上也反复播放着Twlight princess的片断,相信各位任饭如今就如我前两天等待GeoW的心情是一样的把--即希望本作会成为最好的Zelda,又怀疑时之笛真的是可以超越的么?记住这心情吧,这是我们游戏生命中的宝贵财富.....

今天拿起Nds继续玩了3天的耀西岛Ds,不知怎的忽然心潮澎湃,写下了这篇东西,我现在清楚我是被感动了,只为我还能体会到任天堂游戏中那独特的乐趣和满足,这证明我依然有一颗火热并年轻着的心.....

终于不免变得流水,海涵

Slowsonic于某日深夜随性狂涂,不知所云!

[ 本帖最后由 slowsonic 于 2006-11-11 15:49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huya 发贴积分 +10 和谐社会 2006-11-11 00:56

TOP

引用:
原帖由 cc0128 于 2006-11-12 11:31 发表
咋看LZ象N饭
在我喜欢的游戏中,N出品的占了很大一部分,甚至可能是最多的,但要以“主机”角度说,我最欣赏微软“网络中心”的理念,还有就是Xbox参入业界加速了欧美业界的崛起,也是我所乐见的。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