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37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博大精深的汉语却无那般的精准

引用:
原帖由 kyosuke2004 于 2007-5-22 15:36 发表


在我看来,中文很多方面也不如日文,coolswan也提过他的看法,我的观点也基本类似。其实也就是日文与中文各有所长。

大家在这里,我说实话,习日文的很少,所以coolswan说了一句“吓唬不懂日语的人有劲吗 ...
你一开始说的是很多方面,“很多”这个形容词,请问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多数情况下?

而你举出的例子,没有一个证明“很多”,紧紧局限于你接触的日文原生(注意还不是中文原生)游戏具备或漫画,这么窄的局限性,我们先不去考究文字,你如何证明“很多”?
而我给出的“很多”中文例子,你无法用日文去表达意境,这是不是事实?

既然这么多中文无法用日文准确表达,那“很多”又怎么能成立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kyosuke2004 于 2007-5-22 15:45 发表


不是的,情感和意境的表达和词汇和民族习惯这些有关系的。

中日文的在情感表达以及意境上的区别,我说真的,你们真的没什么可以和我讨论的,再讨论也只是兜圈而已,请到此为止吧。
你自己无法证明兜圈,反说别人兜圈

最后来个,你们真的跟我没什么可讨论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kyosuke2004 于 2007-5-22 15:49 发表


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兜圈和文字游戏?

你要理解这个“很多”,是需要日语知识的,但你现在没有,在你看来只有“青涩”什么什么才是日语云云。
所以,你和我再争论下去也只会是平行而去,我知道你可能很不忿 ...
原来,理解“很多”这个汉语词汇需要日语知识

然后是一堆无意义的话



sorry,在我看来,你汉语知识也远不如我,我也没说你没资格提这个话题

真囧


TOP

未必,如果提出中日文的大命题,不懂日文未必不能讨论。除非命题的提出者能证明你中文比大多数人好,不然你中文不如别人,你叫别人如何能信服你的日文更强的观点呢?只能理解为你的中文表达水平不如日文表达水平,不代表中文不如日文。

TOP

说来说去,你还是自己兜圈回避问题

我的问题:

你一开始说的是很多方面,“很多”这个形容词,请问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多数情况下?

而你举出的例子,没有一个证明“很多”,紧紧局限于你接触的日文原生(注意还不是中文原生)游戏具备或漫画,这么窄的局限性,我们先不去考究文字,你如何证明“很多”?
而我给出的“很多”中文例子,你无法用日文去表达意境,这是不是事实?

既然这么多中文无法用日文准确表达,那“很多”又怎么能成立呢?

你一直没正面去回答,而是用理解“很多”需要有日语知识,实在很难让人信服。

而你有一直嘴硬不肯修改观点,改为你自己的中文表达能力比日文差,或者是动漫领域表达日本人青涩感情的方面日文比中文强,同时一再自封没人推翻你的观点。

我只能觉得囧

TOP

扁担宽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扁担宽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伦敦玛莉莲买了件旗袍送妈妈
莫斯科的夫司基爱上牛肉面疙瘩
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
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
这几年换他们卷著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
扁担宽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板凳偏偏不让扁担绑在那板凳上
到底扁担宽还是板凳长
哥哥弟弟坡前坐
坡上卧著一只鹅
坡下流著一条河
哥哥说宽宽的河
弟弟说白白的鹅
鹅要过河河要渡鹅
不知是那鹅过河
还是河渡鹅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纽约苏珊娜开了间禅风lounge bar
柏林来的沃夫冈拿胡琴配著电吉他
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
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
这几年换他们卷著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
有个小孩叫信
上街打醋又买布
买了布打了醋
回头看见鹰抓兔
放下布搁下醋
上前去追鹰和兔
飞了鹰跑了兔
洒了醋湿了布
嘴说腿腿说嘴
嘴说腿爱跑腿
腿说嘴爱卖嘴
光动嘴不动腿
光动腿不动嘴
不如不长腿和嘴
到底是那嘴说腿还是腿说嘴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TOP

要说翻译水平,古人的作风可是相当严谨。摘一段古人翻译佛经的顺序,仅供参考:

在译场的东堂,面向西(寓意向西天取经)作一个“曼荼罗”(即“坛”),举行宗教仪式后,便开始翻译。

第一步是由译主“宣读梵文”。

第二步是“证义”、“证文”,勘检译主的梵文佛经是否恰当,有无教义错误。

第三步是“书字”,仔细听译主宣读的梵语,写成汉字。这一程序非常重要,实际上是梵文音译汉,如把sutra,写作“素怛览”。

第四步是“笔受”,把梵音汉字改为汉文意义,即将音译转换成意译,如把“素怛览”译为“经”字。这一程序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翻译”。

第五步是“缀文”,因为“胡语尽倒”,梵文动词放在宾语之后,且有大量的倒装句,(作者按:汉语成语中有“胡言乱语”,乃起源于斯。很多大型辞典都未明示其词源,实属憾事。)所以必须颠倒已译成汉文的句子的结构,使辞句排列符合汉语文法,比如,“佛念”,“钟打”,要改为“念佛”,“打钟”。

第六步是“参译”,对照梵汉两种文字,检查翻译有无错误,即现代的“译校”。

第七步是“刊定”,删削冗长或不合汉语文法的词句,修补增添不太明了的语句。

第九步是“润文”,参详字句,润色文字,使之更具文采。

至此,一篇梵文佛经的汉译方告完成。



译场人员的职称和职务

译主:必须是精通显密二教的高僧。正坐,脸向外,大声宣读梵文。

证梵本:坐在译主的右边,考察梵本原文有无差误。

证梵义:坐在译主的左边,考察梵文意义的得失,使译为汉语后,不失梵文原意。

证禅义:考察佛经中关于禅定的理论有无错误。

笔受:应通梵汉两种语言,对教理也有深刻的认识。听了译主诵出的梵语,结合自己的认识,用笔记录下来。

度语:或称“译语”、“传语”,把梵文用口语译为汉语。

正字:由对文字学有研究的人充任,纠正译文中文字上的错误,也叫缀文。

润文:由通内外佛学的人担任此职,将笔受好的文字加以润色,而不应失原意。人数不定,位置在僧众的南边。

校勘:校对译出的文字与梵文原本是否切合。

梵呗:翻译开始时要奏梵乐,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监护大使:处理译场一切有关事宜。此职一般由政府官吏担任。

所有译场人员,每日都要沐浴。所有服饰费用,由政府有关部门供给。

TOP

 37 123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