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1 12
发新话题
打印

[电脑] 业界人士:苹果iPod等MP3播放器正扼杀高质量音乐

只用HiMD的飘过


TOP

引用:
原帖由 acejun4rui 于 2007-8-16 13:50 发表


用RockBox双系统,iPod几乎什么格式都可以放,包括OGG、APE、模拟器音频文件等等。如果就用iPod本身的系统,MP3、AAC、到Apple无损和WAV都可以放。

专家,脑袋经常被砖夹啊。
不要停留在音源的老思想上
Ipod音质渣的根源在于廉价的D/A和放大电路,以及做工上。



TOP

引用:
原帖由 acejun4rui 于 2007-8-16 14:05 发表


玩过iPOD的Lineout再说这话吧,哪个随身听坛子不把加了Lineout的iPOD封为一流随身音源的?

iPOD+Lineout,无数MP3只有俯首称臣的份。
哇哈哈,你也知道IPod想烧起来,至少要用LineOut,为什么?就是要绕过最烂的放大电路。让耳放来做放大。
其他MP3用Lineout也未必比IPod差。
而对于NH1这样的,用耳机插孔出来和LineOut出来音质差别就很小。

我个人不认同耳放和什么LineOut输出的,降低了随身听的便携性,一切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 本帖最后由 BD 于 2007-8-16 15:2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acejun4rui 于 2007-8-16 16:19 发表


问题是,有几个MP3有Lineout……

既然MD之流都有人用,难道随身耳放+Lineout会比它沉?
如果把山寨货作为基数的话,你大可以说:“有几个MP3有LineOut”
可悲的事实是你IPOD机身上也没有LineOut啊,还不是靠IDock才有的LineOut?
MD才多大多重,基本上和正常IPOD(非Mini,Nano,Shuffer)差不多大小(体积),和差不多重吧。而IPOD+IDock+耳放有多大。

真能硬撑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acejun4rui 于 2007-8-16 16:57 发表


差不多?我觉得MD和VIDEO大小差不多吧?如果是NANO,我不觉得NANO+Lineout+AMP重多少

另外,不必用iDock才有Lineout,有专门的轻便lineout,甚至有不增加体积的iMOD(改机)。

对于你们这些不玩iPOD的 ...
当然是比Video这样真正的IPod,Nano就算用LineOut音质也是很渣的,正常的耳放就是一个MD的两倍大小,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
我的确很久没关注IPOD了,1年多前是必须用Idock的。竟然改机都出来了,当然把IPOD的里面元件多换一些,没准音质真的能脱胎换骨。

但是这能改变单独一个IPOD推耳机的音质是渣的事实么?不能!

TOP

引用:
原帖由 acejun4rui 于 2007-8-16 17:14 发表


什么一年前必须用iDock,省省吧,自己去淘宝搜索下,NANO1时代单独的lineout满地都是。

另外你上baidu搜索下“随身耳放”,重量,看看,一般随身耳放重量在1xx克左右,难道你的意思是说MD重量只有几十克 ...
哦,看来的确是我不知道,而且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1年多前我还在混erji.net的时候,没见过有人用除了idock之外的东西让IPod接lineout。而且当时Idock还不好买。当然核心水果饭知道的肯定比群众要多。

你说的那些随身耳放是无法让你的Ipod音质脱胎换骨的,只能略微给Ipod降降噪而已。换言之,追求音质的,是不会买那种装电池,一点内部屏蔽都没有,完全塑料的所谓“随身耳放”的。重量1xx克?用来推动随身耳放的电池估计就不止这个重量了吧,你说的是没装电池之前的净重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acejun4rui 于 2007-8-16 17:27 发表


对了,一年前耳机坛子里面自制便携AMP成疯的时候,你在哪里?
是啊,用自制的AMP接MX500,PX100。你见有人用这个接什么E5C,UM2,E500么?
你见有几个烧随身听或者耳塞的老鸟去跟风做什么便携AMP么?
所谓真正的热衷者不过是YY者能提升百元耳塞音质到千元耳塞水平的小白们而已。

我还是那句话,随身听加什么功放的理念根本就背离了随身听本身产品的初衷和定位。
当然,对于那些没有能力在有限的体积和重量下做好音质的产品,也许是唯一的出路。
灭哈哈哈~~~

TOP

引用:
原帖由 acejun4rui 于 2007-8-16 17:36 发表


老鸟和能不能DIY是两码事。难道老鸟都有DIY能力,难道老鸟不DIY?

你用过几个AMP?倒是说说优缺点来?难道你觉得AMP是用来提升百元耳塞的?
好吧,你如果不能理解,我和你解释的清楚一些。
老鸟玩耳放的,我至今还没见过玩什么便携耳放的,多数都是用耳放来推一般随身听推不动的高档耳机,从而获得高音质。

随身耳放根本无法达到提升音质的效果,你之前说的一些Hifi论坛上对IPOD的LineOut也有肯定,但是任何一个肯定都不会是通过这些随身耳放得出来的。

随身耳放的意义通常是用来帮助低推力的随身听推大的耳机,而不是提升音质。
因为随身耳放的体积,做工是很难做到很好的信号屏蔽的。如果想保证音质,就很难做的很小,很轻。

为什么MD和HiMD能做到那么小的底噪,你看过解拆图就知道了,这是SONY二十多年随身听设计经验的结晶。

对比IPOD的拆解图,你还在否认这个差距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acejun4rui 于 2007-8-16 17:39 发表


说你小白了吧,你说NH1那可怜的输出功率推E4R都推不动,莫非阁下都用廉价低阻耳塞听歌的?
233max,我有NH1,也亲自去安润代理试听过ER4P,推不动?太可笑了。

IPOD饭到最后往往最终剩下的谈资也不过是IPOD降低持续播放时间而换回的那点推力罢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acejun4rui 于 2007-8-16 17:43 发表
BD说起来头头是道,可惜连音源输出功率和耳塞抗阻的问题都不懂,还在这里胡吹大气。上次在另外一个耳塞帖子里面被群J的情景就不记得了么?:D
群J?无非是面对老D的胡搅蛮缠和马拉松选手般的战力败退了而已。

随身听论坛里面NH1推普通耳塞都推得好好的,到了你们几个IPOD饭里面,倒成了只有IPOD能推动,MD连基本的耳塞都推不动了。

是啊,谈不了音质,你们也只能谈推力了,不是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acejun4rui 于 2007-8-16 17:48 发表
BD啊,什么叫推得动,你可能还不懂吧?推得动不是声音大啊

我先问问你,你听过iPod的Lineout吗?

你用过几款随身耳放?

你对比过大推力和低推力下,耳机的表现吗?

缩了,你就是个白菜。回家修炼修 ...
不知道谁是白菜?
你听过NH1推ER4P么?你有什么证据证明NH1推不动?
你去随身听或者耳机论坛发个帖,你说,经过你的证明,NH1是推不动ER4P的,看看别人是把你当权威还是把你当傻 B
家里又不是没有音响,没有声卡,耳机我又不是只在随身听上听。

当时我选我现在耳塞的时候,在安润也是接了随身听,又接了CD音响听了的。

你这种可笑的只听过IPOD这种渣货的小白,也有脸在这里叫板?

你去看随身听论坛,有追求音质的买随身听,有几个推荐去买IPOD的?

不知道你们这些口上达人们,除了IPOD之外都听过几种随身听,都用过什么样的耳塞?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岛秀夫 于 2007-8-16 17:54 发表
nh1到是推不动ER4B
我说的是ER4P,不是ER4B。
ER4B我没试听过,不好把话说满。

TOP

引用:
原帖由 acejun4rui 于 2007-8-16 17:59 发表
给你两个参数,扯一下你的遮羞布吧:

索尼MZ-NH1   最大输出功率:5毫瓦×2以上
音特美 er4P    阻抗:27欧
哦,原来是对着数据YY。
我查了一下IPOD Video的输出功率也只有7mW。

你有什么数据说明5mW是肯定推不动27欧阻抗的耳塞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岛秀夫 于 2007-8-16 18:01 发表
偶用EH1听过er4p没觉得推不动~
用户普遍反应EH1推力比NH1还是小一点的,虽然标称的是一样的。

TOP

下班回家喽,果然吧,没没战到最后,唯一的谈资还是推力。
因为这个是IPOD最明显的一个优势了(这个优势的代价就是可怜的持续播放时间)

我简单的耳朵塞上UM2,接上NH1,回家了。
想想很多人要用IPOD想办法接出Lineout,然后接上便携耳放,然后才能获得未必能好到那里去的音质。
自己很是幸福,很是满足啊。

TOP

 21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