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音响] 按照玄学产品利润惊人来说 大家来估估大奥值多少???

引用:
原帖由 JULYTC 于 2015-11-11 13:16 发表

是啊,所以食材新鲜与否就是玄学嘛,不是这个理么?
什么叫不新鲜啊兄弟,金华火腿这种猪肉木乃伊做高汤,这是煮尸水
现场砍一头猪,赶在屁股上合格证之前赶紧上去咬一口,这是新鲜,是不是这个理儿?


TOP

引用:
原帖由 JULYTC 于 2015-11-11 13:14 发表
南京每五年就会有一个活动,就是惠声畅想开放大奥试听,俗称排队摸大奥,每次听完总有一群人说大奥不过如此不如我的hd600/dt880/hd800/t1 等等,随着时光的推移,大奥不如的耳机越来越多,可惜二手价格却从07年8w一下 ...
这么巧,要不要来我家排队摸摸硅酸盐,这些年二手价格也是前面多了个1



TOP

引用:
原帖由 532 于 2015-11-11 13:25 发表

这么巧,要不要来我家排队摸摸硅酸盐,这些年二手价格也是前面多了个1
可惜你的石头卖的出去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JULYTC 于 2015-11-11 13:30 发表

可惜你的石头卖的出去么
哦,带个叫房产证的小红本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532 于 2015-11-11 13:21 发表

什么叫不新鲜啊兄弟,金华火腿这种猪肉木乃伊做高汤,这是煮尸水
现场砍一头猪,赶在屁股上合格证之前赶紧上去咬一口,这是新鲜,是不是这个理儿?
你也说了烹调方式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
那么请问这种所谓盲听就这么合理么,播放时候能够无缝切换让实验者进行比较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532 于 2015-11-11 13:32 发表

哦,带个叫房产证的小红本的
把房子拆了卖石头么?

TOP

煲耳机有没有影响,外国有一个关于q701的实验
http://www.innerfidelity.com/con ... ility-break-effects

翻不了墙果壳也有讨论
http://www.guokr.com/question/94139/
引用一段
文章中的数据非常值得玩味:在经历300小时以上的“煲机”后,耳机的频率响应(FR)、累积衰减频谱(CSD)曲线都未产生有说服力的变化——也就是说主体音色和动态表现力几乎没被“煲机”影响到。
但有趣的是,公认对音质有害的互调失真(IMD)却随着“煲机”的延长而降低(300小时内降低了1.5dB,并且还没有减速趋势)——虽然下降有限,但确实降低了各个频率的声音互扰,声音会显得更“干净”……一点点。

当然你可以说变化过于微弱,人听不出来

还有一点,煲耳机所带来的不一定是正面影响,被大动态搞得振膜坏的耳机一堆

[ 本帖最后由 JULYTC 于 2015-11-11 13:4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JULYTC 于 2015-11-11 13:16 发表

是啊,所以食材新鲜与否就是玄学嘛,不是这个理么?
人家测试大大是美食家 懂伐????  人家吃遍天下美食,不害邻居家的狗,体重也才只有110斤

TOP

引用:
原帖由 JULYTC 于 2015-11-11 13:33 发表

把房子拆了卖石头么?
哦,我很好奇这大奥怎么拆卖的,巨巨说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JULYTC 于 2015-11-11 13:32 发表

你也说了烹调方式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
那么请问这种所谓盲听就这么合理么,播放时候能够无缝切换让实验者进行比较么
怎么无缝切换,你长四个耳朵再来个双联开关热切换?还是学示波器搞同步多路输入啊?这样都不用上人耳了直接交给仪器就行,就算线长差个几十cm也就稍微延迟个一两纳秒

盲测都不合理,短时间几分钟的短期记忆对比不合理,但是呢,煲几百个小时相隔几十天的长期记忆对比就是合理的,是不是这个理儿

TOP

引用:
原帖由 532 于 2015-11-11 14:32 发表

哦,我很好奇这大奥怎么拆卖的,巨巨说下?
你把房子和石头比也是有趣

TOP

引用:
原帖由 532 于 2015-11-11 14:36 发表

怎么无缝切换,你长四个耳朵再来个双联开关热切换?还是学示波器搞同步多路输入啊?这样都不用上人耳了直接交给仪器就行,就算线长差个几十cm也就稍微延迟个一两纳秒

盲测都不合理,短时间几分钟的短期记忆对比 ...
你看你也说了,双盲测试根本不合理,上面不是还有一群人拿来做真理么
实验设计上的按顺序一次听音,没有试听者自己的选曲比较,
两只耳机试听者都是第一次听,都些是造成这个实验结果的原因。
试听者对歌曲、耳机的特性本身不熟悉,相对分辨不同耳机的声音就更难
还有听觉疲劳的问题亦没有考虑
而且这个双盲测试,从实验的角度来说这个变量也没消除
大多数最终答案是倾向于喜欢第二遍用的耳机。
而且实验假设煲过的耳机是好听,所以并不排除试听者听出差别但选错答案
拿一个不准确的实验去证明结论,你觉得合理么

涉及到主观感受的双盲实验本身就很难做到客观地表达事实,特别是听感这种东西所受外界因素影响更多了

而且就算这么一个不准确的实验,专家组的准确率仍然大于普通组
请问下这又作何解释?

[ 本帖最后由 JULYTC 于 2015-11-11 15:1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JULYTC 于 2015-11-11 14:43 发表

你把房子和石头比也是有趣
呵呵,花个xxx万,毛胚房子交给你的时候毛胚状态除了硅酸盐这大头就基本剩下钢筋了,从头到尾把硅酸盐当石头的也就你一个,这也甚是有趣,射了箭再画靶子原来这么好玩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532 于 2015-11-11 15:16 发表

呵呵,花个xxx万,毛胚房子交给你的时候毛胚状态除了硅酸盐这大头就基本剩下钢筋了,从头到尾把硅酸盐当石头的也就你一个,这也甚是有趣,射了箭再画靶子原来这么好玩啊
所以阁下意思是房子的价值只在硅酸盐和钢筋咯?

TOP

引用:
原帖由 JULYTC 于 2015-11-11 15:11 发表
你看你也说了,双盲测试根本不合理,上面不是还有一群人拿来做真理么
实验设计上的按顺序一次听音,没有试听者自己的选曲比较,
两只耳机试听者都是第一次听,都些是造成这个实验结果的原因。
试听者对歌曲、耳机的特性本身不熟悉,相对分辨不同耳机的声音就更难
还有听觉疲劳的问题亦没有考虑
而且这个双盲测试,从实验的角度来说这个变量也没消除
大多数最终答案是倾向于喜欢第二遍用的耳机。
拿一个不准确的实验去证明结论,你觉得合理么

涉及到主观感受的双盲实验本身就很难做到客观地表达事实,特别是听感这种东西所受外界因素影响更多了

而且就算这么一个不准确的实验,专家组的准确率仍然大于普通组
请问下这又作何解释?
叫这群专家跟群众各抛一次硬币,正反面出现次数不等的话,请问你准备怎么解释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