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实我觉得现在电影画面已经不如游戏了

LZ家用的是PS6还是XBOX 720?


TOP

引用:
原帖由 iceliking 于 2007-4-3 07:40 发表


世界上当然没有绝对的事情,但胶片上记录的是一段时间的画面信息,这还有什么疑问? 当然CG除外
胶片上的溴化银是有限的(好像是这玩意),所以记录的讯息也是有限的,想要记录一段时间的画面信息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很明显…………记录的时间越长,画面中的细节就越少,也就是说:画质渣了



TOP

没觉得~


TOP

引用:
原帖由 hanzo 于 2007-4-2 12:58 发表

同样举足球这个例子,守门员开出大脚,人眼可以跟随并且追踪球的运动,当眼睛焦点固定在球身上的时候,球体细节是可以被清楚看到的。

电影就不一样,除非摄像机跟着球的轨迹运动给球特写,不然球肯定表现成 ...
看看国内足球联赛转播和英超的转播画面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尤其是慢镜头回放时国内的画面足球在高速运动时是糊的,英超能够清晰的看到足球的旋转包括草皮和泥土的飞溅。

TOP

引用:
原帖由 hanzo 于 2007-4-2 12:58 发表

同样举足球这个例子,守门员开出大脚,人眼可以跟随并且追踪球的运动,当眼睛焦点固定在球身上的时候,球体细节是可以被清楚看到的。

电影就不一样,除非摄像机跟着球的轨迹运动给球特写,不然球肯定表现成 ...
看看国内足球联赛转播和英超的转播画面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尤其是慢镜头回放时国内的画面足球在高速运动时是糊的,英超能够清晰的看到足球的旋转包括草皮和泥土的飞溅。

TOP

引用:
原帖由 hanzo 于 2007-4-2 12:58 发表

同样举足球这个例子,守门员开出大脚,人眼可以跟随并且追踪球的运动,当眼睛焦点固定在球身上的时候,球体细节是可以被清楚看到的。

电影就不一样,除非摄像机跟着球的轨迹运动给球特写,不然球肯定表现成 ...
看看国内足球联赛转播和英超的转播画面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尤其是慢镜头回放时国内的画面足球在高速运动时是糊的,英超能够清晰的看到足球的旋转包括草皮和泥土的飞溅。

TOP

你们对机械式电影放映机放映的影像的桢数的理解全都是错误的,什么胶片上记录的是一段时间的信息还什么模拟和数字的区别更加让人笑掉大牙啊。只说两点,第一如果算上黑桢,每秒钟就是48桢;第二,如果按照电脑显示器的算法,桢数更要远远超过48,因为电影胶片的运行是一种间歇运动,每一格胶片在投影镜头前实际上短暂停留一段时间,而在此期间投影镜头的开合是两到三次,也就是一格画面要在银幕上被投射两到三次。电影画面是绝对不存在任何所谓的闪烁抖动现象的,你看电影觉得闪是因为你生理或心理上有病。
当然以上这些其实跟lz的论题是完全无关的,lz的话纯属瞎掰,480i的电视上指环王的画面有哪个游戏比得了?画面等于每秒桢数和分辨率?表搞笑了。

TOP

电影的24帧对于高速画面表现确实是个障碍来的

虽然1秒钟只有24帧,但是并不是说1秒内的信息全部记录在这24帧内了
按照摄影常识,在白天光线情况下,快门速度是1/60-1/250,体育类抓拍则达到了1/1000
因此,实际上1秒钟的信息只有 24/60--24/250 甚至 24/1000被记录下来了

因此,在回放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不连贯
在一般的低速运动的回放时,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使画面看起来连贯了
但在非常高速的运动的回放时,跳跃感就自然产生了(请注意这个跳跃感不是所谓的电视闪)

举个简单的例子:
以固定摄影机拍摄一个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速度足够快,以至于在24帧的第一帧画面中,物体在画面最右侧,
然后第二帧则在画面最左侧,其余帧则只能是空白了
然后当回放时,人眼实际看得的应该是左右各出现了一个物体,然后消失,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运动感,
因为中间没有任何的画面,所谓的动态模糊也根本不可能产生

TOP

"举个简单的例子:
以固定摄影机拍摄一个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速度足够快,以至于在24帧的第一帧画面中,物体在画面最右侧,
然后第二帧则在画面最左侧,其余帧则只能是空白了
然后当回放时,人眼实际看得的应该是左右各出现了一个物体,然后消失,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运动感,
因为中间没有任何的画面,所谓的动态模糊也根本不可能产生"

不懂装懂的人又来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iceliking 于 2007-4-3 07:40 发表


世界上当然没有绝对的事情,但胶片上记录的是一段时间的画面信息,这还有什么疑问? 当然CG除外
这样抬杠就没有意思了

胶片和电脑动画就是产生的方式不一样,播放的原理完全就是一回事,就是简单的视觉暂留

理论上超过24帧就应该看起来是“连贯”的了,但是如果场景动态很大,这一帧和下一帧的差别太大了,就会在大脑中产生跳跃感

这个时候加入更多的帧数就有补偿作用(这大概也就是你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胶片把残像都记录下来了,可惜现实相机的工作不是那么一回事)

TOP

真是没的战了。。。。
看看CARS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psi 于 2007-4-5 05:07 发表
不懂装懂的人又来了     
那请你这位大师给大伙指点指点啊

从头到尾只会单纯反驳别人的,自己从来没说过哪怕一小段讲解分析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piglet 于 2007-4-5 06:44 发表

理论上超过24帧就应该看起来是“连贯”的了,但是如果场景动态很大,这一帧和下一帧的差别太大了,就会在大脑中产生跳跃感

这个时候加入更多的帧数就有补偿作用
这个说法跟我的观点是一样的,
就像我上面说的,因为总的曝光时间不可能是1秒,因此24张胶片是不可能完整的记录一秒内的所有信息的,
当前后2帧所记录的图像相差太大时,“跳跃感是一定会有的”

把我上面的例子再说的极端一点,
运动物体足够快到,24帧里面只有1帧捕捉到了,
回放的时候你能感觉出物体的运动吗?不可能,你只会感觉到物体出现了一下就消失了,就好像是看幻灯片一样

TOP

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吗,如果运动物体足够快到,24帧里面只有1帧捕捉到了,那你的眼睛也别想看清楚那东西,你的眼睛看到的实际情况也和幻灯片一样

TOP

引用:
原帖由 xfiori 于 2007-4-4 23:24 发表
电影的24帧对于高速画面表现确实是个障碍来的

虽然1秒钟只有24帧,但是并不是说1秒内的信息全部记录在这24帧内了
按照摄影常识,在白天光线情况下,快门速度是1/60-1/250,体育类抓拍则达到了1/1000
因此, ...
事实上,24p的电影拍摄采用的快门正是1/48秒,这是行业标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