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34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音响] vivo x1、各种国产砖头“随身”播放器就是坑爹(3年后来挖坟

时间也差不多了,可以挖坟了。当时那些东西确实坑爹这点没人反驳吧?最近的hifi手机声音以移动设备来说真心挺靠谱了。魅族pro4 pro5还不错,不过pro6是之前废掉的pro5方案之一,通话组那边主导的,音频部分跟ip6/6+里苹果找cs定制的codec基本是同一个die。
vivo的音频线路基本是他们自己调的,指标一直都没怎么做到顶,声音上有靠谱的,也有不咋地的,最新那代用es9028的顶配版其实声音还不如用cs4398的完成度高233

现在hifi手机做起来都是靠半导体厂家技术进步和靠谱的晶振、阻容无源器件和模拟开关加持,这玩意现在养肥了不少厂家,比如说ess(笑
这些hifi手机跟我发这帖时候区别已经很大了,当时喷的用给非移动设备设计的ic方案强行塞到手机里的设计现在也基本见不到了。

我当时说的靠谱方案其实很简单,用为移动应用设计的两通道低功耗高性能dac,当时已经有的也就是es9023和pcm51xx,声音和客观指标算是还过得去,而且功耗也够低。
vivo后来找ess定制了es9018k2m,独占保护期过了之后这东西基本是事实标准了,另外ti和adi也有几款这种原因才开始做的定制料运放,指标非常妖孽,传统线路设计完全不能兼顾的指标都做得很高了。

更多猛料可以听我们播客之前的节目,找了曾经在珠海某厂负责hifi手机音频部分硬件设计的工程师(现在在ess原厂)聊音乐手机:
http://www.lizhi.fm/1635236/2518618401752013318
http://music.163.com/#/program?id=16549027
https://itunes.apple.com/cn/podc ... c/id1022418089?mt=2
哪个平台方便就在哪儿听吧,谢谢。另外最新那期找了ess原厂的大拿来聊dsd和音频测量,有兴趣的也可以听听。

---------------------------------------------------------------------------------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exus 7

讲真,在移动设备上用台式CD机/DAC级别的独立da方案作为所谓发烧级产品的卖点就是产品经理自己发烧了。
移动设备供电一方面根本喂不饱,另一方面不是为移动设备设计的da方案对续航时间影响也不小。笨重的移动级台机思路做出来的东西根本就是反人类嘛,不懂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死电工根本做不出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东西。

其实说白了就是你们发烧友要求真高吧,也不是体积够大、堆料(或者说堆芯片拼线路)够有货就一定好声。移动设备还想要无限度追求声音素质就是病,得电。
对于体积、供电局限较大的移动设备,音乐回放部分肯定要做一些妥协。如果真能有价格不算贵、声音不是顶级但是也够干净有一定素质、体积轻巧、使用时间和整体使用体验都不坑爹的便携音乐播放器/智能手机,估计对于大众消费者和大部分不会拼了命折腾的器材发烧友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帖子先发在这里,过两年再来挖坟。

一句话总结:折腾耳机、随身播放器一点都不装逼,自己玩得高兴就好。不过某些“为发烧而生”的国产砖头播放器和某些音乐手机的设计思路是有问题的,就是小马拉大车。

[ 本帖最后由 sonic910623 于 2016-4-19 16:04 编辑 ]


TOP

产品经理可没发烧,看中傻多速的市场罢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exus 7
引用:
原帖由 @ulric  于 2013-4-1 06:53 发表
产品经理可没发烧,看中傻多速的市场罢了
我喷的是非便携方案便携化的设计。又便携又能满足傻多速市场的方案现在自己有了,那帮产品经理没开始认可罢了。


TOP

其一,整体不坑爹的设计并不存在;

其二,你要认识到,这本身就是一个小众圈子,没有什么“大众消费者”的概念,如同摄影和器材到了后期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样,追求声音的人懂得适可而止。而作为小众圈子,所谓的“大众消费者”多半都在装逼,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人云亦云;

其三,“大众消费者”未必待见所谓的消费级产品,装逼自然而然牵扯到标新立异,但同时存在一个悖论,就是这个圈子大多数人消费力的确不行,说白了就是没钱还要装。前几年我在某游戏论坛认识的版主,12k开的耳模,目的是为了上下班在公交车上听mp3

市场内的消费者都这个智商,直钩都可以钓鱼,何其乐哉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

我现在又重新开始用md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exus 7
引用:
原帖由 @腻水染花腥  于 2013-4-1 07:29 发表
其一,整体不坑爹的设计并不存在;

其二,你要认识到,这本身就是一个小众圈子,没有什么“大众消费者”的概念,如同摄影和器材到了后期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样,追求声音的人懂得适可而止。而作为小众圈子,所谓的 ...
嘛,用户有装逼需求很好解决的,无非价格贵些,再加时钟重整、升频+噪音整形、电容/运放随意换……
装逼犯主要是两大爱好嘛:亮骚、各种折腾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谁说上下班听歌就不能讲究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听过再说 x1的声音素质是2000元级别播放器的声音素质
只不过
调音有问题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exus 7
引用:
原帖由 @aweiwei  于 2013-4-1 08:3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谁说上下班听歌就不能讲究了?!
当然可以讲究,但也不是只有那些价格不算厚道的砖头播放器就是最合适的选择。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exus 7
引用:
原帖由 @helllee  于 2013-4-1 08:4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听过再说 x1的声音素质是2000元级别播放器的声音素质
只不过
调音有问题
x1那机器也就那样吧,问题在于料子太足供电喂不饱,asrc、dac、lpf用的运放再加上耳放芯片,电池加稳压片子估计压力不会小。低失真度问题不大,信噪比、动态范围就不好说了。当然续航时间就不说了。
说白了国砖和x1的思路都是小马拉大车,性能不一定最高、搭配不一定经济,但是逼格够高够有面子。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 (CDMA)

的确如此,所以我放弃了七彩虹的购买计划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sonic910623 于 2013-4-1 09:0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exus 7

x1那机器也就那样吧,问题在于料子太足供电喂不饱,asrc、dac、lpf用的运放再加上耳放芯片,电池加稳压片子估计压力不会小。低失真度问题不大,信噪比、动态范围就不好说了。当然 ...
之前我写的一篇测评
http://bbs.vivo.com.cn/thread-826424-1-1.html
电路部分其实不用担心 dac是有做单独的升压电路 虽然电池不大 但是8小时问题不大 其实最大的瓶颈是 运放 这机子只用了个便携机的运放 所有声音取向虽然跟c4一样 但是 整体素质只有 7成
同时由于4398的声音取向 所以 整个风格是走上路

这次的 xplay个人感觉才是完整品 使用了 opa2604 以及电池增加到 3500

关于电路设计部分 步步高比国产的那些砖头厂强多了 国产的那些砖头 很多都是类似些作坊制作 反而步步高旗下的oppo的 bd在美国市场直接是旗舰获奖机型

TOP

其实现在这个数码时代,什么DA芯片解码的保真能力都基本差不多的,用仪器测普遍THD+N的结果都在85db+,人耳能区分40db+的已经是神仙了(40db的话,输出和输入的差异为1%)
唯一的区别就是输出级的模拟部分,但是这部分所谓的区别只是风格向的问题
所以大部分的神器拿去音频分析仪上测,数据结果反而不好看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 (Nexus 4)

玄学。。。

TOP

引用:
原帖由 helllee 于 2013-4-1 09:45 发表

之前我写的一篇测评
http://bbs.vivo.com.cn/thread-826424-1-1.html
电路部分其实不用担心 dac是有做单独的升压电路 虽然电池不大 但是8小时问题不大 其实最大的瓶颈是 运放 这机子只用了个便携机的运放 所有声 ...
噗……看来你根本没自己做过DAC,DAC输出的模拟信号并非线路输出,肯定需要外接一个LPF低通滤波器过滤掉高频杂波,通常是基于运放的二阶巴特沃兹有源LPF。
这个LPF对DAC系统的相位特性和幅频特性影响很大,DAC模拟输出校音主要是通过调整这个LPF的参数来实现。
不过网上能找到的拆机图里根本看不到这个对声音举足轻重的运放,BBK应该不会坑爹到用RC无源LPF来代替吧233

你说的这个运放部分其实是最后的耳机放大器,X1用的TS4621是通过内置电荷泵产生负电压实现单电源供电的,动态范围和信噪比天生就是软脚。

TOP

 34 123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