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我的片断印象——PS3的诞生!

“真的是楼主原创吗??
请楼主到www.tgfcer.com/club来,这里有激烈的争论,有中国最精英的
玩家群和业内人士.但该论坛注册ID后要10天才能发言.我可以送你ID ”

有TGFCER直接过去拉人,^_^


TOP

原作者的回复顺便贴过来:

6楼您好!
我从来没有认为“xbox360画面只能和ps2相比”
但一年前,我们的试玩师认为“不会比PS2好卖”,至今的销售数字的确如此。
我个人认为,任何有自尊心的游戏程序员,都会把在第一次为全新主机开发游戏过程中的困难视为必经的挑战,而不会轻言“讨厌”才对。
另外,从一年前,我就随时可以玩到360和各种游戏....但我的信心并未消减。
最后,也建议您有机会时体验一下PS3吧!
多谢了!!

8楼您好!
1.PS3相对其他任何主机,在硬件机能上是压倒性的。这一点,业界其实没有疑问。今天我在街头的书报亭买了好多有关游戏的杂志,看到媒体也是基本这样认为。
2.首发期间,任何主机的游戏都不会太多。至于态度差?请说详细,我很关心这一点,拜托了!开发环境我上文已经说过了,至于价格贵,我认为PS3的定价比竞争对手更超值!
3.再次为PS3的出货量道歉!!!我们虽然定可以超过360的首发量,但还是要道歉!对不起!!!我们已经在尽量生产了!
PS3首发后,我们注意到PS2和PSP的软硬件销量成倍提升,这消息会更加鼓舞我们对PS家族的信心!!!
多谢支持!!!

诸位!
评价机能是理性的,评价游戏是感性的。
如果理性地来讲,“PS3首发游戏”的素质高于“xbox360的首发游戏”。
如果理性地来讲,RR7的画面素质绝对高于RR6,除非有些人感性地相信一些毫不负责的所谓评测。
如果理性地来讲,,一款游戏无法“令人激动”,是游戏开发商的问题,和主机性能无关。移植版的游戏往往有先入为主的问题,由于游戏已经定型,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在移植到另一主机上的时候,自然会潦草一些。我们早就注意到一些游戏网站的对比评测,PS3通常在画面表现尚不理想,全是移植版的问题,这就是先期都直接挪用了原先模型的关系,不经调试,在PS3上更明显。
现在我举一个感性的例子:如果用一块中等面料给一个普通身材的人量身订做一件衣服,视觉效果得80分;再将这件衣服匆匆略改,套到一个模特身材的人身上,视觉效果会得多少分呢?
——(有些人会觉得面料似乎变差了,有些人觉得没前面合身...)
RR不同,RR7精致好多,这也是NAMCO决定要以RR7命名的原因。只要不带偏见地比较,很容易发现,RR中许多画面只有PS3的1080P可以做到。
请多多指教!
多谢了!!!

16楼您好!
1."RR7的画面素质绝对高于RR6" ——这是SCEJ和NAMCO共同的结论,两家公司都拥有足够先进的软件和硬件进行评测,是完全理性的结论。从我个人所作的比较来看,玩RR7或许不一定会令您比玩RR6更激动,但RR7的画面要精细多了。
2.您所说的第二点我更是不敢苟同。这些都是所谓“游戏的评论机构”作出的为博取人们眼球的文章,媒体都有言论自由,发出和主流不同的声音自然更让人注意(这也是微软为了打压SCE的惯用手段),我所看到的文章,和您所说的“所有的评论社作出的结论”不太一样。有些人似乎在刻意寻找(或制造)所有不利于PS3的评论来满足某种心理,这些天在吧内我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
SCEJ在全球各地都设有有试玩室。比如在东京,我们就一直在招募各类玩家到试玩室作评价。有些是全职的,有些是兼职的,薪水还不错。
当我们需要评测的时候,会使用相同的显示设备,相同的操作手柄,然后将游戏中的LOGO隐去,同时,也看不到主机。(玩家无法知道在玩哪台主机)——然后回答问卷。 ——这是我们的职业态度。
3.“那么所有的画面都是无法令人激动呢?”——这应该不是您本人的问题吧? 我想也不是所有玩家的问题。只有微软,才会问出这种不存在的问题。
4.这个还是只有微软会提出的问题,也是“不存在的问题”。
5.请仔细理解我的话,不要断章取义。
6.我回国前已经玩过了,保留意见。
多谢了!!!



TOP

关于原作者的背景,在百度贴吧注册于2006-11-30 20:47

发言有:

假期中的SCEJ员工,向各位问好!
       
经过最漫长艰苦的一段日子之后,终于获得了两周的假期!
我所任职的SCEJ,在东京的赤坂,与位于品川的索尼总部相距不远,但我们这里的工作氛围,和总部大不一样!可以说,和战争中一样紧张,疯狂!...........如今回到我的家(杭州),这里出奇的安逸祥和,真是放松的好机会!
看到PS3吧里热闹的讨论,诸位对游戏和主机的热切关注,非常感动!
有一些吧友对次时代主机的看法,相当有见解!
对于一片强烈关注下诞生的次世代主机,我相信作为SCE的每一个员工,都感到分外的紧张及自豪!
在我回国休息的这段时间里,希望我可以用我所知道的,和可以讲述的一些故事,来让诸位吧友更多地了解次世代主机的诞生!
有什么问题,也请诸位不吝提出!
定当尽力回答!请多多指教!!!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1-30 21:20

SCE(SonyComputerEntertainment)索尼电脑娱乐分为SCEJ(日本)SCEA(北美)和SCEE(欧洲)三个主要分公司。
SCEJ主要负责主机硬件的开发,SCEA和SCEE主要负责市场推广和软件开发。
另外,我们还有SOE(SonyOnlineEntertainment)索尼在线娱乐公司负责网络游戏的开发。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1-30 21:35

本人在SCEJ属于市场科,在工作期间,公司要求我们不得向外界透露有关次世代主机的任何讯息,否则立即辞退。
现在回到国内,在不作为SCE目标市场的中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想我可以作为一个PS3fans,说我想说的话题。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1-30 21:44

诸位若有任何问题,请单独开贴提问好吗?
我希望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关心的问题。
在本贴,我会陆续向大家介绍一些公司和主机开发的概况。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1-30 21:48

说到日本女人,很时髦,很有礼貌.....但本人是典型的工作狂(脸红中)......每天搭地铁上班,路上玩玩PSP,到公司则是对着一大群前来兼职体验的用户(这个我们在主机发布前半年就开始了),询问他们使用感受,记录所有的意见等,(还要发薪水给他们)每天要忙10多个小时。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1-30 21:56

关于CELL处理器,以后我会单独开帖和诸位讨论,在这里我要说的是,CELL处理器是由IBM作为架构主要开发者,索尼和东芝作为生产应用的主要参与者,目前能够大量生产CELL的,只有索尼的半导体工厂,真正有机会拿到CELL的机构,三家之外只有SUN和SGI少数几家公司,连英特尔也没有得到我们的量产版CELL,何况微软。
在绝大多数对CELL性能的评论当中,都是引用“三家公司”提供的CELL技术架构文件所作的分析。
据我所知,CELL的全面公开恐怕还要很长一段时间,这是商业机密问题,毕竟我们要面对的是英特尔这样的公司,这也是IBM最不愿见到的。
CELL的实际应用,除了在PS3上最优先外,在其他的设备,都需要时日。我们的工程师说,“如果你天天接触X86处理器,或许你永远也搞不懂CELL”——有点类似PC和MAC的差别,但差别更大。
一直以来业界对CELL一直有争论,这和人们还没机会接触到它大有关系,这是索尼的秘密武器,我想就算是用上CORE,PS3也不会变得那么特别。
搭载CELL的PS3是个超值的设备,如同你们手上的PSP,甚至远超过PSP的应用性。——毕竟,我们真的在亏本卖这些东西,除了索尼,谁家敢这么做?——英特尔?IBM? 或是三星?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1-30 22:2

私达は単独で日本语の讨论を使うことができる
(你可以单独开日语帖找我)
只是我认为,以本国语言在这里讨论,有助于和其他吧友们一起交流。
本人不以会日语而自豪,相反,在SCE,我们所有的工作文件必须有英文版本,以便集团各分公司交流,日本人在SCEJ只有一半左右。
而通常惯用日语的朋友,也鲜有支持xbox360的哦!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1-30 22:57

楼上有几位吧友使用“独特的”语言“问候”方式,想必是哪方高人,失敬失敬!
我似乎还不太适应这样的回应呢!
没问题,如果高人们都是****er ****er这样的,我以后也会尽量配合!
HAHA.......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1-30 23:13

今晚先到这里,我一边还开着QQ呢!
不好意思,25、31、32楼的问题,明天我一一作答!
多谢了!
我想会给诸位一些有意思的故事的.....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1-30 23:25

早安!
在回答诸位的问题之前,首先抱歉地说,本人在SCEJ属市场科,对吧友提出的一些问题,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当然有些,自然是知道也不能说,这个还请诸位谅解!
关于楼上的问题:
1.据我所知,PS3的Cell处理器是目前唯一的量产版,因为要控制PS3小机体发热量和实用上的原因,做了降频处理,很简单就可以打开锁定,但目前没有必要。
2.据我所知,CELL的SPE可以起到类似“预知操作”的作用,对未知动态画面作出“预处理”——工程师言,我并不能清楚解答,对不起!
3.这个我不知道,据说FF和KILLZONE的制作组对这一点也很感兴趣。
4.据我所知,目前SONY的工厂完全可以生产CELL。
5.CELL的良品率我们早已解决了,但谣言对我们没有坏处。
(影响我们量产进度的是蓝光激光器用的二级管)
6.不对,只能说和G70差不多同时开发的,听说频率是降低了(原因同1),RSX和CELL的配合效率比PC高十多倍。
7.不知道。
游戏方面的:
1.Guerilla Games目前送到总部的一个过关试玩,看得人手心出汗,心脏病都要发作.....我相信,但恐怕还要一年才能做完,场景太大了,1080P的,会使用50G的双层碟。
2.不知道,但任何游戏都不可能简单移植到PS3,必须要“量身打造”。
3.不会。GT5还在开发中,另有其作,1080P确定独占!
4.生化5小组还在建立中,(如果迟迟不果,公司可能会收购它)
最后一个问题:诸位觉得久多良木先生会怎么说呢?

今天约了朋友出去玩,晚上再见!
多谢了!!!
       
        作者: 60.176.80.*  2006-12-1 09:40
(这个发言是匿名,应该是原作者。TG有专门的帖子讨论)

您好!
1.PS一直都是希望全球共享的主机,对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但我们对中国大陆的发售一直困难重重,原因是游戏软件,大陆政府有关部门认定我们在全球发行的绝大多数畅销游戏都不符合中国国情。众所周知,没有畅销游戏的支持,就不存在畅销的主机,而大多数游戏软件制作商也不愿意(或许没精力)单独为了中国大陆来开发“符合政府要求”的游戏。因此,我们在大陆试发行PS2的行动由于获批软件品种严重不足,加之盗版问题,宣告失败。今年我们中国部门几次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PS3的发售计划,承诺以极低价发售只限大陆区码的蓝光游戏,但还是因为“游戏都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原因被回绝了。无奈,公司只好撤销了大陆的PS部门.......
微软也遇到相同的问题,他们的行货XBOX甚至没有在大陆发售。如今,微软已经在尝试在国内建立游戏开发公司,发行国产游戏为新主机开路。而我个人认为,xbox360使用的DVD光驱及它的安全架构,恐怕更无法摆脱盗版的攻击。
所以,现状是我们无法进入大陆,真是遗憾.....
2.您说的是linux,我们希望次世代主机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linux电脑可以做什么,用户也可以在PS3上面做什么。
3.这由市场决定。国内的玩家们,自然会有办法的吧?实在难以回答.....
多谢了!!!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2-1 11:50

您好!
前代大作的续写篇,借助有利的人力和财力资源,素质自然会不错,如果掌握了开发机的无穷潜力,活用SIXAXIS的感应特性后,游戏自然也会给人次世代的体验。
另外,有小岛先生的无穷创意和制作小组的全力以赴,我们还用担心什么?期待便是了吧!
多谢了!!!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2-1 13:43

44楼的吧友您好!
关于您提出的三个问题(请问楼主PS3的游戏怎么普遍不如X360? PS3失败后你打算去哪家公司? 我估计久多都可能保不住饭碗了),我将单独开帖,向吧友们讲述PS3开发的一些故事。就我个人而言,您提的问题都不存在,多费心了!如果您有机会体验了PS3的游戏之后,有任何疑问,请具体提出,我当尽力为您解答。
多谢关心!!!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2-1 14:10

47楼的吧友您好!
对不起!我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说话方式,至少在公司内部论坛上,我们都是以这样的方式交流。 毕竟,即使是发表个人观点,也是代表了公司的员工形象,还请诸位见谅!
1.目前的生产进度已尽量加快,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也是意料之中,(GAMESTOP甚至愿意直接收货500万台),因此,即使我们再加快进度,首发时期的缺货历来不可避免,我们只是尽量避免状况的加剧......是在对不起!但我们定能保证比之微软去年圣诞首发的出货量(30万)要好。保证!
2.一我们目前得到的回馈,各游戏供应商并未因自家的游戏遭到大量的恶评,如果确有此事,每周发布的软件销量表会有体现,市场永远是说实话的。
3.Linnx的问题前面我已经说了。
4.很报歉我无法回答。
5.我是直接进的SCEJ。
6.IT管理。日语工作前学的。
7.如同不同中国人对日本人言有不同的看法一样。
多谢了!!!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2-1 16:09

楼上的吧友您好!
对不起!SCEJ规定我们在任何场合不能直接评价对手的产品。
但这也不能代表我什么话都不能说,我会在随后的铁自立将一些我工作中的故事,感兴趣的吧友可以在股势力找到自己的答案.....
抱歉还要您等待!
多谢了!!!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2-1 16:22

54楼您好!
1.几天前我还身在日本,至少在那里,感觉不到您说的“游戏素质上普遍不如360”这样的问题,由于主机才刚发售,其他地区的回馈都还没有过来,还是建议玩家们有机会去(哪里?)体验一下,发表自己的看法。
2.NAMCO最后总要证明自己的实力。是否所言非虚?我和诸位一样期待着.....
3.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我想说的是,SCE在全球拥有和资助的游戏工作室已达100家以上,有些会是黑马哦!现状是这些工作室在欧美的居多。
4.如果是画面素质,一定可以!1080P哦,真的是看过才知道!但我想游戏的可玩性更重要,所以Guerilla Games还需要加油哦!
5.我不了解CRYSIS,主要是没有时间,但我想游戏最好是靠在沙发上玩的,PC玩家们精力应该要更好吧?!
6.合金装备4的发首日未定,但小岛必定会精益求精。360版?好像不可能!
7.有些游戏很不错啊!说到PS3的机能实力,一定可以超过对手!
8.当然不能说啊!...HAHA.....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2-1 16:51

71楼您好!
关于您提出的问题:首先,SONY和TOSHIBA在日本电子工业当中,拥有相当大规模的晶圆工厂,SONY以自产自销为主,TOSHIBA则是主要的半导体/晶片供应商。我们无法比较三家公司的实验室水平(侧重点不一样),但我可以相当肯定的说,论成本和生产能力,日本是占优的。
另外,您可能没有真正理解我说“谁家敢这么做?”的意思,前半句是“...我们真的是在亏本卖这些东西”——我没有看不起您眼中的蓝色巨人的意思,但我更为SONY的有勇气一搏感到由衷的钦佩! IBM在笔记本亏损后将之卖给了我国的联想,我甚至认为,联想都比之IBM更有勇气!
的确IBM可以提供CELL,但SONY何必要这样做呢?
最后,全球共识,是SONY发明了随身听,但“美国航天飞机成功升空”或“阿波罗飞船成功登月”,却并非IBM一家之功。
请原谅!SONY的任何一员,于情于礼,都不需仰视IBM!
多谢了!!!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2-2 11:09

77您好!
我何时说过“xb360是垃圾”?
SONY的员工定不会说这样不礼貌的话,无论是朋友还是对手。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2-2 12:03

82楼您好!
市场调查是商品营销的重要环节。SCE作为游戏硬件和软件开发商,十多年来一直全球进行着各种层面的市场调查。
我个人认为,Wii的设计较有创意。不过它所能提供的游戏感受,较倾向于游戏的趣味性,但由于主机机能的限制,比如一些画面震撼的FPS大作或比赛竞技类,如果以客厅的大画面来欣赏,就不足了,它不支持高清,难以达到逼真的视觉感受。
360的DVD驱动器,外置的大号电源等都是设计思想上有所迁就的主机。当然微软比较习惯“打补丁”,他们会建议用户再花200美元购买一个HD -DVD驱动器,而且只能够看电影。新一代HALO如果要达到“超大作”的水准,一张光盘恐怕不够哦! 游戏软件的种类也是个问题。
最后,祝所有的主机好运!
所有玩家都会得到他们想要的主机!
多谢了!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2-2 19:14

87楼您好!
1.蓝色激光二级管成品率不足是PS3产能不足的主要原因。
最大的问题在于缺少氮化钾晶体块状培养基。现在的蓝色激光二极管生产都是使用一种独立的GaN培养基,它在一个蓝宝石培养基上外延生长,而一旦 GaN层形成一定的厚度,这个蓝宝石培养基就会被移除。但是通过这种方法制作的培养基有很多缺陷。一个侧向外延生长的方法被广泛用来培养缺陷更少的GaN 薄膜,可这种方法常常会导致晶体生长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晶片上只有一半的二极管可以用作激光器。此外,蓝色激光二极管生产中所用的金属有机化学蒸汽沉积(MOCVD)系统也有问题。
其它的半导体二极管,比如CD、DVD播放机和录像机中的红色激光二极管,曾经也遇到过类似的产量问题,后来通过生产中的一系列努力才得以解决。
SONY位于日本Shiroishi的晶圆厂负责供应PS3所需的蓝色激光二极管。目前,这一工厂已经在大量生产蓝色激光二极管。SONY安装了多个MOCVD系统来加快生产。
2.六轴感应技术的专利拥有者是SONY。但是任天堂的设计启发我们加入了这个功能。或许具有相似性,但不是同一种专利。
多谢了!!!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2-2 20:19

  读书的时候常去,如今很少有时间,每次去秋叶原,基本都是为了做市场调查。
多谢关心!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2-3 18:38

晚上好!
回复楼上的一些问题:
GT赛车HD改为网络发售的事,我社前天(12月1日)才正式对外发表,而我的回帖时间是当天上午。因为放假,似乎忘了看总部的新闻,(还好没有比总部抢先发表).....错误信息,请见谅!!!
关于bio5开发小组的问题,或许诸位有所不知,但涉及到CAPOM、三上真司....以及四叶草工作室等和SCEJ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也许不该说这么多,请再次见谅!!! 关心bio5的朋友们,请通过其他方式了解吧!
多谢了!!!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2-3 21:30

[ 本帖最后由 藕是张力 于 2006-12-4 03:21 编辑 ]


TOP

另外主题的回复:

主题:投票,还能见到PS4吗?(其他人创建主题)

今天和同事通电话,开发部的门上PS3的字牌已经取下,代之为“PSF”,我们猜想是否为“PLAYSTATION FINAL”的意思?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2-3 21:40

很简单,英语没有这样的略写方式,如果是Playstation Four,会直接写成“PS4”。
       
        作者: 请吧友多指教  2006-12-3 22:04

--------------------------------------------------------------------------------------------------------------------------------------------

昨晚22点,是此人最后一次现身。

这么高调的业内还是第一次看见,是真是假,大家自己判断吧

以后此人的最新发言,可以到这里看http://post.baidu.com/f?z=0& ... amp;rs2=2&rs5=0

[ 本帖最后由 藕是张力 于 2006-12-4 01:4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06-12-4 01:48 发表
看着看着真有点感动啊。。。很诚恳很诚恳的样子。。
而且不像中国人一贯的文笔,有点日剧的感觉.....
呆在日本久了就会这样吗?

无论如何。。。希望这是真的....
如果是假的话,此人能被封为华人第一战神

TOP

引用:
原帖由 interboy 于 2006-12-4 02:00 发表


同,此人对SONY的忠诚度真是满分。
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吧

现在,对于自己工作的企业有认同感的人太少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倍舒爽 于 2006-12-4 01:58 发表
不过我同时怀疑这个“业内人士”就是张力大哥。。。
藕有这个本事还在这里混饭吃啊,日语首先藕就不会

另外,他关于CELL降频的说法有问题,至少在LINUX看来,CELL是3.2G的

[root@localhost ~]# cat /proc/cpuinfo
processor : 0
cpu : Cell Broadband Engine, altivec supported
clock : 3192.000000MHz
revision : 5.1 (pvr 0070 0501)

processor : 1
cpu : Cell Broadband Engine, altivec supported
clock : 3192.000000MHz
revision : 5.1 (pvr 0070 0501)

timebase : 79800000
machine : PS3PF
[root@localhost ~]#

TOP

引用:
原帖由 sonyi 于 2006-12-4 02:03 发表
太长没看,谁烁烁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就是SCE要收购BIO5,PS3是最后一台PS主机,^_^

[ 本帖最后由 藕是张力 于 2006-12-4 02:1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sunix 于 2006-12-4 03:10 发表
怎么说呢。。。
专业!
靠,范尼一个进球吹掉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atankin 于 2006-12-4 10:16 发表


这一段原来前不久TG就有人转过好象是存储时代的文章完全照搬里面的,找到了http://www.stor-age.com/dongtai/jishu/htm2006/061128050GC4.asp   
关于蓝光那段是来自http://www.cd-time.net.cn/res/news/admin_200611260838.html,完全相同,错别字都是一样的

TOP

另外,从作者IP是60.176.80.*,查到是浙江省杭州市 电信ADSL

TOP

还是有很多疑点啊,不过态度还算诚恳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