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关于次世代,最近的一些杂想分析(一)

引用:
原帖由 火彩 于 2007-6-6 09:55 发表


记错了?
你难道不想再说点什么,针对LU的某个帖子?
我之前说你无知、自大并没有错哎。有一点你没有说错,我看不上你,因为你的无知自大,如果你再谦虚一些说不定我的口气会更好一些 :D
我之前语气冲动了我道歉,我一直以为你是男的,如果是男的那种语气就太可气了,不过mm的话,反而显得很可爱呀。

也不算记错阿,h3和h2本来就是一个游戏,所以说h3本来是xbox游戏也不算太错阿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蘑菇 于 2007-6-6 10:03 发表



我之前语气冲动了我道歉,我一直以为你是男的,如果是男的那种语气就太可气了,不过mm的话,反而显得很可爱呀。
也不算记错阿,h3和h2本来就是一个游戏,所以说h3本来是xbox游戏也不算太错阿
我没有气死你,实在是抱歉,下次我会注意的。
“HALO3本来是XB游戏也不算太错”?你干脆学天师,回LU大吼“我把TG踩在脚下”算了。
对于这种说辞我只能失意体前屈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sun2moon 于 2007-6-6 10:03 发表

读盘速度跟“要安装才能玩是两回事”
您真的看明白我说的意思?

- Xbox 360 DVD 12X 驱动器以恒定角速度方式运作(每单位时间内光盘转过的角度一样),也就是线速度不一样,内圈线速度低读取资料少,外圈线速度高读取资料多,内圈速度大概为外圈的一半。标称的 12X 是最高读取速度为标准的 12 倍,也就是 16.5MB/秒,最低速度为 8.2MB/秒。如果光盘只装有一半资料,那么最外圈读取速度为 12MB/秒。

- 蓝光驱动器以恒定线速度方式运作(每单位时间内光盘转过的弧线长度一样),任何时候读取资料的速度都是一样。蓝光驱动器读取速度:
1X:4.5MB/秒
2X:8MB/秒
3X:13.5MB/秒
4X:18MB/秒

- 2X 蓝光驱动器能够达到 DVD 12X 驱动器的最低读取速度。3X 蓝光就能够达到 DVD 12X 的水平。因此对于 3X 蓝光来说,内圈资料蓝光占优势,外圈资料则是 DVD 12X 领先。

- PS3 初段的蓝光驱动器应该是 1-2X。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彩 于 2007-6-6 09:56 发表


注意我在第六页的回贴,这种证据可信吗?
你要说我的数据不可信也好,这不是我要讨论的观念,xbox是亏了40亿,还是30,还是50?都不是我想要去考证的。

我的观念是现在ps3亏损比起当年xbox来说并不少,那么这些钱去哪儿了?这才是我关心的论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彩 于 2007-6-6 10:07 发表


我没有气死你,实在是抱歉,下次我会注意的。
“HALO3本来是XB游戏也不算太错”?你干脆学天师,回LU大吼“我把TG踩在脚下”算了。
对于这种说辞我只能失意体前屈了。
我和天师虽然同是sf兼朋友但我们革命的理想不同,我的理想是说服更多的人加入ps3的大家庭,我不想把任何人踩在脚下,就算我把整个地球踩在脚下,也不及我拉拢一个软饭成为索犯感到快乐!

所以阿,火彩mm,还是加入我们ps3的大家庭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蘑菇 于 2007-6-6 10:11 发表


你要说我的数据不可信也好,这不是我要讨论的观念,xbox是亏了40亿,还是30,还是50?都不是我想要去考证的。

我的观念是现在ps3亏损比起当年xbox来说并不少,那么这些钱去哪儿了?这才是我关心的论题。
亏得钱在市场推广和制造呗。如果PS3卖的好,因为硬件的利润就不会有这么多亏损。
可问题是卖的不好,广告砸下去了,代工厂的钱也给了,结果没有人买账,不就亏了?

TOP

还是一堆人抓着BD的容量太大在吵,你们累不累啊~
当年PS2出来的时候,前期游戏没那个是用到DVD的容量的,可是后来呢?
而且这东西,多总比少好把!
只要游戏容量大过DVD的最大容量,BD就有存在的价值,如果现在BD刚出来,所有的游戏都把容量做到最大呢!
那未来还怎么发展?
你们愿意半年买一个新PC硬件没所谓,但是游戏机不是这种东西!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蘑菇 于 2007-6-6 10:13 发表


我和天师虽然同是sf兼朋友但我们革命的理想不同,我的理想是说服更多的人加入ps3的大家庭,我不想把任何人踩在脚下,就算我把整个地球踩在脚下,也不及我拉拢一个软饭成为索犯感到快乐!

所以阿,火彩mm ...
好崇高啊……我承认我很低俗,来论坛无非是有时候闲得无聊,跟人战战罢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蘑菇 于 2007-6-6 10:11 发表


你要说我的数据不可信也好,这不是我要讨论的观念,xbox是亏了40亿,还是30,还是50?都不是我想要去考证的。

我的观念是现在ps3亏损比起当年xbox来说并不少,那么这些钱去哪儿了?这才是我关心的论题。
可笑了,亏损了40亿,是你观点里的东西。自己不去考证,又怎么能让读文的信服呢。
一面说这是讨论,一面又说别人抓小辫子,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既然你不想去考证,那又为何对“PS3亏损巨大、那些钱都到哪儿去了”这样的问题异常关心呢,区别对待还是选择性失明?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彩 于 2007-6-6 10:00 发表


貌似,现在容量方面并没有真正体现出蓝光价值的游戏出现。
当然,为了塞满整张BD而做出超大容量的游戏如果有人说算,那我也无话可说。

至于防止盗版,仅从光盘角度来说的确是达成了(BD的普及率和生产线 ...
容量这个问题,其实dc当年和ps2也激烈争论过。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的话,再过个三年左右BD的容量是必须的。

bd光驱其实成本很低的,因为bd光盘存储的颗粒小,比HDDVD更加容易读取。现在成本高是因为技术成本和概念成本,一旦普及成本很容易下去。前段时间bd光驱成本大幅度下降就是证据。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彩 于 2007-6-6 10:18 发表


可笑了,亏损了40亿,是你观点里的东西。自己不去考证,又怎么能让读文的信服呢。
一面说这是讨论,一面又说别人抓小辫子,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既然你不想去考证,那又为何对“PS3亏损巨大、那些钱都到哪 ...
请看最新一期的游戏机实用技术“xbox亏损了xxx亿,但和sce现在的亏损来说相比不算什么,而且除去ps2和psp的盈利,ps3实际造成的亏损更加惊人。”  这是其中的原话,当然不是每个字都相同,但意思绝对是原意。

可能你们那里交通落后,还没看到最新的ucg,这不怪你。

TOP

引用:
原帖由 cf3b5 于 2007-6-6 10:14 发表
还是一堆人抓着BD的容量太大在吵,你们累不累啊~
当年PS2出来的时候,前期游戏没那个是用到DVD的容量的,可是后来呢?
而且这东西,多总比少好把!
只要游戏容量大过DVD的最大容量,BD就有存在的价值,如果 ...
PS时代,从CD一直到多CD;
PS2时代,从DVD5到DVD9,多片DVD的游戏有多少,其中实际的内容又多少。就算是PS2时代,也并没有限制厂商使用DVD作为唯一的、排他的媒介为存储手段,如日本一一流也会选择CD作为媒体;
PS3时代,强制BD,并大力着墨于BD大容量对游戏的帮助,试问真的BD对游戏有这种帮助作用吗?同期的XO,除了蓝龙那种塞满了HD CG的游戏外,有多少是突破了D9极限的?

这里似乎没有人在怒斥BD如何如何,只是在说对于游戏而言,现在的BD是否真的有宣传的那种作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蘑菇 于 2007-6-6 10:23 发表


请看最新一期的游戏机实用技术“xbox亏损了xxx亿,但和sce现在的亏损来说相比不算什么,而且除去ps2和psp的盈利,ps3实际造成的亏损更加惊人。”  这是其中的原话,当然不是每个字都相同,但意思绝对是原意 ...
可笑,又变成UCG马首是瞻了?最新一期不就是画着蓝龙那本吗,说你无知你还喘上了。

你还是先解释一下“BD光驱其实成本很低”的理由和根据吧,GOOGLE也行,有具体的成本数字更好。

[ 本帖最后由 火彩 于 2007-6-6 10:2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蘑菇 于 2007-6-6 10:23 发表


请看最新一期的游戏机实用技术“xbox亏损了xxx亿,但和sce现在的亏损来说相比不算什么,而且除去ps2和psp的盈利,ps3实际造成的亏损更加惊人。”  这是其中的原话,当然不是每个字都相同,但意思绝对是原意 ...
刚刚某人还不是在排斥谷歌和百度,怎么有拿出UCG来了?
我提得问题又选择性失明?
我同意彩火的观点,对蓝光,排斥是没必要的,可问题是这部分真的能带来巨大的优势吗?


我来帮你引用一下吧:
亏得钱在市场推广和制造呗。如果PS3卖的好,因为硬件的利润就不会有这么多亏损。
可问题是卖的不好,广告砸下去了,代工厂的钱也给了,结果没有人买账,不就亏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彩 于 2007-6-6 10:23 发表


PS时代,从CD一直到多CD;
PS2时代,从DVD5到DVD9,多片DVD的游戏有多少,其中实际的内容又多少。就算是PS2时代,也并没有限制厂商使用DVD作为唯一的、排他的媒介为存储手段,如日本一一流也会选择CD作为媒 ...
其实我觉得不存在强制不强制的问题,如果推广新技术就叫强制的话,那大家都不要推广任何新技术了。游戏公司喜欢推新,有些公司喜欢采用成熟技术,这都没有错。

ps2的确有很多游戏cd就够了,但也有更多游戏是需要dvd才能装下的,给厂商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是好事。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