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这游戏机成本是那拿来骗傻子的吗?


盈亏平衡点(亦称保本点、盈亏分离点),它是指企业经营处于不赢不亏状态所须达到的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是投资或经营中一个很重要的数量界限。

一、企业各项成本构成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分析经营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与盈利之间的关系来推算盈亏平衡点的。

  1.固定成本:指成本中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部分。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2.变动成本:指成本中随产量增减而变化的部分。变动成本可以表示为单位产量变动成本与产品产量之积。

  3.总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C=F+V=F+v×Q

C表示总成本,F表示固定成本,V表示变动成本,v表示单位产量变动成本,Q表示产品产量。

  
二、盈亏平衡点的测算在通常状况下,企业总收入等于单位产品售价与产品产量之积。当达到盈亏平衡时,总收入等于总成本。有以下等式:

  vQ+F=PQv表示单位产量变动成本,Q表示产量,F表示固定成本,P表示单位产品售价。经等式变换得到下式:

  Q=F/(P–v)该等式即为盈亏平衡点产量的计算公式。其中的Q就是维持收支平衡时的最小产量。

所谓的单个售价小于成本,也就是P<v,F固定,P-V为负,Q为负:D   
 


TOP

引用:
原帖由 ALEXZHAN 于 2007-10-10 17:29 发表


我只是说这种商业模式是可行的,因为手机的例子摆在那里

至于网上传的卖一台亏多少,不是SCE的人,没人知道是真的假的,他真也好假也好
就游戏机初期亏本卖(就算是卖价低于成本),这种行为也是可能的
这种的确可能是可行的。但是手机是往往和网络供应商帮顶,而且你要签协议,用信用或者现金保证其收益的,或者往往有服务供应商从终端厂商那里购买贴牌之后以送机的形式给到消费者手里,这里面无论对于终端商(如诺基亚,索爱)还是网络供应商(如中国移动或沃达丰)的盈利是有保证的,而且已经在你所支付的信用或现金里包含了终端的价格。

但是我们来看游戏机,游戏机的软件盈利(所谓的权利金)是不可预测的,游戏可能卖的好,也可能卖的不好,卖得好的话,可以增加盈利,但卖的不好呢?在没有哪怕一点点保障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公司敢把单(原材料,能源,人工)这部分生产成本做到比零售价还要高(而且不包含渠道和市场和行政费用),哪个企业的股东会答应?



TOP

LZ的怀疑是有道理的,但是推论是有问题的,
预测的那个800美元是各个部件的零售价的总和,PS3的零售价为600美元,
这只能说消费者买PS3能够省200美元,此外什么也说明不了,
真正的制造成本这个坛子上的人估计也没几个人知道,
LZ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说出那堆800美元的配件的制造成本到底是多少,
除了CELL,BD-ROM和那块阉了的显卡,其余的部件找出成本并不难,
虽然把这些配件组装到一起需要成本,但是如果LZ给出一个有根据的数据,
相信至少我们的讨论就会有一个好的实在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进行一定的推断,
虽然准确的结论不可能得出来,但是可以得出“售价低于制造成本”说法的可靠性有多大,
现在大家只是在常理与理论上进行个人大胆的推测而已,说白了就是空对空。

就我个人的推断,无论后续生产批次的主机的制造成本有多低,
首发那个批次的主机,售价低于制造成本可能性是较大的。


TOP

233,这口水仗……要能讨论各结果出来就真见鬼了

TOP

同意LS,居然还有提出要列BOM报成本的,难道列个BOM找人去报价么?以不同的公司名义报价结果也是天差地别的,还有订单的大小和稳定性,交货期等等细节呢,这就关系到ps3的预期销售目标和市场占有率了。非正常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制造成本+分销成本真大于零售价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但那不是正常的设计成本,如果设计成本本身就注定是亏本买卖,这种事谁敢批?有多少钱都不够烧啊,你还有钱回来再生产么?这样能讨论出结果就真见鬼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firesun 于 2007-10-10 14:51 发表
业内人士好多。
抱歉

我似乎在此贴里没看到几个靠点谱的


我几乎可以想象如果一家公司交到此贴里某些同学手上会成什么样,或者,和财务吵成什么样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