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博大精深的汉语却无那般的精准

看到kyosuke2004把sleepboy的回复

用“这不是个电影剧本“来搪塞

就知道此人不过是不学无术罢了

而且是半桶水响叮当的那种


TOP

引用:
原帖由 流川枫 于 2007-5-22 11:46 发表



大哥,崇洋媚外不必到如此地步吧

我不懂日语

任何原生的意境,用外语翻译都很不容易达到原来的意境吧,我们日常中经常碰到些英文都只能用汉语大致翻译而不能准确表达意境吧?同样中文 ...
说得中....



TOP

我得佩服自己先,居然花了一个小时把贴看全了。

R版本的才华我是折服的,各方面都能有所得益!

至于争论到中、日、英等之间的差异,我觉得是否总在兜圈?

单既然谈开,小人也添加点意见。本人一直喜欢参看大量的人文历史资料,我觉得就世界上来说,各类的语种都有本身存在的特定环境,谁可以淘汰谁?小语种虽然是日益没落,这不是因为谁更难学的缘故,各种的客观原因都让语言不断演变。上面有些朋友还是有必要在争论语言谁高谁低前先搞清一个概念:语言和文字是诞生先后顺序不同的两种东西,人类是绝对先有语言再有文字的。但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不能用文字记载的语言呢,何况是有文字的语言?你们要争论语言还是文字呢?

某朋友说到的日语在表达的意境上更高,如果说日语能表达的意境很高,那就没必要每年都要增加外来语词汇辞典的量了吧?英语也就没必要不停增加新词组了,中文也就更没必要产生不同的组合词汇。我虽然没学过日文,但我也知道中文的博大精神恐怕不是我这类只认基础字所能完全了解的。回过头来,中文再博大精深,但也能让一般人用更低的水平就能记载自己的观点。而且更关键的是你忘记了咱们国家的地大,各种不同的方言融洽了大量的用词精华,虽然不能登上大雅之堂,但是对于日常单地域的交流来说缺是完全无损的,要说咱们国家的文字根底不行?恐怕不是一两句就能批判的吧?

我不清楚外省如何,我尝试用广东本地的语言去表达某朋友所谓的意境,虽然只是口语的直接书写很粗俗,但也是文字传达的一种最好例子,恳请版主别见怪:

例句:昨晚我碰见了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真想和她交个朋友
1,寻晚睇到个靓女,索就一个字!好想去沟!
2,寻晚我撞见个女神,哇!唔沟对唔住自己!
3,寻晚发现件正菜,心思思想上!
4,寻晚揾到件笋嘢,靓到发癫!好想郁!
5,寻晚见到个女仔,我嗒晒糖!唔沟就执输啦!
6,寻晚见到梦中情人,真系想上去表白!

(对不懂粤语的朋友表达歉意,SORRY。)
以上6种日常粤语的表达方式(其实还有更多例子),表达的目的就是一致的,但意境就完全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而且变化还完全不只那么多,不同人用的组合也不同。例句子里的“很漂亮的女孩子”在粤语中能表达的词汇量历经多年演变已经汇聚了相当多的词汇:靓女、女神、正菜、笋嘢、笋货……太多了!不同的心态环境也可以搭配出不同的效果。所以如果非要说死某一种语言在表达上明显低下的话,我觉得这纯是个人的偏见。不了解自己母语的总体情况,何来敢断言外人的就是最好呢?

TG里上海的朋友比较多,我不清楚上海方言如何,但我肯定上海方言是保留着很大特色的,上海的方言里的引用外来语也是极度强,全国范围来说,上海引用外来语的能力应该是首位的,这是经过历史证明的,因为开放的缘故,更能包容更多不同的文化。

最后还是举一个广东的外来语经典。我还是在不久前才引证了这个词的来源。

咕哩:音同(GU LEI)两字都发第一声。
粤语方言里,这个词是特定指做苦力工作的人,例如搬运工、打杂工等。

我从小就以为这是粤语里的特有词组,后来我才发现,咕哩这个词,原来是印度语来的。但这个词并不是诞生在印度本土之上的,而是诞生在非洲的毛里求斯。那时候一些印度人被卖身为奴,去到了毛里求斯,当地一些先到的印度人,管新来的卖身奴叫“咕哩”……有趣吧?不知道最后是谁传到广东来呢?而且也能够在口头上和文字上都完全保留了下来。这就是各类文化的包容能力了。

每种语言和文字的来源都是很有深究余地的,就算是现在,国内很多学者都还在对古代中国的文字作更深的研究和考证。但不管之前的文言文也好,白话文也好,语言融汇贯通到生活使用中去才是最根本方便人类沟通目的,文字又负责记载了这些行为,但纯片面的考证谁的意境更高?这是否有点虚无??

[ 本帖最后由 lawson 于 2007-5-24 22:24 编辑 ]


TOP

赞LS~

TOP

这贴真神了,居然已战到32页。。。

TOP

丫其实是个纱布,这个是我的观点,而且他无法反驳,因为我用我的眼睛看到他,并认为他是个纱布,他牙咬碎也用不到我的眼睛,所以他是个纱布,这个观点成立

TOP

引用:
原帖由 lawson 于 2007-5-24 22:20 发表
我得佩服自己先,居然花了一个小时把贴看全了。

R版本的才华我是折服的,各方面都能有所得益!

至于争论到中、日、英等之间的差异,我觉得是否总在兜圈?

单既然谈开,小人也添加点意见。本人一直喜欢参看大量的人文历史资料,我觉得就世界上来说,各类的语种都有本身存在的特定环境,谁可以淘汰谁?小语种虽然是日益没落,这不是因为谁更难学的缘故,各种的客观原因都让语言不断演变。上面有些朋友还是有必要在争论语言谁高谁低前先搞清一个概念:语言和文字是诞生先后顺序不同的两种东西,人类是绝对先有语言再有文字的。但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不能用文字记载的语言呢,何况是有文字的语言?你们要争论语言还是文字呢?

某朋友说到的日语在表达的意境上更高,如果说日语能表达的意境很高,那就没必要每年都要增加外来语词汇辞典的量了吧?英语也就没必要不停增加新词组了,中文也就更没必要产生不同的组合词汇。我虽然没学过日文,但我也知道中文的博大精神恐怕不是我这类只认基础字所能完全了解的。回过头来,中文再博大精深,但也能让一般人用更低的水平就能记载自己的观点。而且更关键的是你忘记了咱们国家的地大,各种不同的方言融洽了大量的用词精华,虽然不能登上大雅之堂,但是对于日常单地域的交流来说缺是完全无损的,要说咱们国家的文字根底不行?恐怕不是一两句就能批判的吧?

我不清楚外省如何,我尝试用广东本地的语言去表达某朋友所谓的意境,虽然只是口语的直接书写很粗俗,但也是文字传达的一种最好例子,恳请版主别见怪:

例句:昨晚我碰见了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真想和她交个朋友!
1,寻晚睇到个靓女,索就一个字!好想去沟!
2,寻晚我撞见个女神,哇!唔沟对唔住自己!
3,寻晚发现件正菜,心思思想上!
4,寻晚揾到件笋嘢,靓到发癫!好想郁!
5,寻晚见到个女仔,我嗒晒糖!唔沟就执输啦!
6,寻晚见到梦中情人,真系想上去表白!

(对不懂粤语的朋友表达歉意,SORRY。)
以上6种日常粤语的表达方式(其实还有更多例子),表达的目的就是一致的,但意境就完全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而且变化还完全不只那么多,不同人用的组合也不同。例句子里的“很漂亮的女孩子”在粤语中能表达的词汇量历经多年演变已经汇聚了相当多的词汇:靓女、女神、正菜、笋嘢、笋货……太多了!不同的心态环境也可以搭配出不同的效果。所以如果非要说死某一种语言在表达上明显低下的话,我觉得这纯是个人的偏见。不了解自己母语的总体情况,何来敢断言外人的就是最好呢?

TG里上海的朋友比较多,我不清楚上海方言如何,但我肯定上海方言是保留着很大特色的,上海的方言里的引用外来语也是极度强,全国范围来说,上海引用外来语的能力应该是首位的,这是经过历史证明的,因为开放的缘故,更能包容更多不同的文化。

最后还是举一个广东的外来语经典。我还是在不久前才引证了这个词的来源。

咕哩:音同(GU LEI)两字都发第一声。
粤语方言里,这个词是特定指做苦力工作的人,例如搬运工、打杂工等。

我从小就以为这是粤语里的特有词组,后来我才发现,咕哩这个词,原来是印度语来的。但这个词并不是诞生在印度本土之上的,而是诞生在非洲的毛里求斯。那时候一些印度人被卖身为奴,去到了毛里求斯,当地一些先到的印度人,管新来的卖身奴叫“咕哩”……有趣吧?不知道最后是谁传到广东来呢?而且也能够在口头上和文字上都完全保留了下来。这就是各类文化的包容能力了。

每种语言和文字的来源都是很有深究余地的,就算是现在,国内很多学者都还在对古代中国的文字作更深的研究和考证。但不管之前的文言文也好,白话文也好,语言融汇贯通到生活使用中去才是最根本方便人类沟通目的,文字又负责记载了这些行为,但纯片面的考证谁的意境更高?这是否有点虚无??
所谓无中生有,便是这贴的精华所在

TOP

呵呵,这贴真是太高了。
那位宣称日文高于中文的兄弟居然用翻译中损失的信息和某些信息的不可译的必然性来证明日文比中文更为优秀,真是太崇拜了。按照这种逻辑,任何一门语言都可以证明为高于其他任何语种。
语言是为了表达和沟通而产生的,而每种语言都有其在环境中产生的特殊表达方式以及在语境中的特殊含义。而中文因其特殊性更是有平仄和对仗等等特殊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果按照这位仁兄的逻辑,那中文是天下无敌了(自然在他看来是反过来的)。


[ 本帖最后由 handsomeken 于 2007-5-25 09:14 编辑 ]

TOP


不是已经打完了?
还有尾声

总体感觉双方都在追对手尾巴。
没看到什么正面对抗呵

[ 本帖最后由 Lilys 于 2007-5-25 09:34 编辑 ]

TOP

:D 因为某人是另一个位面上的人氏。

TOP

这么无聊显而易见的话题都讨论这么久

TOP

24楼纱布,全家都是纱布
为此进去了也无所谓了

TOP

474楼正合我意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kyosuke2004 于 2007-5-22 18:16 发表
算了,没人赞同我,无所谓了。
当然没人赞同你了,因为大家都不是纱布

[ 本帖最后由 千秋岁引 于 2007-5-25 17:12 编辑 ]

TOP

........好像没什么内容啊,英语的语言组织逻辑性高和表达精准那是相对的.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