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不论你多恨IE,毕竟他是带你入港的伙计

同Netscape入门的,那时D盘里两者都有,Netscape列在前面而且名声大,所以直接用了。

IE现在很类似塞班,自己把名声搞坏光了,后面再怎么改善都很难改变用户的印象了,和其他浏览器同样功能,IE想获好评简直是太难了。


TOP

当年都是用Netscape的啊,IE都是捆绑在OS里装的啊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也装B的说一下,我最早真的用的netscape...


TOP

那时写HTML还是一边用<layer>一边用<div>的,简直是种折磨,所以99年时就想干掉IE,直到Mozilla和Phoenix出来,不过最终还是投奔了Chromium了

TOP



这个大家还有印象吗?

TOP

IE还是很不错的

TOP

netscape比ie还恶劣,不标准,速度慢,要收费,捆的东西又多,安装包巨大,没有电脑报光盘我还真不敢用它。
没有ie可能就没互联网黄金期了……

TOP

Netscape的收费是压死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时电脑报哀叹了很久

不过我觉得给位应该明白,用其他浏览器的毕竟都是小众。。。。。IE才是大头

TOP

最早用的也不是Netscape,是windows 3.1下的一个叫什么Internet in a box之类的套件里的叫马赛克什么的东西。
那时候www浏览根本还不是上网主要目的,那个套件里有拨号器,邮件,有ftp,有gopher,有telnet以及简陋的浏览器

nternet in a Box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Internet In A Box software

Internet in a Box (IBox) was one of the first commercially available Internet connection software packages available for sale to the public. Spry, Inc. produced the package, as well as starting up a commercial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 called InterServ.

The IBox software included the Winsock and TCP/IP stack that were needed to connect a computer running Microsoft Windows to the Internet in 1994.[1] The IBox package also included a licensed copy of the NCSA Mosaic web browser called AIR Mosaic,[2][3] AIR Mail (an email client), AIR News (an NNTP news client), AIR Telnet, AIR Gopher, and an FTP Network File Manager.

Combined with InterServ's dial-up access, Internet in a Box provided a complete solution for members of the general public to access the Internet, a network previously available almost exclusively to government and collegiate users, or to the public only indirectly through e-mail gateways provided by hosted systems such as CompuServe. The inclusion of a web browser further gave access to the nascent World Wide Web.

Two pioneering Internet books; Ed Krol's 'Whole Internet User's Guide and Catalog' (US-1993) and a special edition of Sue Schofield's 'UK Internet Book' (UK 1994) were included in the US and European editions of the product.

[ 本帖最后由 stryker 于 2011-3-24 16:11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哪里来的WIN97??

TOP

引用:
原帖由 rb 于 2011-3-24 16:02 发表
Netscape的收费是压死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时电脑报哀叹了很久

不过我觉得给位应该明白,用其他浏览器的毕竟都是小众。。。。。IE才是大头
你是站在PC机的角度上才说这句的,浏览器可不是只有PC机才有,很显然,PC的时代在约两三年前就开始进入末期,或者可以说已经结束了,用户现在选择越来越多元化,对于结束MAC版IE后就不跨平台的IE来说,这个占有率减少的趋势可以说是会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的。

单拿PC机来说,IE的份额在不断减少这个趋势谁都知道,IE虽然还是大头,不过只有6成左右的占有率,和三四年前的超过9成的情况根本不能比,MS要不是这样怎么可能在这几年就让IE从7跳到了9,除了Chrome这个刷版本号狂外,还有哪家是这样,这已经很说明MS自己的心都很虚了。对了,从7开始很多HTML的解析也在向非IE方向靠拢,同一个网页现在往往IE7、8、9打开后显示的更像FF或是Chrome,而不是更像IE6,所谓的兼容性模式功能就这样诞生了。

从网站来说,国外的不用说了。国内这两年,各种网站明显的都增强了对非IE浏览器的兼容,而不再像以前一样,IE OK就万事大吉了。连网银,也从前些年基本没有支持的,也开始有不少银行开始支持了,很多不直接支持的也会采用浏览器+短信方式进行正常的使用了。

从很多角度来看,IE这些年的道路就和塞班是一个模子:
领先-->不思进取,名声被自己搞烂-->新的竞争对手出现-->用户流失-->急于改变-->出新版本,宣称大有改进-->短处仍然不少&长处也没多突出&新短处出现,然后短处被坏名声扩大化,长处被坏名声掩盖,用户满意度下降的均势仍然没有改-->对手仍然在不断进步-->用户继续流失-->继续出新版本-->。。。。就这样不断循环

[ 本帖最后由 heyfly 于 2011-3-24 16:31 编辑 ]

TOP

我好像是从IE4开始用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winterb 于 2011-3-24 16:36 发表
我好像是从IE4开始用的。。。
IE4+1
后来听说netscape的大名,搞了一个用用,感觉一般,就继续用IE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eyfly 于 2011-3-24 16:30 发表


你是站在PC机的角度上才说这句的,浏览器可不是只有PC机才有,很显然,PC的时代在约两三年前就开始进入末期,或者可以说已经结束了,用户现在选择越来越多元化,对于结束MAC版IE后就不跨平台的IE来说,这个占有率 ...
96-99年之间m$把浏览器想得太可怕了,以为浏览器就可以取代操作系统——没错,就是现在的云——所以把ie看的非常重要。ie引发的垄断官司更坚定了m$的想法。
但是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浏览器瞬间就只是一个os应该而且必须提供的组件了,没有威胁但也没有利润更没有可预见的前景,m$自然不会大力更新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带我入港的是netscape好不好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