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17 12
发新话题
打印

越狱第7集中的一个细节探讨

就是精神病人对老奶奶房间的画很感兴趣还把他拿走了 这代表什么?
画上只是风车和草地啊?有啥涵义
其它兄弟对pb剧情不了解的也可在这直喷啊


TOP

意味着他将会遇到LOST众



TOP

我记得这是第6集里的内容吧,不顾我觉得这里就是一kuso

这个帖子里我写过:

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804928-1-5.html


TOP

他对十字的东西很敏感

TOP

荷兰啊,老奶奶不是说了吗,精神病想做个筏子去荷兰。

TOP

我也不解 进来学习一下

TOP

这几天连续把第二季的7集看掉了,提俩问题

兽医做断肢再植而且不输血(据说有医师专业解释,求)

小偷DAVID为什么变得刀枪不入?之前动不动就吓得要尿裤子,跟着大部队也没得什么好,又是挨棍子又是被枪顶着钻后备箱的,想分钱更是做梦,他根本没其他人的资本,so吃错药了?

TOP

我还在想为什么医生MM最后拿到的钥匙跟他爸爸兜里掉出来的钥匙为啥不一样呢....

TOP

精神病和一只狗要去荷兰~~~自己慢慢做筏子:D

TOP

向往风车和草地~

TOP

引用:
原帖由 hanzo 于 2006-10-24 08:49 发表
这几天连续把第二季的7集看掉了,提俩问题

兽医做断肢再植而且不输血(据说有医师专业解释,求)

小偷DAVID为什么变得刀枪不入?之前动不动就吓得要尿裤子,跟着大部队也没得什么好,又是挨棍子又是被枪顶 ...
第一个问题记得tg兄弟发过一个专业医生的帖子说是完全可行的
2 这就是pb成功塑造一个人的性格 如果他继续揭发那此人毫无意义可言。记得小偷在思考的时候大量的插播以前在pb监狱的片段
大意是我们相信你。我们不管他以前如何 但是最后他终于做了回男人

TOP

为什么毫无意义可言?马洪说得很明白了,只要说出大部队的下落,david可以不加刑,还能换更好的服刑地点,将来再帮忙漂白犯罪记录等等,这些跟david出狱后灰头土脸的生存状态相比反差太大了,而且他根本指望不到多少钱,一直是被T BAG和LINCON半胁迫着干所有事情的。

继续求医师解释。

TOP

关于那个兽医做的“断肢再植”的一些现代医学上方法和步骤



断肢再植步骤

(一)术前准备和麻醉   



    1.纠正休克 除一般准备外,首先纠正休克。断肢伤员往往因大量失血而有休克,应立即纠正,同时积极准备手术,待血压正常时方可进行手术。如不完全纠正休克就进行再植,可威胁伤员的生命。血压低也使吻合的血管易栓塞。

    2.麻醉 在上臂宜用连续臂丛麻醉,一般用0.3%的卡因10毫升加2%利多卡因10毫升,可有3小时麻醉作用,必要时可重复注射。如用布比卡因可获得更长的麻醉时间。在下肢宜用硬膜外麻醉。

    (二)清创术

    做好完善和彻底的清创术预防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清创要求较一般外伤更为严格。如损伤污染不严重,伤后6小时内彻底清创,预防感染是可靠的。彻底清创与保留肢体长度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为了保留肢体,就必须彻底清创。否则一旦发生感染,将危及肢体,甚至危及生命;但也不应过多的去除可成活的组织,造成肢体过短,影响功能。

    清创时对各种组织的处理:

    1.皮肤 按一般原则洗净皮肤及伤口。环形切除皮缘,去除多少应根据伤情,撕脱或挫伤的皮肤应完全切除。

    2.肌肉、肌腱 严重损伤的肌肉应予切除。肌腱较坚韧,多数为表面污染,切除要慎重,一般只切除断端末端。对不需缝合的肌腱如指浅屈肌腱,应多切除一些,以预防术后粘连。

    3.神经 修复神经是恢复肢体功能的重要环节。不可轻易切除神经组织,以免影响对端吻合。神经一般也是表面污染,洗净后暂不切除伤部,待缝合时再决定去除多少。对挫伤未断的神经,慎勿切断,观察恢复或二期处理。

    4.血管 在断肢的平面,根据解剖,找出拟吻合的动、静脉,只剪除污染较重部分,待吻合血管时再作进一步清创,用小动脉夹夹住断裂端或细线结扎、止血并作为标志。

    (三)断肢灌注

    清创后再对断离肢体进行灌注。先用肝素生理盐水,再用新鲜肝素血液。在断手用血约50毫升,在小腿及前臂可用血200毫升。其效用有:

    1.冲出代谢产物及小血管中的凝血块,有利于提高血管吻合效果和减少中毒现象。

    2.扩大痉挛关闭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网,恢复毛细血管的虹吸作用。

    3.用肝素血灌注,可提供断肢营养,延长离体组织生存时间。

    4.可以判断断肢血管网的流通情况。断肢血管正常时,灌注后凹陷的指(趾)腹很快饱满,静脉断端有回流液体。如断肢血管网受损,则灌注液体很快自断肢断面流出或不能注入。注意灌注压力要适当。

    (四)骨关节的处理

    1.缩短骨端 主要目的是为了清创和便于神经、肌腱和血管的修复。去除多少应根据组织伤情决定。但至少要达到神经及肌腱能对端吻合,以及缝合皮肤时没有张力。

    2.骨折固定 固定骨折时尽量少剥离,尽量不用钢板等较大异物,以免骨折不连接和感染后不易控制。一般宜用髓内钉或克氏针、螺丝钉固定,骨膜剥离少,愈合较快。

    (1)前臂尺桡骨骨折宜用锈钢针(钉)作髓内固定。

    (2)断腕 腕关节多已破坏,可锯去部分尺、桡骨,尺骨宜短1厘米,以利恢复前臂旋转功能。如作腕关节融合术,可将舟骨去除软骨面后与桡骨融合于腕功能位,缝合关节囊,可保留部分腕部活动功能。

    (3)远侧断掌 一般有掌骨头骨折,应尽可能保留关节面,修整骨端后,用克氏针暂时固定示指及小指近节指骨于相对掌骨,以恢复手的支架。2~3周后拔去克氏针以恢复掌指关节的活动,切不可融合掌指关节。

    (4)小腿中下部断肢 如胫骨为斜形或修整后形成斜形骨折面,用二枚螺丝钉固定,或用较细的髓内钉分别从内外踝处打入胫腓骨,固定骨折。

    (五)缝合肌腱。根据远近侧肌腱的长度,适当修整残端,并有意识地使其长短有参差不齐,使缝合处不在一个平面,以减少缝合处粘连,有利于功能恢复。

    在前臂、腕部和掌部断离,准确地和较完善地缝合相对应的肌肉肌腱很重要。在掌、腕部不缝指浅屈肌,以防与指深屈肌粘连。

    肌腱缝合方法 由于时间紧迫,有许多肌腱需要缝合,宜用简单,快速而有效的方法缝合。一般用4或7号丝线,做“双十字”缝合法,多数取得良好效果。

    (六)修复神经 神经的恢复极为重要,是关系到再植肢体有无良好功能的问题,因此要强调在初期手术中妥善地修复。如神经长度不够,可适当游离、屈曲关节或神经移位,以求达到对端吻合。吻合前要求将神经用利刀每次切除少许,直到正常组织切面。如神经缺损较大,则以能做到对端吻合为主,即使断面不够健康也可接受。

    (七)动脉和静脉的修复 作好血管修复是肢体能否成活的关键。

    1.首先应作好血管本身的清创 挫伤部分表现为栓塞,内外膜下有血斑和内膜分离等,都应切除。血管修复固然以对端吻合最好,但如保留损伤部分,将造成该处血管栓塞而失败,应完全去除病变部分,不应姑息。如血管清创后缺损过大,可采用自体静脉移植,效果良好。

    2.移植静脉的管径问题 宜根据肢体损伤部位,选择健肢小腿或股部的大隐静脉移植,如损伤血管较粗,应取用上部大隐静脉,用生理盐水扩张至需要的管径。

    由于静脉瓣向心开放,注意移植于动脉时要倒置,移植于静脉时要顺置,不要弄错。

    3.缝合方法 如修复的血管管径较大(2mm以上),可采用二或三褥式定点连续缝合法。褥式定点只缝少许血管的全层,不致造成管径的缩小,可使内膜对合较好。对管径小的血管,如掌浅、深弓、指总动脉、静脉,则用8~11-0尼龙线间断缝合6~8针。

    4.缝合材料 可用7~9-0尼龙线或人发作缝合材料。通过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用头发缝合2mm以上管径的四肢血管,创伤和反应很小,操作方便。

    5.修复动、静脉的比例 在正常情况下,肢体在不同平面多由1~2条动脉供血,由数条较大静脉和许多小静脉及淋巴管完成回流。断肢再植后,往往有静脉回流不足,出现供血与回流的不平衡。尽管术后静脉侧枝循环系统建立较快,能逐渐解决供血与回流的矛盾,但早期若回流不足,将引起断肢肿胀,甚至造成失败。因此应尽可能修复较多的静脉。有时断肢可修复的静脉较少,为了保持相对的平衡,防止断肢严重肿胀,在保证远侧有足够动脉血液供给条件下,可只缝合一条动脉。

    修复血管时,血管腔内不时用少量肝素溶液冲洗。

    6.松放动脉夹时间 修复动脉和静脉的顺序不拘,但最好先吻合静脉,力戒缝合动脉后,不等修复静脉就立即松放动脉夹,虽然暂时断肢变为红润,得到循环,但因没有静脉血回流,致使残端出血很多;由于凝血作用,残端渐渐不出血,而动脉阻力渐大,以致完全栓塞。

    在前臂,宜在修复一条动脉二条静脉后松放小动脉夹,观察血流情况。酌情可继续修复其它静脉和另一条动脉。腕部以上,尺、桡动脉有一条动脉和两条静脉通畅,足可供给断肢循环。但在断掌远侧,血管径小,应尽量吻合指总动脉及手背静脉后同时松放动脉夹。循环恢复后,及时缝合皮肤保护,有利于防止血管痉挛与栓塞。否则,在缝合其它小血管过程中,使已缝合好的小血管容易因骚动和暴露而痉挛、栓塞。

    修复血管完毕松动动脉夹后,用湿纱布轻压血管吻合处,止血后应认真检查血管吻合处情况及断肢远侧血液循环的恢复情况。如有漏血,可继续用纱布轻压即可;如漏血较多,应补缝1~2针。如有血栓,应及时处理,必要时重新吻合或作静脉移植。

    7.血管痉挛的处理 如血管痉挛而无栓塞或断裂,可用小动脉夹夹住痉挛的两端,用针头穿入管腔,加压注入生理盐水,使其扩张,即可克服。在动脉断端痉挛时,可用小动脉夹夹住痉挛段以外的部分,将平头针从断端放于管腔内,用手捏住断端,向痉挛段推入生理盐水,使其扩张。在血管壁或断端滴入1~2滴罂粟碱,解痉效果明显。

    (八)缝合皮肤 
管修复成功后,应尽快用良好的皮瓣覆盖。如有皮肤缺损,应用游离植皮。如缝合张力大,不可勉强缝合,以免影响肢体循环。

    (九)引流及外固定 由于伤情严重,伤口污染,渗出物多,应在不同处放2~3根橡皮引流条,用较多松软敷料包扎,石膏托固定。48~72小时更换敷料,拔除引流条。

    (十)术后处理

    1.密切观察全身情况。注意有无中毒、感染及肾功能衰竭等现象,及时发现与处理。

    2.肢体位置应稍高于心脏平面。观察肢体肿胀、颜色、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温度及脉搏情况。如断肢不甚肿胀而温度骤降3~4度以上,常表明有部分动脉梗阻,应立即手术探查处理。术后要注意保持室温在22~25℃。如室温过低,寒冷刺激可引起血管痉挛。

    3.切开肿胀皮肤减张问题 应尽量避免切开,注意预防措施,即多接一些静脉。如肿胀严重,有些紫绀而循环尚好时,可考虑切开减张。

    4.功能活动 术后2~3周拔出临时固定钢针,练习手指、掌指关节被动活动,6周后在远侧断掌应去除外固定,不断练习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活动。并适当练习腕关节及前臂旋转活动。小腿或足断肢,应注意固定足部于功能位,注意防止足跖屈、内翻等畸形。

    5.抗凝剂的应用 修复血管时局部应用肝素,要认真过细地完善地修复血管,防止血栓形成。不用全身抗凝剂。如果血管清创不足或血管缝合不完善,虽然使用全身抗凝剂,并不能防止血管栓塞。

    6.再次手术和功能锻炼 再植成功后,由于组织创伤反应,局部制动,肌腱、神经周围都有疤痕粘连。如功能恢复较差,应考虑二次手术松解粘连,并加强活动,往往能改进肢体功能。

    在掌指关节僵硬,影响手的握拳功能时,应早期活动防止僵硬;如已发生,可切除部分关节囊分离粘连,及时活动。

    如神经未修复,在关节活动恢复后,应探查缝合。如缺损过大,对粗大神经移植效果不佳,但指神经移植效果较好。如两条神经缺损均很大,不能修复时可考虑利用一条移植修复另一条,如以尺神经残段修复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残段修复胫神经。

    断肢再植后,手内肌往往恢复不佳,如大鱼际肌未恢复不能对掌,可作拇指对掌成形术。

    骨折延迟连接与不连接,应及时处理,进行手术植骨及内固定,以利肢体功能恢复。应该认真做好随访工作,指导伤员长期坚持锻炼,不断改进肢体功能。

    总之,对断肢再植工作,应在保证伤员完全的前提下,接活有功能的肢体。掌握好手术的顺序和方法,必需过细地做好清创术。处理好骨与关节损伤,修复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对端吻合神经,修复好动脉和足够的静脉,以及缝合皮肤,必要时植皮消除创面。做好术后治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直到伤员恢复健康,肢体恢复功能


一个兽医,就一个人,在没有输血,没有必要工具下,可能性真的不大!!!

TOP

来点急诊室一般的处理这类事件的步骤和方法:

断肢的急救处理

    1.现场急救 急救时需将病人和断离的肢体尽快地、安全地送到医院。断肢的近侧端用清洁敷料加压包扎,以防大出血,最好不要用止血带。对于不能控制大出血而必须应用止血带者,则每小时应放松1次,放松时应用手指压住近侧的动脉主干,以减少出血。对于大部断离的肢体,在运送前应用夹板固定伤肢,以免在转运时引起再度损伤。断离下来的肢体其断面用消毒敷料覆盖包扎,以减少感染。设法及时以干燥冷藏方法予以保存,先将断肢装入塑料袋,袋口扎紧后放入不透水的容器,如搪瓷杯,上盖后放入盛有冰块的保温瓶中。在病人发生严重休克时,应首先及时处理休克,以防止转运途中发生生命危险。

    2.急诊室处理

    (1)迅速了解受伤史,全面地进行全身和受伤肢体创口、断肢情况的检查。抽血检验血型、血常规,并配好同型血1000~2000ml。同时常规给予破伤风抗毒血清,必要时导尿。

    (2)抗休克。

    (3)摄肢体X线片或加摄头颅、胸部或腹部的平片。

    (4)通知手术室立即做好断肢再植的清创与再植手术的器械准备。

    (5)通知有关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尽速做好手术前准备。

    (6)如发现伤者有严重合并损伤而危及生命时,应首先请有关科室协同处理。

    四、断肢再植手术

    1.手术室的准备和麻醉

    (1)手术室的准备:铺置三只无菌桌:一置断肢,一置清创器械,一置再植手术器械。

    (2)麻醉: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断肢的不同部位及病人年龄与并合症等情况,可选不同的麻醉方法。一般为硬膜外阻滞、臂丛神经阻滞、乙醚吸入或静脉麻醉等。注意麻醉药物中不加肾上腺素类,麻黄素类药物以致血管持续痉挛。

    2.清创 

    (1)普通清创:分二组处理断肢的近段和远段。先用无菌肥皂水和毛刷洗刷整个患肢,并用大量等渗盐水冲洗。然后更换手套,用另一套无菌毛刷与肥皂水洗刷创口边缘。如果伤口内有大量异物时,也可用毛刷轻柔地刷去异物。然后用3%碘酊和75%乙醇对整个肢体进行消毒。常规铺盖无菌巾后,去除异物。由浅及深地将失去活力和污染的组织切除,未完全游离的骨片,如果无明显的污染,仍应保留。

    (2)血管床的冲洗:血管床冲洗目的有三个:首先可了解断肢的血管床的完整性是否破坏,以便决定是否能行再植手术。其二可冲洗出组织中积蓄的部分毒性代谢产物及小血管中的凝血块,减少机体对毒性物质的吸收,并提供通畅的血管床为重建血循时打好基础。其三可扩张痉挛、关闭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网,恢复毛细血管的虹吸作用,有利于今后微循环的改善。方法是选择一根主要动脉或条件较差不准备缝接的动脉,在其断口上缝吊一针以作标记。细心清除该动脉断口处凝血块后,选用12~18号平头针插入血管中,12.5u/ml肝素等渗盐水冲洗。

    3.再植手术

    (1)骨支架的重建:上肢骨缩短可较多一些,下肢除小儿外缩短不超过15cm时,过短不仅影响负重和行走,而且妨碍按装假肢,失去了再植意义。小儿发育期间,可根据短缩的情况行骨骺阻滞术或肢体延长术来适当矫正双侧下肢的不等长。一般整齐切割伤约缩短2cm,火车辗轧伤约缩短10cm,撕裂伤的缩短也较长。内固定要求简便迅速,确实稳固,愈合较快。可将骨端咬成相对的阶梯形,用1~2枚螺丝钉贯穿固定,亦可髓内针固定。经干骺端的断离,将骨干插入骺端,并用1枚螺丝钉贯穿固定或用钢针作交叉固定或髓内固定。对经关节的断离,关节面破坏,可行关节融合术或关节成形术。骨骼固定后选一些没有污染的碎骨片植入骨断端的周围,以促进骨愈合。

    (2)血循环的重建:血管吻合前应常规处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全身血容量的补充,使收缩压维持在13.3kPa(100mmHg)以上;二是在手术显微镜下作血管清创,细心修去距血管断口约2~5mm之内的血管外膜和损伤的血管组织,直至近端动脉血管夹放松时,有血液迅速喷出;三是检查血管痉挛的原因并按表15-1方法处理;四是将血管深层软组织作必要的缝合,减少血管吻合时的张力,消灭死腔,与骨组织和内固定不直接接触,以建立一个良好的血管深部软组织床。

    血管吻合时动静脉的比例至少在1:1.5以上,以保证血液循环的平衡。在腕或踝部水平的断离,主要是缝合浅静脉,如单纯缝合深静脉,因静脉血不能倒流,常会引起浅静脉的郁血,严重者可发生皮肤郁血性坏死。在小腿或前臂的中段以上平面离断,深静脉与浅静脉均应缝合。动静脉的吻合顺序是先静脉后动脉。缺血时间较长时,为了使肢体较早得到血供,可先缝接一根静脉,一根动脉,然后再缝接其他静脉或动脉。术中的重点是血管吻合技术,抗凝药物应用在小血管吻合开始之时起,可全身应用6%~10%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ml,吻合中局部用10~100u/ml肝素等渗盐水间断地冲洗血管管腔,一般情况不主张全身应用肝素。
(3)血管的吻合方法:断肢再植术的血管吻合方法分为二类,一类为缝合法,另一类为非缝合法。缝合法又分连续贯穿缝合,间断贯穿缝合及套叠缝合三种。①连续贯穿缝合法:有二定点或三定点缝合法,速度比较快,但对合欠准确,可引起狭窄,适用直径大于4mm以上的血管。②间断贯穿缝合法:最常用,效果最有保证,可适用于不同口径与性质的小血管,缝合时可达到准确对合,避免狭窄,但打结甚多,费时较长,操作要求高。③套叠缝合法:一般仅需缝合三针,完成一个血管吻合只需10分钟左右,操作较为方便,血管内膜面上没有缝线暴露,但是血管必须有足够的长度,两者口径的大小必须大致相等。

    非缝合法:又可分为套管法,缝合器和粘合法等。非缝合法均需特殊器材,临床应用较少,而且不能用于口径较小的血管及娇嫩的小儿血管和老人的硬化血管,所以一般情况下均采用缝合法。

    (4)血管缺损的修复:直径大于2mm的小血管的缺损,如果缺损不超过2cm,而又是在关节附近,则可以凭借关节的屈曲,做端端吻合。过多的血管缺损须作血管交叉缝合,自体小动脉移植或自体静脉移植来修复。

    (5)血循环恢复的征象:血管缝接后,松去血管夹,良好的血液循环应出现下列征象:①吻合的动、静脉充盈良好,并经勒血实验证实。②可摸到再植肢体远端的动脉博动。③再植肢体皮肤红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不超过2秒。④再植肢体的皮温逐渐上升。⑤在指端以粗针或尖刀刺一小口,不断有鲜血溢出。

    血管缝接后出现动脉供血不足的危象时常为血管痉挛或吻合口狭窄,可用2%利多卡因溶液或温热的6%硫酸镁溶液进行湿敷,亦可用2%普鲁卡因溶液或肝素盐水作加压扩张,解除痉挛。如经上述处理后危象仍未解除,则需切除吻合口再重新缝合(表15-1,15-2)。

    3.肌肉与肌腱的修复:肌腹断裂一般用丝线作褥式缝合;肌腱的断裂,使用36号不锈钢丝或用丝线行Bunnell“∞”形对端吻合,或双垂直对端吻合;肌腱与肌腹交界处断裂的修补,应先将远端肌腱缝吊1~2针在肌腹中,以后再把肌腹包裹在该肌腱上,用间断褥式方法缝合。尽可能不要把肌腱缝合在一个平面,以防止术后粘连。
4.神经的修复:应争取在再植手术时一期行神经外膜的缝合或神经束膜的缝合修复。严重撕裂性肢体断裂,神经挫伤重,不易确定切除的长度,则可将神经两端用黑线标记,固定于适当的部位,准备二期修复。

    5.皮肤的覆盖:缝合时注意皮肤张力,切勿过紧而压迫静脉、影响血液回流。为预防后期的环状瘢痕挛缩,常规做几个斜形小切口,与原伤口成60°,作“Z”形皮瓣整形缝合。张力大者行减张切口,皮肤缺损者可用游离皮片移植或转移皮瓣覆盖,必要时行带蒂皮瓣移植。缝合皮肤切口之前,应在各个筋膜间隙内放置橡皮片引流条。术后患肢石膏托固定。

    五、术后处理

    1.全身情况观察与处理 断肢病人的病房应严格消毒隔离,并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22±2℃)、湿度与适当的通风。除了观察可能发生的颅脑、胸与腹部的重要脏器的合并损伤外,应对断肢再植术后一些重要并发症要有充分认识并及时处理,这些并发症主要有血容量不足、急性肾功能衰竭、脂肪栓塞、血浆蛋白过低、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感染等。

    2.局部情况的观察与处理 再植肢体循环危象一旦发生,首先需通过观察表15-2中的指标迅速判断为动脉还是静脉危象,然后进一步鉴别是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突然发生的循环危象,大多数由于血栓形成所引起。渐渐发生的供血不足,一般由于血管痉挛所引起。血管痉挛可反复出现,均为动脉供血不足之现象,经输血,6~10%低分子右旋糖酐,妥拉苏林等抗凝,解痉药物、局部保温或交感神经节封闭等处理后可逐渐好转。如疑有血栓,应及时手术探查,取出血栓或切除吻合口再行缝接。

    术中应注意预防再植肢体后可能出现的进行性肿胀,术后应密切注意肿胀的发展,检查病人的体位、石膏、包扎、伤口缝合是否过紧。如术后形成血肿已压迫静脉,应及时拆除必根缝线,清除血肿,细致止血。

    3.再植后伤口感染 一旦感染已形成,应对部伤口行切开引流术,采用合适的抗生素局部湿敷。经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后调整抗生素。注意全身支持治疗,必要时可多次小量地输入鲜血可血浆。

    4.术后的抗凝治疗问题 常规静脉滴注6%低分子右旋糖酐 注射液500~1000ml/日,肌肉注射妥拉苏林25mg和罂粟碱30mg/6~8h等药物。一般不需要肝素和双香豆素之类的抗凝治疗,关键在于仔细而精确的缝合技术,而各种抗痉与抗凝剂只能起一些辅助作用,对于合并有胸腹部及颅脑损伤者,还有溃疡病、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人,潜在着致命出血的危险,应预以充分的重视。

    5.高压氧的应用 正常气压下人动脉血氧含量为8.53mmol/L,而物理状态氧仅占0.13mmol/L。高压氧在3个大气压下可达到2.01~2.68mmol/L,较常压下增加22倍。因此高压氧可使细胞得到充分的氧供应,钠泵恢复运转,水肿逐渐消退,组织细胞的微循环得到改善。

TOP

不过终究是太理论化的东西,当初伊甸园也有几个达人在那讨论的,不过帖子不知沉哪去了。反正最后基本也是觉得实际当中成功的不利因素太多了。

TOP

 17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