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日本人那么热衷三国真是的搞个唧唧哟

引用:
原帖由 rb 于 2007-2-1 22:26 发表

三国前期也动辄几万啊,战国就是了。

日本那种把一个村庄也描绘的波澜壮阔的s b行为最看不惯了。

中国的人口也是曲线型的,也不是越到后面人口越多的,和平发展,人口剧增,打战,死一大片,都是男丁,人口出生又剧减,几千年都这么过来的,毛蒋当初也百万雄狮百万雄狮的叫得起劲,而且之前的8 90年内都在打战还能聚集这么多兵,可以想象一下的。话说当初赵国还被秦埋了30万呢................................
PS:日本的战国..........................还是看游戏文字YY就好,考据史实与地图的话实在是.....................


TOP

引用:
原帖由 lain007 于 2007-2-3 20:05 发表
其实日本人最看重三国的,并非三国所体现的谋略,而是“下克上”的精神,在日本战国时代,“下克上”是最能体现其时代背景与精神的。
曹、孙、刘及三国时代统领一方的“霸者”,均是由下克上,克的是刘姓正统的 ...
可惜了这么多字
不过能从这么口胡的文字联想到日本已经“深入骨髓”而中国却“触及皮肤”的悟性也难得老版给你加分和一个“深情表白”
上帝说中国历史上哪一次改朝换代的有几个“下克上”,以此精神类推的话战国时期齐公为霸,吴国灭楚,卧薪尝胆..................这一个个弱国变强强国为弱的风云历史完全可以把三国历史的的“下克上”轰杀至渣了。而伍子胥勾践之流的事例更应该被他们奉为国韵,但何解单独一三国历史为人津津乐道??这年头在网上不怕遇到小白,最怕遇到认为自己是逻辑赞的小白~~~~~~~~


[ 本帖最后由 86209394 于 2007-2-4 11:5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lain007 于 2007-2-4 12:47 发表
齐公为霸,吴国灭楚,卧薪尝胆?
这位朋友,请问发生上述事件时中国统一了吗?
中国在秦末实现了疆域、度量衡、文字形式上的初步统一。到汉武帝时期,又实现了思想上(独尊儒教)的一统,并使地方、区域势力再 ...
呵呵
依你所谓的下克上的法则又和中国国土是否统一又有何关系,齐恒公在打着旗号就是“尊王攘夷”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与曹操之流又有何不同,吴国更甚对越国公子即位行王仪卤簿,何堪矣,在战国时期周天子的这个“上”早被诸侯肢解的支离破碎,对未涉及到统一的观念总感觉对我的问题有点答非所问,而如果按照你的思路统一了的“中国”的下克上的例子又有何其多呢,难道还需要我举例吗??而战国的形成难道也不是从一个统一到分裂吗??一个历史文化的传播岂是你如此简单,想想吧,即使不属于日本的外国人对中国知道的最多历史恐怕也是三国,按你的逻辑难道是。。。。。。。。。。。这般生硬而牵强的理由和联想不得不使我汗颜而啼笑。。。。。。。。。。
PS:对伍子胥的举例你看来并没有领会到我的用意,从古硕今,一个民,对一个君王乃至国家进行复仇的人,而且是当时最强盛的楚国而栖息于当时弱小的吴国,古往今来就只有他伍子胥一人而已,利用两国百姓,诸侯争霸,权谋利益,他成功了,成功到把一个国家的王者的尸体挖出来鞭尸百遍,即使他和吴王只不过是个相互利用的棋子罢了。。。。。。。。。。。。。这样的例子按你的逻辑岂不是在日本大赞....................................

[ 本帖最后由 86209394 于 2007-2-4 14:4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lain007 于 2007-2-4 17:18 发表


这位朋友认定”下克上“就是以弱胜强吗?
可见缺乏战略国的眼光,而我可以明白地告诉你,我是一位战略家,古往今来,能超过我的不过六人。

“侠者”有大小之分,侠之小者,杀富济贫,称雄一方。侠之大者 ...
上帝
俺见证了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战略家的诞生了
敢情俺码了这么多字让你看出了
”下克上“就是以弱胜强吗?
可见缺乏战略国的眼光
这么多不存在的神论啊
上帝说俺怎么时候在说下克上就素以弱胜强了
不都按您的思路下来的吗
那是那是
战略家的眼光与咱一般老百姓是不同的吗
要不咋会懂得避开我的"中国其他历史的下克上“怎么会无缘无故的扯到就是以弱胜强吗怎么能说出伍子胥干的竟只是挖尸体YY的毁灭性语言来偷换概念转移话题呢
此语果当非吾辈所能理解。
OKOK,没关系没关系,毕竟这手段也非新鲜了
感谢您,伟大的战略家,此回复已经完全打消可我和您继续讨论下去的必要而节省了许多码字时间。。。。。。。。。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