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AMD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透露下一代主机研发中,本代主机的生命周期可能会短一些

引用:
原帖由 讴歌123 于 2014-6-6 16:5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exus

Intel和苹果分别在x86和ARM领域用事实证明高频双核就是叼

A7就是叼,双核优化好照样屌炸天不怕你高通800
那不同,相对开放的软件通用平台跟极端封闭的家用机截然不同

前者更看重兼容性,单核性能强的双核跑老程序强,用户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反过来新程序也未必会认真做多线程优化,因为可能吃力不讨好

家用机情况是不同的,原因你也应该懂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6-6 16:5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一锤子买卖就更要考虑竞争情况了,被碾压后连后手都没有,省下钱做棺材本么
所以两家不约而同用了APU

因为权衡之下,还是成本风险更要命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6-6 16:5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这也是我觉得这是amd自吹的原因,这两家还没那么傻,在这个阶段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太大
风险是大大缩小了的

任天堂那样为了兼容性而强行继续CPU和GPU分离才是增大了成本风险

X1这局输掉也是因为输在了内存和坑奶上的成本风险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6-6 17:0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如果你是这个观点,那就更不应该在此时锁定amd了
因为这样的成本风险是不可控的,谁知道amd的方案到时候有没有成本优势(内存和kinect又不是amd的错),多留后手才能降低这方面的 ...
恰恰相反,是可控的

因为APU的设计方案、性能表现、成本,都是完全在预期内的

内存反而是最不可控的,因为通用,受外界影响太大,坑奶这样的创新性偏门玩具就不用说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6-6 17:0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简单来说,现在就锁定amd,是增加风险(及波动性),但稍微可以降低一些成本预期,现在多留几个备选,成本预期会稍微高一点(但也不会很多,就像当年360搭cell便车),但风险会大大 ...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6-6 17: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假设一种情况,到时候amd的方案被nv碾压,然后呢
不管是继续用amd,还是最后求nv,这个代价都是巨大的
芯片设计这玩意就是个纯理论的工作,图纸上是咋样,最后出来就是咋样,所以是最可控的环节

你不会真的认为几十亿个晶体管都是工程师一个一个用“工匠精神”小心设计出来的吧?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6-6 17:0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6-6 17:0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你是说,微软已经锁定n年后(n取决于x2的上市日期),a卡和n卡的性能了么...
微软索尼的人肯定会听取AMD和其他芯片公司对未来芯片发展的预期,结合自己的经验,推测成品性能的大致区间

应该说,任天堂比微软索尼就差在这里,所以当芯片领域不再是90年代和21世纪初群雄逐鹿的局势之后,任天堂就无力玩机能了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6-6 17:1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6-6 17:14 发表

NV在PC市场赚的脑满肠肥,如果你只想要一个独立显卡给主机装上,就算不给NV任何研发费,到时候挑个PC显卡塞进主机里就行,需要考虑的仅仅是花多少钱,但只要你想要肯定不愁没得用,毕竟NV的股价和市场份额都比AMD高 ...
AMD是微软的干儿子,微软的硬件策略非常明显,手机用高通,RT平板用NV,PRO平板用英特尔,家用机用AMD

索尼倒是投机分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6-6 17:1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所以已经可以规避掉a方案比nv同期产品差一大截的可能了?
进化的路线图在大体思路上都是类似的,问题只在于研发进度和资金而已

NV未必真在GPU上投入比AMD多很多,因为NV过去数年精力主要放在移动领域,而AMD有外援投入(帮微软做360的GPU顺便确立下一代GPU的架构,帮索尼微软做APU随便搞出GCN,偶尔英特尔也输点血)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6-6 17:1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6-6 17:1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ps3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吧,就是因为一开始试图用cell搞定,最后时间紧迫了求nv的时候被nv狠狠宰了一刀,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要么和360类似方案,要么价钱上不会那么黑
CELL的失利不应该理解为索尼的失利

而是桌面市场到了拐点,容不下X86之外的竞争对手存在了

如果PS3诞生在90年代,说不定CELL就真的搞出点名堂,占据相当的份额了,那样一来,相关的开发、配套生态可能也会跟着来

而在PS3的研发过程中,得到的支持和投资力度也会不一样,CELL成品也就未必是这样一个妥协的阉割货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6-6 17:2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未必.....
未必两个字就是风险,你也知道无法排除届时a完全不能打的可能
未必是我作为外人的观点

实际就取决于索尼和微软要投多少钱进去了

他们清楚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6-6 17:2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你能和我讲中文吗
我在说的和你说的有啥关系...
有关系,最后一句

你认为CELL不如预期是临时上GPU的原因

我认为CELL不如预期本身就是结果——阉割和放弃的结果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6-6 17:2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6-6 17:2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我没说现在放弃amd,我说的是现在不该放弃nv
是NV放弃了微软和索尼的低利润家用机硬件市场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6-6 17:2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6-6 17:2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我的观点明明是ps3 gpu被nv宰是因为过晚和供应方合作造成被动
这完全不是一码事

PS3的GPU被动不是因为索尼一开始没考虑NV,而是索尼一开始根本就没考虑要配置一个GPU

AMD和NV的GPU那点差异只是一个细节和成本的问题而已,谁也不会比谁强到非常离谱的程度,顶多只是投入和研发进度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6-6 17:3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6-6 17:3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要是这样微软更应该饿死amd然后收购了,反正竞争对手是索尼
我也不认为微软真清楚nv的情况,何况价格谈判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750真会比x1那个大饼贵多少么?微软在内存成本上 ...
微软不会去收购芯片研发商,没必要这样做
你也知道的,欧美企业的目标不是想要搞死哪家企业,而是给股东赚更多的钱

TOP

引用:
原帖由 yfl1 于 2014-6-6 17:3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我之前看到的版本是ps3比较晚期找的nv
如果你说的才是真的
那么反而证明,锁定一家供应商弊大于利,要是当时和a也有合作,看到nv耍无赖,马上可以换
一、2003年相比2001年确实晚了两年

二、锁定一家强势的芯片商和锁定一家弱势的芯片商可不一样。打个比方,你找雷飞预购某日版游戏,价格肯定599起,找个薄利多销的代购,说不定300就接下了,到时候还免不了承诺一个全网最低价,多退少补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