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1 12
发新话题
打印

蜗牛也是牛

蜗牛是谁?

昨天有人给我看了一个链接,题目是:
从米果事件,到光通裁员
——游戏蜗牛的非人道主义引发内部动荡
http://blog.sina.com.cn/u/1265172373
写这篇文章的人是谁我没有兴趣去了解,但是今天你写这篇文章,表明你虽然领着蜗牛的薪水但是你根本不了解蜗牛是谁?蜗牛是怎么思考的?蜗牛想要什么?所以请你离开就好了!没有必要为蜗牛今天发给你的这一点点薪水折腰。
蜗牛是谁?
中国还没有什么网络游戏的时候,我们已经给自己设定了制作世界上最好的3D游戏目标,请注意,是世界上最好的“3D游戏”。那么,是什么让我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我想,答案是唯一的:我们想赢,我们认为赢是伟大的。
真正想赢的我们没有给自己任何可下的台阶和所谓的中庸,直如我们平时对人对事的态度,真正想赢的我们为这个选择坚持了六年。今天《航海世纪》已远销世界10多个国家。
请注意,我们在用行动证明我们确确实实是想赢的人,没有说服,没有解释,没有温情主义。温情主义只能帮助那些把一点点努力、一点点梦想挂在嘴上,不敢去伸手摘星,只会欺骗自己的人。
我想在苏州一个小地下室里做出这样选择的企业,在骨子一定具有一种可被称之为魂的东西,我相信这样的企业在今天以及在未来的选择中,也会选择大多数所谓聪明的、所谓识时务的人所不愿也不敢的方式继续走下去。
我加入了蜗牛,是因为我想做一个敢于伸手摘星的人,敢于追逐更大梦想的人,因为我相信赢是真正伟大的。
中国社会通过这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努力,取得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要实现“科技创新,自主品牌”的目标,就需要更多象蜗牛一样骨子里有魂的企业和个人。
至于写这篇文章的人,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和你的生命中,你都将注定会是一个弱者、一个被动的寓公,当然,那也没什么,但是选择蜗牛就是你的错。你不配作一个蜗牛人,更没有资格用你麻雀的思想来批评蜗牛。
当蜗牛在今天,我们面临4款游戏同时上线的时候,面临更迫切更清晰的企业建设的时候,面临为这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贡献了六年青春和血汗的人即将第一次实现企业盈利的时候,请你闭上嘴离开蜗牛。
最后,摘录了《赢》书的一点内容,送给留在蜗牛并愿意伸手摘星的人,也希望能帮助你那弱小的灵魂最后一下:
“怎样才会赢?
这正是本书要谈的主题——赢。或者没有其他话题能让我有兴趣再写一本书了!
因为我认为赢是伟大的,不仅仅是“好”,而是真正——“伟大的”。
在商业生活中,取得赢的结果是伟大的,因为当公司盈利的时候,人也得到了茁壮成长。对成功企业的每个员工来说,他们在市场上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创业机会,他们对未来更加充满自信,有钱送自己的孩子上大学,能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买得起度假别墅,退休生活也有了更好的保障。企业的盈利还让他们有机会回报社会,除了纳税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办法—因为他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资金奉献给慈善机构,比如到社区学校去当辅导员等。赢的结果可以惠及周围所有的人,赢—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相反,当企业亏损和失败的时候,每个人都会遭受打击。人们变得忧心忡忡,私人的财务状况更加脆弱,能帮别人做事情的时间和资金也更为有限。他们做的事情让家人感到担心和难过。还有,一旦失业,他们也很难再给国家缴纳更多的税款。
这里简单地谈谈税收,或者更普遍地说,有关政府的作用问题。

  显然,政府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首要的一点是,政府要保护我们所有的人,因为不管是现在还是可预见的将来,那些对我们国家安全的恶意袭击有可能还会不断出现。政府要做的还远远不止这点,它需要提供司法体系、教育、治安、消防、公路、港口、福利和医院等,不一而足。而在念及政府的好处的同时,我们却不能忘记,政府的一切服务都要有某种形式的税收作为支撑。政府本身并不赚钱,它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提供帮助,但自己并不充当发动机。
其实,盈利的企业及其员工才是健康的国民经济的发动机。他们为政府创造了税收,从而构筑了自由和民主的社会的基石。
所以我说,赢是伟大的。
同时,感谢不断完善的公司内部管理程序和监管机制,那些坏家伙通常都会被找出来,扫地出门。”——杰克  韦尔奇


                                                                                                                     何一X


TOP

因为蜗牛认为赢是伟大的
企管中心总监/常X

在新浪游戏频道首页推荐了一篇叫做《游戏蜗牛的非人道主义引发内部动荡》的Blog,并不令人惊讶的在公司内部以及QQ群里快速流传,虽然作者的言论观点大多并不确然,但是所传递消息至少还算准确。在这里我们也并不想逐字反驳该文。
虽然今天是周六,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加班,但我们依然还是没有时间来逐一作出反应。在此,只是借机谈谈蜗牛公司的真实意图。简单的说,蜗牛是一家渴望赢得公司,我们的行为也只是想要找到那些真正想赢的人,并且帮助这些人。
在《赢》一书中,杰克.韦尔奇直陈,GE就是要赢,赢不仅仅是“好”,而是真正“伟大的”。他说:“在商业生活中,取得赢的结果是伟大的,因为当公司盈利的时候,人也得到了成长。对成功企业的每个员工来说,他们在市场上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创业机会,他们对未来更加充满自信。企业的盈利还让他们有机会回报社会。赢的结果可以惠及周围所有的人,赢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相反,当企业亏损和失败的时候,每个人都会遭受打击。人们变得忧心忡忡,私人的财务状况更加脆弱,他们做的事情让家人感到担心和难过。”
正如每一个关心民族游戏产业的人所知道的,蜗牛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一直低调但努力,企业创办之初就意识到,我们的实力非常弱小,虽有美好的前景,但企业的未来将充满着艰辛与坎坷。由于对梦想追求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我们认为哪怕最终无法达到终点,只要保证方向的正确性,并在行进的过程中最大化激发企业自身潜能,终将在过程中无怨无悔。
在这6年间,蜗牛投入了大量的研发成本,创作了题材多样具国际视野的多款产品,可迄今也只上市了一款游戏《航海世纪》,这款获得几乎所有国家级荣誉的原创游戏,从财务的角度来说却并没有给蜗牛带来足够收回长达5年研发的回报,更不用说蜗牛还在同期开发的5款游戏,蜗牛对外从未讳言当前还处于微亏的边缘。
在最近,蜗牛公司的领导人石海从韩国G-star游戏展考察归来,做出了一个战略性的判断,认为我们正面临一个历史性的机会,一个赋予中国游戏人的机会,也是一个赋予蜗牛人的机会,才果断地发布了这个引发争议的战时动员令。
首先这是赋予中国游戏人的机会。韩国的网游产业可说雄踞世界第一,中国与韩国的差距有近2年的差距。但从这次亲历G-star展会所观察到的各种迹象分析,韩国的行业发展相对更成熟,现在也变得更艰难和缓慢,这是中国游戏业的一次难得的赶超机会。
中国游戏行业也即将面临这一局面,在几年的高歌猛进之后再往下走,必然会经历一个模式化的过程,行为进入固化期。前期的熔岩爆发后迅速降温。显然,相变的过程必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也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对于中国游戏人来说,有非常大的机会快速拉近与韩国网游产业的这段距离,进而超越。
其次这也是赋予蜗牛人的机会。蜗牛何尝不想走的从容一些,让《机甲世纪》《5街区》《强盗爱富商》等等这些每一个都付出多年心血的产品能够按照一定的节奏上市,不至于手忙脚乱,但是真正经历过原创开发的公司都很清楚,为了打磨到一个能拿得出手而不会脸红的产品,我们会放弃拿出开发度不高的产品,不惜推倒重来或一拖再拖,哪怕成本大幅增加哪怕错过黄金档期也在所不惜。于是乎,所有的产品最后都赶集般的于06年末密集上线,这并非我们的初衷,可是,我们别无选择,这是蜗牛6年来最大的一次机遇。
谈到赢的时候,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所以我们一直在大量补充新鲜血液,有目共睹的,在最近3个月里,上海运营公司就招募差不多有50名新员工,并且还在扩招中。显然这与博文中的表述全然不同。
仅此,依然远远不够,新员工能发挥柱石作用无论如何也还要有几个月的过程,那么只能在公司中继续挖潜,调动员工最大的潜力,所以我们发布了战时动员令,对公司运营部门员工提出了更系统和更高的要求。
当然,要爬更高的山,要打更硬的仗,那些更多关注个人生活品质以及对自己并无更高要求的人们,还是离开,留下那么更纯粹更坚韧和更愿意追逐梦想的人们,也是额外的收获。
最后再摘录一句话:永远不要把自己当做受害者,还有,天啊——保持快乐。是的,保持快乐!工作也不过是游戏而已,而赢得游戏就是最快乐的事!

2006-11-18

[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08-9-3 14:56 编辑 ]



TOP

再说一遍蜗牛的想法
石X

蜗牛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
公司分为两种,一种是看到一个市场机会,做产品迎合市场,获取商业成功,谋求利益,当然这样的结果也是明显的两种,要不是很快积累了资金,要不是垮掉;另外一种公司就是不断积累自身的东西,尝试性的去引导市场,从产品和企业行为两方面努力把自己塑造起来,首先让市场认同企业性格,产生价值观上的一种认同感。这就像苹果,很多人都觉得苹果的电脑并不比其他品牌的要好,很多人不买他的产品,但是也有很多人买苹果的电脑,也许仅仅是因为漂亮、时尚,因为大家都已经认同这样一个品牌。他不是用产品来征服你,而是用企业性格征服你,蜗牛就是要做这样的公司。但是我们都明确,这样的公司从出生开始就是困难重重,小的时候受到排挤很难生存,到了大的时候又可能被商业化同质掉。
真正成功,就是在不改变自己的前提下,寻求大众市场的产品,获得整体的成功,更能进一步的对市场消费和观点产生指导性作用。
我们做的是市场引爆的行为,我们必须放弃很多机会,耐得住寂寞。很多人觉得我们不知道,认为我们看不到,又或者是抓不住这样的机会,但是实际上我们是在有意识的放掉一些东西。我们现在研发的很多产品不是说市场化最大的东西,但是我们在不断的向市场传递一个信息,蜗牛是怎样看问题的,怎样的与众不同,积累我们的经验和凸显我们的性格。我相信,一旦我们做好之后,同类的竞争者是很难相比,因为我们付出了几十上百倍的努力。
我们不断传达并不断成长的时候,企业就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可怕,越来越不容忽视。
作为老板,我们也经历了做员工的日子。我们知道,在员工的心中,他需要一个方式很快的证明自己的价值。在个人的人生规划中,可能有这样一笔,比如说一年两年,或者三年的时候,做一个产品,产品达到一个怎样的指标,再比如从一个组员到主管之类的晋级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和付出。但是我们也知道,超越自己才是最大的问题。而人不能够真正超越自己最大的内在制约因素是,他不坚信自己的逻辑,不相信自己这样最终可以成功,而需要通过别人的言行态度来判断和证明。那么我想说的是,蜗牛这个企业的DNA跟其他企业是不一样的,他有着自己最初的坚持和梦想,他天生就是要做一个伟大的有自己规则的企业,而不仅仅只是做一个商业上成功的企业。有人会疑问,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先成功,赚很多钱了再去做各种东西让企业充实,再去做一个伟大的企业。但显然,这种想法是幼稚的,先成功后伟大是不可能的,因为他骨子里就是虚弱的,外强中干。

你为什么在蜗牛
我们需要员工每天都思考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在蜗牛?
很多员工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准就是从自我实现的角度出发,这个当然是无可厚非的,吃饱是最重要的,但是什么样的状态才叫吃饱呢,一个馒头,一碗鸡翅,都可以让你吃饱,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因为吃了鸡翅就比吃馒头快乐,从而感到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其实,食物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食物是怎样得到,这个食物是哪些人在陪着你吃。在很多人眼里,一切的东西都是有价格的,有市场规律,有一个特定的规则来衡量我们的存在,但是在蜗牛不是。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我想问一下,你想在你的人生暮年回忆的时候,为自己曾经努力的日子而激动吗,那么是五年,十年,二十年,或者一天都没有。在蜗牛,我们为了一个梦想来燃放自己的青春,即使周围的亲戚朋友,家人邻里都不理解,确实不理解,付出和物质得到不成比例,但是我们在努力过程中的快乐他们也一辈子无法体会。说真的,我们并不打算所有的人都理解我们,因为我们做的就是一件不能让所有人都理解的事情,如果所有的人都那么容易就理解,也许这个世界的规则就已经改变,乱了套了。所以,我们公司不是为那些普通人开的。他属于有梦想,够坚定的人,也只有这些坚持下来的人才是最了不起的人。
我们承认,在蜗牛成长的过程中,一些规划不太好,比如技术,市场,部门,品牌的规划,都做得不够好,这样造成很多员工觉得蜗牛的方向是对的,但是太过于理想,不太可能达到。但是在你没有真的往那个方向走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到达,而我们承认具体的方法可能是不够好,但是我们肯定到达,只要可以坚持。

蜗牛接下去的日子
我们的魅力征服了很多人,接下来大家可以看到有很多VC将投我们公司。随着我们相对大众产品的推出,研发和运营共同的努力,在未来的两年内,我们将会获得一些商业上的成功,但是我们也绝对不会放弃我们一贯做事情的方式方法。
蜗牛是特立独行的。我们用着自己的方式引起大家的关注,让他们尝试理解,或者是贬低,这都是十分好的方式,结果就是,他们会不自觉的就去想了解我们。
蜗牛是叛逆的。我们所看重的成功的标准和别人成功的标准不一样。我们绝对不是简单的看游戏的在线人数和收入,我们看重的是这种坚持的过程,这本身也就是一种积累。所以,我们和我们的员工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当你的个性足够偏执,足够强大,我们离一个伟大的企业就越来越近了。
最后,谈到员工的流失率问题。说真的,我们并没有想过刻意的去降低。公司目前的现状就是,很多VC和高端市场精英,对我们一路走来取得的成绩,对我们的发展都十分钦佩,而我们的一些员工并不能看到公司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拘泥于自己的一些主观的感受。对于员工喜欢的相对简单的商业性的东西,这些不是我们做不了,而是我们一开始就摒弃掉了,而现在我们是不能回头去做这样的一件事情。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很多员工就不能理解蜗牛在做什么,其实我们办蜗牛快报也是想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但是解决的并不是很好。这一方面是因为公司的高层事情很忙,一方面也是因为公司解决生计问题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去解决公司的思想问题。
回过头来说,对于这样的一种状况,我们一直都抱着坚定的态度,对于那些善意的想了解蜗牛,并与蜗牛共同进步的人,我们会花更多的精力去培养,去给他们更好的平台。对于恶意的,与蜗牛理念不合的人,公司也不会强留。我们一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去取悦员工,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我们会有更大的包容性,我们会对员工的工资,工作环境等很多方面给予很大的改善,这一点是可以承诺的,但是我们绝对不会因此而改变我们本身的坚持。不断放弃诱惑,挑战自己的心理底线。整个企业就是这样成长的。

[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08-9-3 14:57 编辑 ]


TOP

切,老子赢得游戏,你们赢得钞票。

TOP

石海

TOP

不就是买了个引擎做了个大航海马甲的陆地版传奇嘛。内测还是不错的,不过公测好像经验直接提了100倍。初期应该赚了些钱吧,那画面是行,不过买了个引擎弄到现在还这样,还是继续买引擎比较好:D

TOP

资本的原始积累

TOP

小石以前洗钱的问题直接导致VC对其敬而远之。

TOP

说得道貌岸然大道理堆起来,
但是绝口不提原文 非核心部门强制加班的必要性和加班费

TOP

070301
5.   我个人加班不多,不过从大部分人的反应中看的出来,如果是公司要求晚上经常加班的人,公司应当给予适当的物质上的安慰,可能效率更高点。
====回复:希望大家是因为责任而提高效率的,而不是因为回报而提高效率的。工作表现好的人,公司肯定会在各方面优先考虑的。责任心强、想有所成就的人,自然工作效率高、工作成绩好,自然会得到回报,这是个简单的良性循环。如果反过来考虑,虽然很多时候也能达到一定的结果,但思维层次并不高,不可能做到最好。(虽然在现在的经济社会里,很多公司和个人都是以这种利益驱动思路考虑问题和做事的,但蜗牛不愿意这样做)。

070307
4.    蛋炒饭里放几个青菜叶
====回复:这个建议不错,我提提看。其实想做更复杂的也不是不能做,不过科技园有不少限制。

070322
1.   我还是不赞成天天加班,系统减少加班次数,但可以增加加班时间。
====回复:
一、   不忙的时候不用加班。
二、   忙的时候看每个人需要个别加班。一般是需要由主管检查某个人的工作完成后,某人才可以不加班。
三、   关键时刻最好是大家一起加班。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到项目后期,计划每身已经不完全准确了,很多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而且主管也忙的乱掉了,根本没有规律的时间定时检查工作。大家一起加班是最节省时间和最能有效配合的方法(想找谁都很容易,因为都在)。如果刻意去计算每个人哪天应该加,哪天不应该加,如果项目组只有一个人,那还好,但有几十个人,大家的工作又互有牵扯,那就复杂的不行了。
  没有人希望加班的,不过有的时候就是没什么好办法。加班累了就在桌子上小睡一会或出去吹吹风,很快精神就会好一些了。很多前辈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都这样干的,学习一下。等大家水平高了、企业情况好了,加班总会越来越少的,呵呵。


4.   大多数人对于健康的忽视,主要因为他们并不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希望公司能够定时组织员工体检。让大家可以对疾病防患于未然。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也正因为工作紧张繁忙,才更需要员工时刻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象张一欧这样非常非常优秀的好同事,好领导,因病离开我们,实在是太令人惋惜了。
====回复:定期体检是应该的,以前是有每年体检的,可能去年太忙,没有组织,今年稍不忙点看吧。
  不过根据我六年来的经验看,公司最常见的病就是胃病,一欧的也是,唯一的病因就是经常晚上不吃饭(也包括早上),希望大家不要学习,不管好吃难吃、有空没空,到时间就要吃饭。同时,搬家后,公司也会尽量想办法让大家的吃饭问题更容易解决。


070328
3.   员工在通过公司绩效考核,达到下一级考核期时,相关部门请给下通知。不然当事人不知道下月的基准分,会觉得莫名其妙的被扣了工资。升级本来是很好的事,不给通知会让人觉得郁闷。
====回复:应该有提前通知的,我和相关主管再讲一下。

[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08-9-3 14:47 编辑 ]

TOP

这些2B管理书籍看多了吧  

我们已经给自己设定了制作世界上最好的3D游戏目标,请注意,是世界上最好的“3D游戏”

  这年头 支付别人十分之一的工资就想做出世界上最牛的3D游戏     这是侮辱谁的智商呢

TOP

习惯了- -# 就好了。... 学好本事再说...

TOP

石X、何一X这样的大人物跑TGFC来战了?

TOP



高山仰止啊

TOP

没有股份和分红的员工是不会有归属感的,只是被雇佣来的工具而已.有股份或者分红的人才会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一起努力.

TOP

 21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