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代发】【游戏城寨】【城寨茶馆 LV32】讨论征集——Wii,拓展游戏业

引用:
原帖由 ayaso 于 2007-6-13 12:07 发表


其实理解来就是保留原有市场的情况下拓展新市场,就如PC和笔记本的发展趋势一样

以前只有专业人士使用的东西现在大量普及了..降低门槛..游戏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才是优势,当然传统的优势并不放弃的


TOP

对啊,就和相机,电脑一样。有傻瓜相机也有单反相机,有一两万的笔记本也有3000多的神舟。
几年前数码相机席卷电脑城,难道玩单反的就没落了?问题是之前的市场已经快没救了吗?已经堕落到需要“拯救”的地步了吗?那些喜欢DOOM3、HALO2、KOF、FF的玩家难道消失了?


WII开阔了市场,非常好。可是为了做个专题有意无意的暗示游戏市场已经衰败了是否不太合适?
完全可以换个话题——“WII给市场带来了新鲜血液”。



这个专题名字另我想起了国内一些新闻媒体的作风。标题越夸张越好,越容易引起争论人气越高。作者是这么想的,对么?



TOP

Wii抱回家那天,父母非常不悦:“又买游戏机?”

在下:“这玩意非常适合不玩游戏的人。”

父母:“我们不要玩,明明你自己要玩!”

插完线,放进伪运动,抡起棒子打网球。

老妈看了(几十岁人从来没摸过游戏):“这个我也会!”

夺过棒子……

之后充满欢笑……(省略无数废话)

补充:

父母结论——比XO强多了

[ 本帖最后由 真奥丁神 于 2007-6-13 12:30 编辑 ]


TOP

发烧友永远不是电脑市场的主流,核心玩家也永远不是游戏市场的主流
想想当年的FC,GB,当年的PS,现在的Wii都是靠什么站住脚的呢。。。

[ 本帖最后由 NeoB 于 2007-6-13 12:30 编辑 ]

TOP

快餐文化流行,造成如此的结果。而次时代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带来当初2D到3D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效果,如果技术的进步不能带来巨大的客观的效果改变的话,那么想要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必须降低人们接受的门槛。这不是一个技术门槛,而是一个接受门槛。

WII的火爆,固然来自于NDSL的成功所带来的启示,但本社强大的软件实力才是保证的基础。能为自己的主机迅速开发出特别能够体现主机长处的游戏,这是任天堂最本质的优势之一。

对于创意烂大街这句话,我是深切认同的,但是能把握市场需求的是极少数的,甚至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对于更多的开发者来说,普通的做法,还是尽量把能加的内容都堆上去,CG,剧情,操作,等等都尽量做得多一些,来尽量保证一点销量。这也就导致了开发成本的不断增加和开发周期的不断延长。最终导致开发商因为利润率的降低和风险的提高,而怨声载道,玩家则陷入审美疲劳。

所以人们开始倒索,开始呼唤创意,开始希望从越来越沉重的游戏中解放出来。人们只想吃吃快餐算了,不想搞得很累。大不了玩XO,反正该有的差不多都有。

一切都很自然,WII挽救了游戏界,挽救了创意,终于游戏开发不用浪费大量的时间在技术上了,创意又可以开始大量的赚钱了。只要找一个符合市场的创意就行了,可是事实真得会这样发展么?如果真得会这样,为什么第三方坟墓的阴云一直驱之不散呢?

因为WII的出现使得创意的空间提升了,意味着更多的创意可以提出来,可以被尝试,这无疑扩大了判断这个提案是否会挣钱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了冒险的几率,这是新生事物带来的必然结果。这也必然会使得一些粗制滥造的产品出现在市场上,比方UBI的某飞机游戏,比方当年PS时代,是个游戏加段CG就能卖的恶名。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新生事物都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尤其是一个充满巨大市场前景的时候。巨大的利益诱惑会更加使得对通过新提案,进入开发的判断,显得更加冲动。

但是,有一点是很关键而被忽略的,那就是风险成本,甚至我可以说“犯罪成本”。相比较历代新上市的主机,WII的这种风险成本恰恰是最低的,采用上一代的技术,使得技术成本非常小。这会使人们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创意上,对于广大第三方来说就是反正输得起,这个游戏不行,上下一个游戏,反正创意是最小的成本指出了吧?但是创意抓不住市场怎么办?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和如今任天堂的开放姿态,要控制这样的风险是非常困难的,而且随着业务的扩大而越来越难。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快餐店里挣钱的永远是肯德基自己的鸡块和薯条,可乐能挣钱,可是挣不了几个钱,还要被肯德基盘剥。

至于技术升级预留和高清普及等问题,我认为现在来谈还太早,虽然PS3为这一步铺下了大量的伏笔,但是太过超前的技术设定,势必延缓他的大规模普及,可谓任重道远。

TOP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07-3-13 23:35 发表
我们知道游戏是一种出版物

但是政府观点对于它的限制却一直高于其他出版物,社会舆论也对于游戏有额外的不利看法。

我国是这个特征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一本书需要审批的时间很短,而且里面带一点15X的描述,无论是暴力还是情色,只要不多还是可以上市。甚至一切暴力、情色、不良舆论成分明显的著作,因为其中的内涵,还不断有人帮它们翻案,然后可以作为古典N大禁书正正当当发售,证明现代社会开明。但是游戏,连任天狗都不能在狗年上市,出于宣传或者营销的目的神游绝对不可能不希望赶不上狗年的,问题肯定在审批上,这游戏和暴力、情色、不良舆论成分根本不搭边都如此难产,和书籍受到的限制差别实在是太明显了。

国外照样存在对于游戏的额外限制,电影有分级制度,游戏也有,但不同的是游戏的分级经常出现争议,而且一般都是说之前定低了的,社会舆论就对游戏特别不放心。而且没有听说谁要禁书禁电视禁电影的,但是一年总会有一两个SB议员会提议禁游戏。德国电影可以有死人场面,游戏里就不行,僵尸围城据说要被改成全是机器人,不是分级制度的问题了,是直接枪毙掉不允许这种存在。

为什么会受到这种对待。

首先一点,游戏是参与其中的,比起作为旁观者的其他作品,受到的刺激要大得多。所以游戏更危险,不过我认为游戏好的一方面,积极向上的一方面也因为参与其中受到更大的刺激而被放大了,在事物的两面性上这个不应该单方面只被谴责。

那么,如果去问一个人,这个人是对游戏不怎么了了解的一般人,不过他们属于大部分人,是社会意识的主体。
问他对游戏的看法会得到什么答案,我没有去亲自采访过,但是我认为,“充满诱惑而危险的”应该是比较常见的看法,就是所谓电子游戏是毒品。

对他们而言,除了童年好玩时接触过的游戏外,对游戏的认识来源就是这样一些:社会舆论对游戏的谴责;偶尔看到的游戏广告;某特别出名游戏作品的社会话题。
我得说这类讯息里面负面的总比正面的多吧。
比方说GTA,我们知道他有一个大的城市,里面充满可以玩的地方,自由度很高,游戏性很高,而且也不是真就是十恶不赦的主角潇洒行凶的历程。但是如果是不玩的人,看盒子,暴力游戏;看简介,犯罪游戏;新闻,咖啡店事件让分级升到18禁了;附属信息,吓死人的全球销量千万。自由度,游戏性,对不起,他根本没机会体验到。
他怎么可能会对游戏有好印象。

嗯,不要说注重暴力给游戏减分的现象不存在,猫叔在说实话。

暴力的感官刺激可以增加游戏的销量,对于常玩游戏的人来说,更大的刺激并没有坏处,我的人格没有因此扭曲。但是当别人看到某人稍稍废寝忘食一点玩游戏的时候,联想到的不是电影啊小说看一半放不下,而是仿佛看到这人吸大麻吸得神志不清。Wii的目标是游戏人口扩大化,而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目标的实现。

一旦游戏人口扩大化的目的实现,玩游戏的人就会知道,暴力刺激不是游戏的全部,GTA的乐趣有很多嘛,原来只有害处的东西,因为了解所以也变得能看到好处了,当普及度足够高,大家都理解到这点时,我认为游戏和电影待遇同级就没有问题了。

这个整体上的解放光靠Wii,光靠老任不能实现,老任在日本有50%的市占,但是在美国还不及EA。必须所有的厂商,都能主动推出足够多的有利于游戏社会形象的作品,让全民脑白金全民养狗多来几次。并不需要减少所谓暴力游戏的数量,一方面大量健康游戏的正面印象可以给游戏补分,另一方面因为正面印象来玩游戏的人会因为更接近玩家的身份而能看到更多暴力游戏的内涵,就像书籍和电影中的一样。说不定,到时候暴力得可以更放肆一点呢。
过去打得这段文参与讨论的人很少,现在再拿过来用一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江西恐龙 于 2007-6-13 12:16 发表 这个专题名字另我想起了国内一些新闻媒体的作风。标题越夸张越好,越容易引起争论人气越高。作者是这么想的,对么?
呵呵,没错,基本上就是为了,所谓的噱头。为了销售什么的。
不过我们讨论可以不管标题,但说事情。:D

TOP

引用:
原帖由 真奥丁神 于 2007-6-13 12:28 发表
Wii抱回家那天,父母非常不悦:“又买游戏机?”

在下:“这玩意非常适合不玩游戏的人。”

父母:“我们不要玩,明明你自己要玩!”

插完线,放进伪运动,抡起棒子打网球。

老妈看了(几十岁人从来没摸过游戏):“这个我也会!”

夺过棒子……

之后充满欢笑……(省略无数废话)

补充:

父母结论——比XO强多了
傻瓜相机和单反相机相比,优点一是便宜,优点二是体积小,容易携带。
Wii如果是傻瓜相机,XBOX360和它相比就是单反相机。

不同的消费群有不同的选择。你不能因为你父母喜欢傻瓜相机,就得出“单反相机已经没落了”的结论吧。


当然,我知道你要说:“我根本没这样说”。很好,没说就没说。我只是估计你多少有这么个意思:D

[ 本帖最后由 江西恐龙 于 2007-6-13 12:4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江西恐龙 于 2007-6-13 12:39 发表



傻瓜相机和单反相机相比,优点一是便宜,优点二是体积小,容易携带。
Wii如果是傻瓜相机,XBOX360和它相比就是单反相机。

不同的消费群有不同的选择。
这个比喻也没错

对于外行乐于使用傻瓜机,不是吗?

对他们来说轻薄时尚的傻瓜机比样子笨重的专业相机强多了!

还有请不要随意揣测他人动机。

[ 本帖最后由 真奥丁神 于 2007-6-13 12:44 编辑 ]

TOP

有点类似,专业摄影看不上消费级别的,比如说看不上索尼的T100。但只有向低端普及消费级别的DC,市场才能扩大,商家才有更多的钱赚。很少有人一开始就玩单反的,很多都是先消费级,再来单反。再比如说SONY如果只推专业监视器,不涉足民用显示设备,在这个领域也不会做到今天的规模。

所以Nintendo的思路可能也是这样。以后就是,他们可能希望,大部分玩家从Nintendo开始接触游戏,然后其中一部分上升到MS或者SONY的所谓“专业”机器。

TOP

引用:
原帖由 NeoB 于 2007-6-13 12:29 发表
发烧友永远不是电脑市场的主流,核心玩家也永远不是游戏市场的主流
想想当年的FC,GB,当年的PS,现在的Wii都是靠什么站住脚的呢。。。
恩 说得很对 PCINLIFE的人气永远也不如PCONLINE、ZOL
TGFECER的人气永远也不如PCG、TGBUS……

TOP

一般人坐在电视机前拿起手柄,就是想让自己放松一下。

当然不排除特别的人就想被sm。

什么时候坐在电视机前想被sm的人比想单纯乐乐的人多了,那么立足于高精尖核动力的游戏机也就获胜了……

TOP

对这话题有兴趣

对某杂志面向的读者没兴趣

so

路过……

TOP

引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7-6-13 19:02 发表
对这话题有兴趣

对某杂志面向的读者没兴趣

so

路过……
这就开始给你的gtalk打广告了。。。?

这话题本身没多大讨论的必要。娱乐终究是娱乐,任何妄图把所谓CU和所谓LU割离开来的行径都是不会成功的。

[ 本帖最后由 jump 于 2007-6-13 19:0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江西恐龙 于 2007-6-13 12:39 发表

不同的消费群有不同的选择。你不能因为你父母喜欢傻瓜相机,就得出“单反相机已经没落了”的结论吧。
结论应该是相机业的没落而不是单反的没落,世界上只有单反的话相机话相机业基本不可能有现在的繁荣景象(当然因为相机和游戏机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度不同,所以话不能说死),当然要靠傻瓜机来。。。谈不上拯救的话起码对普及起重要作用

[ 本帖最后由 CHARAZNABLE0079 于 2007-6-13 20:08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