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步步高盈利估计吊打小米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搞笑死了,系统都不在手上还谈生态圈,安卓就一个生态圈。
国内那帮手机商再牛,哪个敢说离开安卓。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逆零00  于 2014-8-8 11:58 发表
所谓的小米模式,表面是抢购、期货,但深层上是对物流、供应链、销售等模式的进一步精简。
假设米4和P7纯硬件成本相同。而小米没有实体店、没有销售商从中再扒皮一层,而且销售模式是限量抢购,基本不发愁库存积压问题(想想surface的积压是多大的灾难),而且小米每周的发货数量都是在分析前几周抢购需求来定的,再加上小米大多靠微薄、微信、QQ空间等零成本的营销方式来做广告。
另外这个模式的做大优势就是对未来市场疲软的抵抗能力,想象一下如果未来几个月销量下滑,由于小米没有实体店运营压力,没有生产线停滞压力,极小的库存积压压力,只是补偿一下富士康减少订单的损失即可,富士康会把那几条生产线给其他厂商使用。
所以,即使纯硬件成本相同,它们的利润也不可能相同,再加上小米的调价周期至少半年,这种期货效果,也决定了,米4即使1999也不可能是低利润。
但其他厂商建立的子品牌,荣耀、红牛、大神等等想模仿小米模式赚钱,前提是必须把量提高起来,走不出量,利润也摊不出来。
做大以后不一样的,像实体店小米之家这种还是要搞的,网上销量总有极限,这个避免不了。
至于广告费,搞软文或黑文那是根据影响力来收费的,成本也会增加,国内网站都不是善茬,看网游宣传费就知道了,当然雷不死的优势是这方面资源还是比较多的。
其实如果是以前,小米最容易突围的是进入政府采购这类傍大款,普通消费市场搞价格战就没这么大压力了。
联想当年就是这么起来的。不过现在有华为中兴这帮在,这套玩不了。
反正手机业差不多也快进入成熟期了,小米现在这个份额,有时间弄出点啥的。不然现在无论高通还是谷歌,甚至存储厂商、显示屏厂商、摄像头厂商这些,都能卡你,很不安全。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逆零00  于 2014-8-8 12:58 发表
小米之家和实体店我觉得还是有区别的,主要是数量少而精,大多提供的是售后维修,而少部分规模稍大的小米之家,也是类似apple store,在一些较大城市开一家体验店而已,提高一下形象。
小米模式靠纯互联网销售,现在看来,大家还是低估了互联网销售的总量。很多人以为能在网上抢购的大多是年轻人,且不说这个人群是换机最快的人群。就算是年纪较大的长辈,也有儿女愿意为它们抢购,还有大量的黄牛,这个量已经非常大了。

雷军早就不提产能问题了,产能问题只会在产品初期比较明显。雷军之后的借口其实是挺有道理的,就是对以后的产品数量不好预估。其实这是大实话,说的直白一些,这周假如我真的提供了1000W台给大家抢购,用了24小时抢光了,你觉得,下周我应该备货多少台?有可能100W都卖不出去了,因为可能想买的人,都已经买到了。而且对于生产线来说,假设我预估米4在一年内可以销售2000W台,那我是用100条生产线在一个月内生产好,还是用10条生产线用12个月生产好呢?

可能这就是互联网销售的主要问题,以往的销售模式,有手机销售的店铺能承担一些库存压力,而在互联网销售时,这库存压力全部都在手机厂商身上,不限量销售,压力很大的。而解决这个办法的另外一个方法,可能就是锤子的排队和小米的预购,说白了,你不买,我不产。而这种模式的前提也是要把量提起来才有的赚。

我的观点就是,米4即使纯硬件成本和OPPO、华为P7相同,售价低,但利润未必小于其他。另外不要小看互联网销售的总量,这个极限还远远没有到来。
上次看到有份报告,高端手机市场已经差不多饱和了,这也是三星这类高端机疲软的原因,而中低端也就这两年饱和,当然国外印度非洲估计还是有市场的。
现在国内手机总量是一季度一亿,一年四亿,不可能有爆发性增长了。互联网销售就算把实体店全吃了也就这个量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