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MS:不会为XB360添加蓝光光驱

引用:
原帖由 solopain 于 2009-7-25 06:35 发表
还是那句话,如果BD跟现在DVD似的,地摊上都几元钱一堆D,还吵毛?
这很难说,RG(软)与RG(任)之间不也经常互掐嘛~~


TOP

引用:
原帖由 酸性体质 于 2009-7-25 06:37 发表

反应到SF的心里就足够了,财报什么的有什么意义



TOP

原来hd dvd是微软的产品,真是长见识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Eclipses 于 2009-7-25 08:45 发表
原来hd dvd是微软的产品,真是长见识了
一样的,BD也不是SONY一家的产品。两者都是分属两个不同阵营的发起者和支持者之一。

只不过SONY支持的BD笑到了最后;而HD DVD最终被市场淘汰。

BTW,顺便说一句,BD之所以能赢,是因为好莱坞的力挺,而非什么SONY推销PS3的结果。RG就没必要在这点上继续脑残表演下限了。
当然SONY本身就作为七大片商之一可谓占了天时地利,剩下的只是各集团之间的交易了。

这里只是说出了一个事实,不带任何褒贬。不知道RG众为何总是纠结在这里。

TOP

或许RG众有工夫回答一下之前的一位朋友引出的问题:DVD败在哪儿了??

俺在受累帖一下DVD的简要历史。

在1990年代早期,有两种高容量光盘标准正在研究阶段;一个是多媒体光盘(MMCD),支持者是飞利浦(Philips)和索尼(Sony)。另一个是超高密度光盘(Super High Density Disc),支持者分别是东芝(Toshiba)、时代华纳(Time-Warner)、松下电器(Panasonic)、日立(Hitachi)、三菱电机(Mitsubishi Electric)、先锋(Pioneer)、汤姆逊(Thomson)和JVC。IBM则出面希望合并两个标准,以免1980年代,VHS和BETAMAX的标准之战又再出现。后来由于计算机界业者(包括Microsoft、Intel等厂商)坚持他们只会支持一种统一的规格,两大阵营于是将标准合并成为DVD,并于1995年推出。

DVD原是 Digital Versatile Disc(數字多用途光盘)的首字母缩略字,但因初推出时大多厂商只针对图像方面的宣传及推出产品,而且当时的计算机产业对高容量的储存媒体没有太大需求,所以有很多人误以为DVD的全名是 Digital Video Disc(数字視頻光盤),但现在都只以"DVD"作为其称呼。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DVD&variant=zh-cn

[ 本帖最后由 QuiGon 于 2009-7-25 09:1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QuiGon 於 2009-7-25 09:14 發表
或許RG眾有工夫回答一下之前的一位朋友引出的問題:DVD敗在哪兒了??

俺在受累帖一下DVD的簡要歷史。

在1990年代早期,有兩種高容量光盤標準正在研究階段;一個是多媒體光盤(MMCD),支持者是飛利浦(Philip ...
SONY內牛滿面
DVD+R這個SONY如此大力推動的玩意居然被這個簡要歷史徹底無視了,果然勝者寫下歷史阿

TOP

引用:
原帖由 QuiGon 於 2009-7-25 09:13 發表

一樣的,BD也不是SONY一家的產品。兩者都是分屬兩個不同陣營的發起者和支持者之一。

只不過SONY支持的BD笑到了最後;而HD DVD最終被市場淘汰。

BTW,順便說一句,BD之所以能贏,是因為好萊塢的力挺,而非什麼 ...
我只知道PS3因為BD延遲一年推出,成本居高不下
害得SCE落到現在這副境地
犧牲小我卻被說成對BD成功毫無助益,SCE只能自己哭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QuiGon 於 2009-7-25 06:23 發表

是啊,VISTA敗了、Zune敗了、PlaysForSure敗了、HDDVD當然是無可爭議地敗了…………
還想舉例嗎?MS失敗的產品能編成一本辭典。

任何一間上規模的企業,在它的發展歷程中必然有高潮和低潮,也必然有成功或失敗 ...
VISTA敗給了誰呢?其實是敗給了MS自家的XP
Zune敗了,敗給了徹底把Walkman終結的對手iPod
PlaysForSure敗了,這讓我想起了當年SONY搞得DRM會在消費者電腦裡安裝木馬
HDDVD敗了跟MS有什麼關係?那是MS的產品?
別跟我說XO的HDDVD播放器,那是東芝自掏腰包的玩意

TOP

有没有搞错 为支持BD拖了后腿失了先机啊 虽然我也很喜欢BD 但PS3的确是BD推广的炮灰先锋

TOP

引用:
原帖由 allensakura 于 2009-7-25 15:31 发表

SONY內牛滿面
DVD+R這個SONY如此大力推動的玩意居然被這個簡要歷史徹底無視了,果然勝者寫下歷史阿
DVD论坛建立者:
Hitachi, Ltd.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ony Corporation
Thomson
Time Warner Inc.
Toshiba Corporation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JVC)
DVD+RW联盟建立者:
Dell Computer Corp.
HP (Hewlett-Packard Co.)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icoh Company, Ltd.
Sony Corp.
Thomson SA (RCA)
Yamaha Corp.
第一,回去张开您的G眼看看你家里的刻录机是不是两种格式都支持;市面上是不是两种格式的刻盘都随处可见;去问问是不是买刻盘的朋友两种格式都无所谓。
第二,建议你多读读党史,你就能明白什么叫做“一切都是交易”这句话的含义了。
第三,还是那个问题,请你直面回答,SONY在DVD上到底败哪儿了??事实上你所买的每一张DVD刻录碟里无论是+R还是-R,都有交给SONY的一分钱。

PS:DVD时代的三大标准里,真要说失败的,DVD-RAM还比较靠谱点。当然也不能说完全失败了,现在市面上的DVD刻录机哪个不是三种标准都支持的。不过就是DVD-RAM的刻录盘品种不是太多,相对贵一点而已。
引用:
原帖由 allensakura 于 2009-7-25 15:34 发表
我只知道PS3因為BD延遲一年推出,成本居高不下
害得SCE落到現在這副境地
犧牲小我卻被說成對BD成功毫無助益,SCE只能自己哭了
请你正确理解我的话,BD的成功在于最后取得了好莱坞的支持。PS3或许在初期有帮助,但不是最终成功的主因。事实上HD-DVD失败的标志点即是:好莱坞7大片商宣布放弃HD-DVD。
再重复一下我已经重复过很多遍的话:商业时代只存在交易!!标准的建立和推广不取决于消费者。
反例就是OOXX的HD播放器。当然我们也承认一开始卖得还行(不过RG们也得承认最终确实卖得不咋滴,当然这是后话),尽管综合来看初期的HD播放器销量大大超过Blu-ray,无论从价格和片源来说都不吃亏。但最终还是被淘汰。
当然RG们现在都学会说,HD播放器不是MS的东西,都开始不承认当时对其支持的狂热程度。这个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这个充斥着犬儒主义的环境里,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屁股决定脑袋。
引用:
原帖由 allensakura 于 2009-7-25 15:39 发表

VISTA敗給了誰呢?其實是敗給了MS自家的XP
Zune敗了,敗給了徹底把Walkman終結的對手iPod
PlaysForSure敗了,這讓我想起了當年SONY搞得DRM會在消費者電腦裡安裝木馬
HDDVD敗了跟MS有什麼關係?那是MS的產 ...
哦。。。。。看来在RG的心中看来,只要是MS的产品,失败了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失败。
世界500强136位的饭果然饭得让人上吐下泻啊~~~

嗨,其实你早这么说不就得了,还让老子废这么大劲跟你丫扯淡,真TMNC~~~

[ 本帖最后由 QuiGon 于 2009-7-26 01:32 编辑 ]

TOP

靠,只能买薄板ps3了

TOP

[posted by wap]

那我就很想问,凭MS 一贯的赌徒德性,它对hd到底真正卖力过没有?按ms 一般要赌就把内裤都赌出去的做法,它对HD的支持最多算骑墙

TOP

引用:
原帖由 QuiGon 于 2009-7-25 06:40 发表

这很难说,RG(软)与RG(任)之间不也经常互掐嘛~~
一个要证明自己才是真的高清,一个证明自己才是真的革命,跟几块钱D无关,我觉得

另外,我还真想买HD-DVD播放器的

TOP

微软:我们绝对不加入HDMI,索尼的1080P不是考虑玩家的经济条件而华而不实的做法......无数日后.....360插值到了1080P(微软:索尼没有真正的1080P,我们才是真正的1080P),不久之后,又加入了HDMI(这是为玩家考虑的改进型)

现在,微软:我们绝对不加入蓝光光驱...数日后........................


另外:微软也决定不再为Xbox 360提供HD VDV光驱。VDV是什么东西

TOP

绝对不加入HDMI,有原文吗?我们一齐喷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