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你们游戏开HDR后眼睛看着累吗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其他我不太懂,但物理学中光波的强度是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夏青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9-9-11 23:25

TOP

引用:
原帖由 夏青 于 2019-9-11 19:14 发表

hdr要求的是容宽度
其实如果你的面板黑色潜得下去,不用开那么亮
非常正确,真正优秀的显示面板都是主动发光的比如等离子和OLED,因为黑色黑的下去,所以不用开很亮就能得到优秀的画面。

而LCD这种被动发光的就不行了,因为LCD黑色黑不下去,所以只能提高亮度来提高对比度,具体表现就是亮的刺眼,很伤眼。



TOP

引用:
原帖由 夏青 于 2019-9-11 20:5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基本一致张嘴就来嘛?
你测了?
公式都给你了,你自己想想吧。

如果不信下次闪光灯怼脸、反正区别不大不是吗

实例和公式都给你了,你选哪种都可以。不谢
说的公式是这个吧?
是不是再仔细看看定义?

照度=光度/距离2
E=I/r2
r为光源到被照物表面的距离

勒克斯和强度CD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不要混淆了。

1、发光强度(I、Intensity),单位坎德拉,即cd。
定义:光源在给定方向的单位立体角中发射的光通量定义为光源在该方向的(发)光强(度)。
2、光照度(E,Illuminance),单位勒克斯即lx(以前叫lux)。
定义:1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平方米表面上所产生的光照度。

简单比喻:如果把声音的高、中、低频对应给蓝、绿、红,OLED中的蓝色频谱含有超出人眼可感知(声音频率2000HZ以上,听不到,但可感知)的部分,且这个过高的频率虽然不会影响你的音色(相当于色彩标准的D65色温白),但它仍然是存在的,且他的频率(对应各色域下蓝色Y的强度比例值)是不会因为你声压的大小(照度)而改变的,但它的存在是会对锥细胞产生持续的有害刺激,而不仅仅是你理解的声压(照度),且这个蓝色光谱刺激并不需要达到非常高的强度就能引起视觉伤害。这个问题是因为WOLED的背光形式导致的,且因为这个背光的问题,导致能够校准CRT和等离子的色度计,在校准WOLED的时候,因为其工作原理存在局限性,导致无法正确识别一部分蓝色光谱,使得报表很好,但实际观看的D65色温始终偏高(颜色发蓝),无法正确的校准这台OLED设备的情况,而在使用了分光计后,才得到解决。

比喻不太严谨,但基本说明问题。

如果还是看不懂,推荐京东买一本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撰写的《电影制作技术手册》,在里面你能找到所有答案。
https://item.jd.com/12237975.html

[ 本帖最后由 zmqzmqzmq 于 2019-9-12 00:0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狂风007 于 2019-9-11 21:34 发表

非常正确,真正优秀的显示面板都是主动发光的比如等离子和OLED,因为黑色黑的下去,所以不用开很亮就能得到优秀的画面。

而LCD这种被动发光的就不行了,因为LCD黑色黑不下去,所以只能提高亮度来提高对比度,具 ...
等离子的问题在于后期NEO面板限制了功率,专业模式下最高亮度达不到标准的100cd,THX明亮模式虽然可以达到,但是可调参数太少。

(W)OLED低亮度色彩线性不好,伽马控制也比较差,20~30灰阶下的白色抹布效应(不均匀性)很明显,也存在寿命问题。

灰阶线性、色彩响应线性、低亮度均匀性哪怕只是PVM级别的CRT,都是优于高质量液晶的,一眼区别,他的问题在于色域大多无法覆盖709(srgb),以及最低亮度控制(对,BVM F24也存在这个问题)。

花20分钟就足够将PVM级的彩监校准到接近完美的色彩响应、灰阶白平衡和伽马,且仅仅只需要校准20和100灰阶的CD和白平衡就足够了,而等离子或OLED至少得花3-4小时,且并没有这么好的结果。


[ 本帖最后由 zmqzmqzmq 于 2019-9-11 23:27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现在还有人认为视频HDR和照片HDR一回事?!!差远了好吗!
最新超高清UHD Premium的标准就是4k 10Bit  bt2020色域(实际显示至少覆盖90%p3)+HDR,严格地说你显示设备不支持HDR都算不上超高清!
另外,HDR看着晃眼难受的,不是显示设备太烂,就是调色太烂。
真正的HDR主要提升的高亮部分的细节,中暗部其实和Bt709没有多大区别!
有些人人制作HDR视频时,为了强调HDR感,使劲的提高反差,该亮的地方亮了,不该亮的地方也亮了!暗部又压个死黑....不晃眼才怪呢!!!
色阶的问题不想做太多说明了~容器大了,想装满还保持原有的密度,怎么办?
以上内容不服来战!
顺便臭屁下,我制作的影片去年全国 4KHDR杯第二名!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zyray  于 2019-9-11 11:11 PM 发表
现在还有人认为视频HDR和照片HDR一回事?!!差远了好吗!
最新超高清UHD Premium的标准就是4k 10Bit  bt2020色域(实际显示至少覆盖90%p3)+HDR,严格地说你显示设备不支持HDR都算不上超高清!
另外,HDR看着晃眼难受的,不是显示设备太烂,就是调色太烂。
真正的HDR主要提升的高亮部分的细节,中暗部其实和Bt709没有多大区别!
有些人人制作HDR视频时,为了强调HDR感,使劲的提高反差,该亮的地方亮了,不该亮的地方也亮了!暗部又压个死黑....不晃眼才怪呢!!!
色阶的问题不想做太多说明了~容器大了,想装满还保持原有的密度,怎么办?
以上内容不服来战!
顺便臭屁下,我制作的影片去年全国 4KHDR杯第二名!
谁说是一回事了?说的是概念类似,通过类比获得理解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了。“亮部和暗部的细节”,就这个跟照片的宽容度的定义有什么冲突吗?

本帖最后由 grammyliu 于 2019-9-11 23:29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grammyliu  于 2019-9-11 23:27 发表
谁说是一回事了?说的是概念类似,通过类比获得理解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了。“亮部和暗部的细节”,就这个跟照片的宽容度的定义有什么冲突吗?

本帖最后由 grammyliu 于 2019911 23:29 通过手机版编辑
照片那种HDR“修饰”形式是在有限的色彩空间塞入更多的可识别信息,但并不能改变本身容纳信息量和分级数量不足的缺陷,比如说709色域下8bit大面积云层画面很容易出现的色彩断层,后期需要通过加入噪点去“修饰”。
视频这种属于从根本上提高了信息量容积和分级数量,不需要照片HDR一样特别辛苦的去折中整个图像的明暗,因为本身标准就定得很高,硬件性能达标的话,就足以应付明暗部分的显示。
可以了解下RAW转换到SRGB色域环境的流程,把RAW的性能类比做视频HDR就行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zmqzmqzmq  于 2019-9-12 08:59 AM 发表
照片那种HDR“修饰”形式是在有限的色彩空间塞入更多的可识别信息,但并不能改变本身容纳信息量和分级数量不足的缺陷,比如说709色域下8bit大面积云层画面很容易出现的色彩断层,后期需要通过加入噪点去“修饰”。
视频这种属于从根本上提高了信息量容积和分级数量,不需要照片HDR一样特别辛苦的去折中整个图像的明暗,因为本身标准就定得很高,硬件性能达标的话,就足以应付明暗部分的显示。
可以了解下RAW转换到SRGB色域环境的流程,把RAW的性能类比做视频HDR就行了。
我之前说了啊,hdr视频是拍摄是硬件直接拍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但无论是成果物是算出来的还是硬件拍出来的,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比不经过计算和不使用hdr拍摄设备宽容度更高了,明暗细节更丰富了;这些与色域无关,也就是说你一开始说的什么“srgb的亮度在环境光下足够了”这种观点与楼主的问题没有关系。hdr是一个宽容度的概念,跟色域(color gamut)没关,它是动态范围(daynamic range)。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回到楼主的问题,以下是我对楼主主帖的回复:

HDR的作用是让画面中过亮和过暗的局部中的细节显示得更丰富,这需要高亮度支撑,跟低亮度的SDR设备比起来“相对刺眼”会是必然的,但是我认为这种拿刺眼换细节是值得的,而且刺眼程度也是可以调节的。

但我的设备不行,机器5我只能用100的亮度,因为超过100高亮的天空里的云彩就会损失掉细节变成一块白,而100在特别暗的地下场景里对于我来说亮度是不够的,需要很费力地去分辨周围环境里的细节;把亮度调到300甚至更高就好很多,但是这时候天空的云彩又都看不见了。我猜想更好的HDR显示设备应该是可以在一个hdr亮度上做到两者兼得。

——以上这些都比SDR显示要相对刺眼一些,但我觉得完全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换得的暗部和亮部细节的丰富是前所未有的良好体验,值得。

以上。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哦,对了,可以备瓶缓解眼睛疲劳和干涩的眼药水,觉得难受就歇会滴点眼药水然后再接着玩,保护眼睛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grammyliu  于 2019-9-12 09:07 发表
我之前说了啊,hdr视频是拍摄是硬件直接拍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但无论是成果物是算出来的还是硬件拍出来的,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比不经过计算和不使用hdr拍摄设备宽容度更高了,明暗细节更丰富了;这些与色域无关,也就是说你一开始说的什么“srgb的亮度在环境光下足够了”这种观点与楼主的问题没有关系。hdr是一个宽容度的概念,跟色域(color gamut)没关,它是动态范围(daynamic range)。
HDR有3个比较通用的标准,可以了解下。
最大亮度与最低亮度差值(你理解的宽容度或者说动态范围)、色域(2020)、色深(10bit)、伽玛(2.6或其他)都是标准定义的。
且HDR色彩标准标准没有宽容度、动态范围的参数。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dell这个海星吧
穷人的最佳选择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参数方面不懂,现在用的是低端65寸电视玩,开hdr后亮瞎眼+偏色,1.5米左右距离调低背光感觉还成,国产屏效果也还可以有中低端ips差不多的效果,前几天有个lg65的oled电视下手晚了,狗东13000就能拿下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grammyliu  于 2019-9-12 09:22 发表
回到楼主的问题,以下是我对楼主主帖的回复:

HDR的作用是让画面中过亮和过暗的局部中的细节显示得更丰富,这需要高亮度支撑,跟低亮度的SDR设备比起来“相对刺眼”会是必然的,但是我认为这种拿刺眼换细节是值得的,而且刺眼程度也是可以调节的。

但我的设备不行,机器5我只能用100的亮度,因为超过100高亮的天空里的云彩就会损失掉细节变成一块白,而100在特别暗的地下场景里对于我来说亮度是不够的,需要很费力地去分辨周围环境里的细节;把亮度调到300甚至更高就好很多,但是这时候天空的云彩又都看不见了。我猜想更好的HDR显示设备应该是可以在一个hdr亮度上做到两者兼得。

——以上这些都比SDR显示要相对刺眼一些,但我觉得完全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换得的暗部和亮部细节的丰富是前所未有的良好体验,值得。

以上。
我有艺卓319X,最大亮度350cd,理论指标上足够还原HDR层次信息,但就算是350cd,在暗室观影还是觉得挺刺眼的(BVS)。
当然,HDR技术是进步的,只是各显示厂家并没有准备好迎接这个标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grammyliu 于 2019-9-12 09:0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我之前说了啊,hdr视频是拍摄是硬件直接拍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但无论是成果物是算出来的还是硬件拍出来的,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比不经过计算和不使用hdr拍摄设备宽容度更高了,明暗 ...
色域和HDR确实是两个概念~但还是有间接联系的,因为HDR需要更大的亮度空间,提升亮度~色彩空间就大了,色域自然也就大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