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音响] 看水区某搞笑贴有感,大家讨论下一个正常人听音乐的瓶颈到底在哪里

我拉屎的时候才会想听命运没有贬义啊:D


TOP

引用:
原帖由 萨兰丁 于 2009-10-26 19:52 发表
[posted by wap]

下的是FLAC和CUE,通通转成192KPS的MP3,谁有我蛋疼…
MP3就算320K,听感也不行,高频缺失很严重,低频下潜有限,现在感觉不错的就是AAC格式,320K或者448K都不错,虽然和无损有点点差距,但不影响听感。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Chrome]

爱乐者和发烧友是完全不同的类型,爱乐者在乎的是音乐本身,听音设备只要不是太烂,他们就可以沉浸在音乐美妙的世界之中。
而发烧友只在乎所谓的音质,把音乐割裂成中、高、低音、声场、解析、泛音,他们在乎的是能否用高档器材听到擦弦声;能否听到翻乐谱声;掌声能定位到第几排;能否听到后台的咳嗽声。
虽然烧友成天把自己往爱乐者的队伍中挤,贴上爱乐者的标签。而真正的爱乐者却没那么多经历研究那么多听音器材,顶多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选一套合适自己的就可以了,不会像烧友那般成天换这个换那个,把时间统统花在器材研究比较上。有这个时间爱乐者研究的是音乐本身,研究的是音乐的作者,研究的是历史背景,研究的是音乐所要表达的理念。爱乐者和烧友虽然并非完全对立,但人的精力有限的,当烧友纠结于反复ab数款器材的优劣之时,爱乐者却是在安静地聆听和感悟。
当然,这也只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旁人无从指责。

本帖最后由 纵海行舟 于 2009-10-27 10:10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引用:
原帖由 纵海行舟 于 2009-10-27 10: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Chrome]

爱乐者和发烧友是完全不同的类型,爱乐者在乎的是音乐本身,听音设备只要不是太烂,他们就可以沉浸在音乐美妙的世界之中。
而发烧友只在乎所谓的音质,把音乐割裂成中、高 ...
赞同,比如说我就是外出的时候听听音乐,大部分听动漫OST。配一套差不多的随身设备就可以了。千元左右能满足听音需求。

TOP

mp3确实和CD差别很大  听起来不顺

TOP

铁三角

TOP

128和320的mp3我听不出来

TOP

VC上下载的百家讲坛RMVB,转96K和320K根本听不出区别的飘过。。。

TOP

引用:
原帖由 于 2009-10-27 12:10 发表
VC上下载的百家讲坛RMVB,转96K和320K根本听不出区别的飘过。。。
。。。。。。。
百家讲坛RMVB音频码率也就128K到头了
转到320K不合没转一样么。。。。

TOP

大多数人的瓶颈在于,音源和后端吧。
再怎么木耳,这俩瓶颈配合着升级一下一般都能听出差别的吧,再听不出的话该看医生了也许……

但是作为常识,瓶颈不能一个一个单独解决,比如用128K的mp3换上耳放...或者用着路边耳塞换APE...
看上去挺荒诞,其实很多人就是这么干的,程度不同而已……

TOP

引用:
原帖由 纵海行舟 于 2009-10-27 10: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Chrome]

爱乐者和发烧友是完全不同的类型,爱乐者在乎的是音乐本身,听音设备只要不是太烂,他们就可以沉浸在音乐美妙的世界之中。
而发烧友只在乎所谓的音质,把音乐割裂成中、高 ...
+1
试听音乐花去的时间远远多于挑选器材...应该说根本就没怎么挑过,目前还是耳塞党

TOP

以前上班老能路过北京音乐歌剧舞剧院.然后偶尔能看见一个老头儿,骑一辆28破永久,什么随身听都没戴,一边骑车一边手舞足蹈的指挥.一看就是歌剧舞剧院里上班的.人家那才是享受生活呢
另外,我现在房间里还有把小提琴在落土呢.根本就拉不出cd里的那种所谓松香味儿,当然很大的因素可能是我只会拉都来米

TOP

听音乐就是自娱自乐,以上

TOP

[posted by wap]

很久以前很神经病 下了APE转成WAV再转AAC 放香水瓶里 用888听 总感觉不如鱼雷+EX500听WAV 为换不换机器纠结了很久
偶然一次 几个民工用山寨MP3 两个人 一人一个耳塞  边听边哼唱
我才意识到
我错了

TOP

我还是喜欢带CD WALKMAN  带MP3的 虽然低端不过CD和MP3的差别一听就出来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