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为什么许多老制作人出走后混的还不如以前?

引用:
原帖由 clockworkjian 于 2014-4-14 09:33 发表
加贺昭三算吗:D
加贺绝壁不算,因为他离开is后做出来的作品,绝对对得起fe的名号。


TOP

引用:
原帖由 sisik 于 2014-4-14 14:40 发表


铃木裕是有那个实力的,但因为是长期做AC的,所以思维停留在AC上,做家用游戏缺点很明显.
而硫酸脸也有,且他只带走二十多人而非全班底,所以不可能有当年的实力,
看小弟自己弄的忍龙3,被骂的多惨.

小岛也有实力 ...
坐等被喷,宫本茂是集一社之力,不能跟那些比。
况且后期他更多是监督而非制作人



TOP

引用:
原帖由 sisik 于 2014-4-14 14:40 发表

最强的是宫本茂,换过许多班底,但每作几乎都能成功,
最失败的是WiiU,因为平板手把是他主力要的配备.(可能他点子用尽了)

宫本茂现在也就是任天堂的招牌而已,这些年每次都是这种宣传战术,大作挂宫本茂监督的招牌,如果卖的好了,就猛吹某某有趣的点子是宫本茂告诉制作人加进去的,所以才那么好玩。如果卖得不好,就说制作人没抓住宫本茂的思路精髓弄坏的。 基本上感觉就跟典型日本企业下属猛拍上司马屁的那种调调。


TOP

举个例子

小胡子是个很擅长做选择题的领导

但问题在于在SE的时候,部下给出的选项都是90分,到了自己公司,部下给出的选项只有60分

TOP

引用:
原帖由 hulus2 于 2014-4-14 09:09 发表

FANS向的“骂”也算?无双饭骂了那么多年567了,警察叔叔也是唯2代是推,即使如此仍是FAN,这个没什么可说的。
这论据还能更扭曲点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昵称无效 于 2014-4-14 10:5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祖宗在此,潜入类游戏的想法设定在这里基本都有了
另外,fc版的mg是翔,小岛自己认的,精华是msx版
MSX版没玩过,我只知道敲墙,摄像头,钥匙卡开门,stinger导弹打电箱,钻盒子隐身,地雷阵等等MGS的绝大部分要素都在FC版里实现过,导致MGS像个3D复刻版

TOP

引用:
原帖由 昵称无效 于 2014-4-14 10:5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祖宗在此,潜入类游戏的想法设定在这里基本都有了
另外,fc版的mg是翔,小岛自己认的,精华是msx版
拿初代德军总部去和1987年的Metal Gear相提并论?内容丰富程度有可比性?
你是真玩过两代最早的德军总部还是放狗搜搜维基就有底气这么说了?

我知道吉尼斯把Metal Gear算作第一个潜入游戏很可笑,但把初代德军总部和Metal Gear相提并论要更可笑
“祖宗在此,想法设定在这里基本就有了”,真是个好用的万能句式
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抬出Space Panic拿来看扁大金刚和马里奥?如何?
或者抬出回旋坦克3D拿来看扁德军总部3D和毁灭战士?有意思么?

FC版MG是翔,但不代表FC版一无是处,FC版只是在MSX版的一半精华里掺了一半的翔而已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4-15 01:5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anzo 于 2014-4-15 00:07 发表
MSX版没玩过,我只知道敲墙,摄像头,钥匙卡开门,stinger导弹打电箱,钻盒子隐身,地雷阵等等MGS的绝大部分要素都在FC版里实现过,导致MGS像个3D复刻版
2D时代早期的四部作品
MSX2版Metal Gear存在小问题但整体比较成熟
FC版在MSX2版的基础上掺了一半的翔,剩下一半是保留自MSX2原版的精华
FC版Snake复仇是跟风垃圾,跟小岛半点关系都没有,不提了
MSX2版Metal Gear 2真正达到顶级大作水准,各方面都非常成熟,如果说MG1包含了PS版MGS的五成内容,那么MG2就包含了九成内容

小岛这人赞也好喷也罢,不论好坏,他亲自监督的作品都有明显的个人印记
反之,像PSP的前三作Metal Gear这种小岛挂名制作人,不参与实际开发的作品,就没有他的个人印记,变得枯燥而匠气
有人不喜欢小岛,大可直接去喷他本人能力有限,而不是“小岛只是挂名”这种没头没脑的话
至于单纯一个监督不能成事,需要成熟的手下去实现具体目标,那是另一个问题
有成熟的手下,没有成熟的监督,一样不能成事,有的团队不对外宣传监督,不代表监督不重要

监督和制作人是有区别的,前者和游戏素质有直接关系,后者关心的更多是商业层面
像小岛和三上这种人,只要是他亲自监督的作品,不论好坏,都能看出个人印记,挂名制作人的作品则未必
三上本人更是多次表示自己喜欢当监督不喜欢当制作人,制作游戏比行政工作更有趣,像他这样的异类在日本是少数,但绝不能说一个没有

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挂名者?去看看稻船,90年代末期开始只当制作人不当监督,干的都是开发部长的活,这种人,游戏实际素质好坏跟他的没有直接联系
大部分监督都想当制作人,升官发财就可以不必亲自跑一线了,这种普遍思想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也是日本的大公司最近几年陷入问题的根源之一

国内一群人只认制作人不认监督,完全是本末倒置,就像谈鬼泣2、3必谈田中刚不谈伊津野,连谁跟游戏素质直接关系更大都没弄清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4-15 01:5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eastwoodwest 于 2014-4-14 15:05 发表
坐等被喷,宫本茂是集一社之力,不能跟那些比。
况且后期他更多是监督而非制作人
应该记错了吧,2000年以后宫本茂就没当过监督,之后只有较少的作品他参与了实际设计,其他一大堆都是挂名制作人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4-15 02:06 编辑 ]

TOP

做QQ的cto都离开腾讯,把位子让给做微信的leader了,时代的发展规律就是前浪被后浪挤死在沙滩上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这或许是游戏和电影的不同,电影是认导演不认公司,但游戏是认公司不认制作人

TOP

准确说,是在游戏界混得不如以前。
说不定人现在就是收购索尼大楼的房地产大亨呢:D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ONE Plus)

神奇101是啥?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exus S
引用:
原帖由 @sisik  于 2014-4-14 14:40 发表
铃木裕是有那个实力的,但因为是长期做AC的,所以思维停留在AC上,做家用游戏缺点很明显.
而硫酸脸也有,且他只带走二十多人而非全班底,所以不可能有当年的实力,
看小弟自己弄的忍龙3,被骂的多惨.

小岛也有实力,但团队功劳不小,有些点子是团队出的而不是他,
三上也有,但跟小岛一样,有团队的功劳在,所以单飞之后就不太行了,
游戏是好玩,但画面跟不上时代.

最强的是宫本茂,换过许多班底,但每作几乎都能成功,
最失败的是WiiU,因为平板手把是他主力要的配备.(可能他点子用尽了)

但像Wii那种配合游戏完全没有,所以WiiU就GG了,只剩玛赛能期待海啸一下.

WiiU是任天堂史上卖的最差的家用主机,没有任何一台能卖这么差.
VB表示可以一战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4-15 01:02 发表
2D时代早期的四部作品
MSX2版Metal Gear存在小问题但整体比较成熟
FC版在MSX2版的基础上掺了一半的翔,剩下一半是保留自MSX2原版的精华
FC版Snake复仇是跟风垃圾,跟小岛半点关系都没有,不提了
MSX2版Metal Gear 2真正达到顶级大作水准,各方面都非常成熟,如果说MG1包含了PS版MGS的五成内容,那么MG2就包含了九成内容

小岛这人赞也好喷也罢,不论好坏,他亲自监督的作品都有明显的个人印记
反之,像PSP的前三作Metal Gear这种小岛挂名制作人,不参与实际开发的作品,就没有他的个人印记,变得枯燥而匠气
有人不喜欢小岛,大可直接去喷他本人能力有限,而不是“小岛只是挂名”这种没头没脑的话
至于单纯一个监督不能成事,需要成熟的手下去实现具体目标,那是另一个问题
有成熟的手下,没有成熟的监督,一样不能成事,有的团队不对外宣传监督,不代表监督不重要

监督和制作人是有区别的,前者和游戏素质有直接关系,后者关心的更多是商业层面
像小岛和三上这种人,只要是他亲自监督的作品,不论好坏,都能看出个人印记,挂名制作人的作品则未必
三上本人更是多次表示自己喜欢当监督不喜欢当制作人,制作游戏比行政工作更有趣,像他这样的异类在日本是少数,但绝不能说一个没有

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挂名者?去看看稻船,90年代末期开始只当制作人不当监督,干的都是开发部长的活,这种人,游戏实际素质好坏跟他的没有直接联系
大部分监督都想当制作人,升官发财就可以不必亲自跑一线了,这种普遍思想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也是日本的大公司最近几年陷入问题的根源之一

国内一群人只认制作人不认监督,完全是本末倒置,就像谈鬼泣2、3必谈田中刚不谈伊津野,连谁跟游戏素质直接关系更大都没弄清

伊津野英沼同志太不出名了,喷有名的也没太大问题。比如忍龙3我还是喷小弟,因为不记得导演是谁。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