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日本市场何处去

引用:
原帖由 Ashley 于 2007-10-10 07:57 发表
根本问题不是什么休闲风啦,跟不上潮流,主要是第三方们制作的态度问题,俗话说得好,自作孽不可活,现在日本厂商就是这个德性。再则恰好在开发便利的wii/nds平台上,抱着便利=廉价想法的不在少数。

举个例子吧, ...
个人认为阁下说得过了。

无疑战国无双KATANA是渣,应该但不全是光荣的制作态度问题。其实可以对照一下战国无双KATANA早期与发售时的视频。可以发现KATANA系统前后亦经过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想象发售时的KATANA是光荣经过多次推倒重来的结果。KATANA的渣应该制作实力问题,不全是态度问题。话又说来,要在Wii做无双游戏,在系统把握方面本身就是一个大课题——难题!或者说一直就不被看好的项目。光荣第一次做渣,应该可以原谅。

至于那个蛋蛋——嘛!光荣只负责发行那样的。制作阵容相当豪华的说,决不存在制作态度问题。有就只有玩家的偏好问题。——我同样不喜欢!


TOP

引用: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07-10-10 08:48 发表
只不过是日本的第三方的代理人不肯向现实低头罢了,对于许多第三方目前的代理人而言,任天堂目前的强势令曾经经历n衰落期时过于肆无忌惮的他们感受到时过境迁的恐惧,他们难以想象当年羞辱过任天堂的自己在任天堂重新 ...
是否向现实低头是一会事

但第三方能否适应同时玩家能否接受也是一会事。玩过刚出不久的Wii版的龙珠流星否?的确不少Wii玩家大叫“爽”,而且可以用NGC手柄作传统操作。与但ps2版销量比就是8 比2!玩家还是不能接受“新操作”的格斗。以现在第三方实力以注定其未来一段时间内对Wii的“态度”。当然随着Wii的强势,第三方制作经验的增加,相信Wii的第三方强作很快会接踵而来,如NDS。



TOP

引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7-10-10 02:28 发表
类似的老问题:日本经济何处去?

饱和了必然萧条。如果没有新的泡沫,冲破瓶颈,那么平静的萧条也是一种稳定状态。

一定要日本市场繁荣干什么。那是无形的手支配的。世界在向右转,左右电子娱乐业风向的是欧美 ...
基本赞同阁下所言

但我不认同马银是“社会老龄化”、“无子化”产物。个人偏向认为NDS、Wii是社会求新、求变的产物。“悠闲化”不过是新产品发展初期成本风险回避表现形式。


TOP

在真正接触之前没有人会知道游戏的实际素质。

问题来了,游戏摆上货架,人们凭什么花真金白银购买呢?

品牌效应、广告宣传、市场热点等等因素影响实际销售情况。简单来说,左右着产品销售也就是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产品素质也不过是提高消费者心理预期的前提保证而已。

TOP

引用:
原帖由 Ashley 于 2007-10-10 10:25 发表

PS/PS2时代,确实是由并不热爱游戏的人主导的“游戏市场”,现在的市场可是一向鼓吹游戏性的任天堂所主导的,就是连核心所鄙视的脑白金系列,都可以看出任天堂往里面加了多少优秀的游戏性要素

踩在巨人肩膀上前 ...
所谓名作续作在未发售前甚至还不过企画中的时候,就已经在消费者当中形成较强心理预期,如FF13。而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转化成厂商的销售预期,同时也为厂商加大成本预算提供前提基础——相对的也保证了最终成品的质量。

TOP

引用:
原帖由 Ashley 于 2007-10-10 10:38 发表


比起广告宣传轰炸,原创游戏的销量主要还是看厂商,比如任天堂出品,品质有保证;Capcom出品,必然硬派等等...

其实说到底要游戏品质好,购买者交流后引起热潮能够长卖才能开创新品牌啊
产品不能形成市场热点,即使产品“素质”再好,后期也不可能大卖。

要成为市场热点必须靠产品初期用户口耳宣传、发售后厂商广告宣传以及社会热点。假设产品初期销量不佳预示着:用户交流有限,从而直接导致厂商不敢加大后期广告宣传。除非社会热点的突然爆发,否则市场热点实在难以形成。

以上仅对第三方来说

对第一方不适用(懒码字)

[ 本帖最后由 262674 于 2007-10-10 11:0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07-10-10 10:46 发表
实际上,我们只要参照口袋的成功就能明白。

这个游戏的初作FAMI通评价很差,宣传力度也并不很大,首月销量不过二十几万。

但神奇的是从发售后居然十几个月没下过榜前十!从20多万变成100万,又从100万变成200万 ...
第一方的宣传方式对第三方是不适用的


初作的FAMI通评分应不算低,还什么年代,黑白游戏还有28分!据说FAMI通的口袋专题研究实为初作的热卖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期老任为口袋的宣传力度应该算是天文级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司徒正美 于 2007-10-10 10:52 发表
世界上还是小厂商,小开发组居多,比如中国,它们只能在开发成本最便宜的平台上推出游戏,这次香港也来渗和一份,不证明了XO的通用性非常可行吗?
PS3连控件都要自己开发,而且是9个核,如果不是高手不知如何分布资 ...
注意
万贯网游的更加不适应手柄操作

TOP

引用:
原帖由 GAYBL 于 2007-10-10 11:52 发表

大清要灭亡的时候,遗老遗少怎么办?
当官去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07-10-10 12:32 发表


技术力牛,是靠什么?

靠钱来维持。

花了大钱,卖了小市,亏本谁来付账?

能有赚一百万的生意面前,非要去做亏本买卖。要是我身边有这样的商人我肯定说他缺心眼。
就算厂商要做游戏,也要考虑自己的专长,以及将要面对的市场效应。

现在Wii是大热,但不代表什么游戏都能往去冲。前面已说的Wii龙珠流星,游戏是够爽。但销量呢?现阶段Wii就是不适合作格斗游戏——这是现阶段玩家的一个共识,也是我之前所说的消费者心理预期。

同时市场需要慢慢的培养、形成,厂商也会慢慢适应。始终认为未来的Wii,还是现阶段人们所无法想象(包括老任)。

TOP

引用:
原帖由 civic 于 2007-10-10 13:01 发表
电视总是在向1080p过渡,硬件总是在往高频大容多核发展
不太相信日厂会短视到埋头再在低清主机上脱节欧美5年。至少是两手抓,一面在wii/ds赚钱,一面也要在高清上写写引擎练练技术,尽管出的title少些进度慢些
以后 ...
十多年前,不少人们认为游戏应该往虚拟现实方向发展。VB下场不用说了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odin_cp 于 2007-10-10 13:28 发表
我看日剧经常发现他们还在用录像机
这玩意在中国也已经淘汰很久了吧
为什么日本还在用?
就一个“录”字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