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有多少人理解了任天堂“异质”竞争的含义?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8-8-29 16:09 发表


我可没说ff13为什么不是移植。

ff13的xo版要是和ps3版一起推出,那就是跨平台,要是相隔一年以上,那就是移植,不明白么?
你既然把跨平台和移植分得那么清楚,那好

现在的趋势就是跨平台+移植,听明白了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hen5liao 于 2008-8-29 17:29 发表

看到这句话基本就可以kick out了
虚心请教



TOP

至少大陆主流是S和R的流血战争


TOP

wii只是蓝海的主流

TOP

高清市场也是一种广义的蓝海,只可惜这蓝海在日本太惨了

TOP

原帖由 wants 于 2008-8-29 17:27 发表

现在的第三方不断合并和收购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第三方越来越能左右时局了。

都被并了购了还左右个什么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我爱圆脸男人 于 2008-8-29 10:06 发表
弱者n64 gc都去死呀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TOP

明显N是做玩具市场,S*QNY是做媒体消费市场,M*$是做游戏市场……

TOP

引用:
原帖由 hsu 于 2008-8-29 05:24 PM 发表
连自己的观点都不敢阐述?
马甲雷你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你需要别人阐述什么观点?

这是两个最简单的词汇,我的意思便是词典中能查到的意思,阳泉先生心中所期盼我说的又是什么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NintendoVii 于 2008-8-29 05:32 PM 发表


你既然把跨平台和移植分得那么清楚,那好

现在的趋势就是跨平台+移植,听明白了吗?
很可惜,移植和跨平台并不是一个概念,从某种意义上它们还是有抵触性的,因为移植往往是结合有限独占才会产生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成为主流正说明独占对于厂商的利益是非常大的。

而跨平台没法去粘移植的光,因为移植是可以在不同的开发周期由同一批人来完成的工作,而跨平台却是要同一周期(此周期可能更长)更多人手(一倍或者数倍)来完成的,它永远回避不了跨平台利润暴减的弊端,永远只是厂商们的无奈之举罢了。而且也永远不可能成为厂商所期盼的趋势(因为没有厂商不期望利润的最大化,成本的最节约化)。懂了吗?

当年常遇春同学在ps2刚刚登场的时代便竭力鼓吹业界应以跨平台,多平台为趋势,结果呢?ps2取得绝对优势以后,哪个第三方鸟你“跨平台”?谁不知道跨平台利润少?打破了头也要在主流机上独占。(跨平台,移植全都是支流机向主流机上跨移,从不见主流机上的游戏向支流机上跨移的)。现在也一样。等那些第三方被现实彻底揍断了脊梁骨后,他们就都乖乖爬到任天堂脚底下乞食去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8-8-29 06:40 PM 发表
wii只是蓝海的主流
呵呵,把红海都变成蓝海之后,蓝海主流和红海主流有什么不一样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 于 2008-9-1 08:48 发表


现在也一样。等那些第三方被现实彻底揍断了脊梁骨后,他们就都乖乖爬到任天堂脚底下乞食去了
你来预测一下吧,要多久?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web]


现在看到这种没有数据支撑的文科脑分析就想笑,跨平台利润暴降?证据呢?怎么很多游戏还有pc版,按理卖不出多少应该取消

TOP

引用:
原帖由 psi 于 2008-9-1 08:52 AM 发表



你来预测一下吧,要多久?
不用多久,也就是明后年。

TOP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8-9-1 08:55 AM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web]
现在看到这种没有数据支撑的文科脑分析就想笑,跨平台利润暴降?证据呢?怎么很多游戏还有pc版,按理卖不出多少应该取消
pc版和游戏机版可以相提并论了?开发pc游戏是不是需要搞一套专门针对不同品牌电脑(ibm兼容机)的引擎?原来宏基电脑和ibm电脑上的游戏引擎还不一样。是不是需要专门为游戏机和pc的游戏开发成立两套班子?

大阁下还是先去休息一下,别累着您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